-
公开(公告)号:CN11604527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131219.4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临沂市欧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烧锅炉装置,包括炉膛、内燃烧室和预混室,所述内燃烧室安装在所述炉膛的内部,所述炉膛和所述预混室之间设有内输气管和外输气管,所述内输气管与所述内燃烧室对应设置,所述外输气管与所述炉膛对应设置,所述预混室分别与所述内输气管和所述外输气管连接,所述预混室与所述外输气管的连接处设有负荷调节阀。本发明在炉膛内设置内燃烧室,能够保证内燃烧室实现无焰燃烧所需的环境,可降低NOx的排放,能够实现锅炉在供热负荷变化较大时无需频繁启停,减少空气的吹扫,大大降低了未燃气体的排出和炉膛余热的流失,同时在内燃烧室实现可持续的无焰燃烧,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45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31219.4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临沂市欧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烧锅炉装置,包括炉膛、内燃烧室和预混室,所述内燃烧室安装在所述炉膛的内部,所述炉膛和所述预混室之间设有内输气管和外输气管,所述内输气管与所述内燃烧室对应设置,所述外输气管与所述炉膛对应设置,所述预混室分别与所述内输气管和所述外输气管连接,所述预混室与所述外输气管的连接处设有负荷调节阀。本发明在炉膛内设置内燃烧室,能够保证内燃烧室实现无焰燃烧所需的环境,可降低NOx的排放,能够实现锅炉在供热负荷变化较大时无需频繁启停,减少空气的吹扫,大大降低了未燃气体的排出和炉膛余热的流失,同时在内燃烧室实现可持续的无焰燃烧,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42552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667707.0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焦燃烧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半焦类难燃燃料的无焰燃烧系统,该系统包括燃烧室、燃烧器、给粉装置和烟气处理装置,其中燃烧室被隔板分隔为内燃烧室和外环燃烧室,内燃烧室的下端设置有燃烧器,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切向导流出口,外环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水冷管和烟气出口,其底端设置有返料斗;燃烧器包括同轴设置的一次风喷管、有焰二次风喷管、无焰二次风喷管和返料喷管,同时还包括伸入内燃烧室的点火组件;给粉装置与一次风喷管连接,用于为其提供燃料;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换热器和除尘器。本发明将燃烧过程和烟气利用过程进行分离,既能够保证内燃烧室进行无焰燃烧所需的高温环境,又能够实现烟气热量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4547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66893.6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带振荡腔稳火装置的无焰燃烧器。该无焰燃烧器的中心燃气喷管的出口与振荡腔体连接,用于提供燃气;空气调节喷管对称设置在振荡腔体的两侧,用于为燃气在振荡腔体内燃烧形成值班火焰提供空气;振荡腔体利用振荡作用激发值班火焰燃烧后剩余的燃气形成振荡射流后喷出;空气旋流喷管嵌套在振荡腔体的外部,用于在预热阶段提供旋流空气;空气直喷喷管平行并且对称设置在中心燃气喷管的外侧,用于在无焰燃烧阶段提供空气。本发明通过设置振荡腔体,不仅能够形成振荡射流,从而保证炉膛内的燃气均匀分布,并且能够在振荡腔体内形成值班火焰,从而避免在预热阶段与无焰燃烧阶段进行切换时出现熄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4547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67732.9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预混式防回火无焰燃烧器,其中:预混单元用于将燃料和空气预混后获得预混燃料并送入防回火单元;防回火单元用于将预混燃料送入喷射单元并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其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渐缩管、防回火通道和文丘里管;喷射单元用于喷射预混燃料,其包括喷射通道和第一钝体。本发明通过设置预混单元,能够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获得预混燃料,并利用防回火单元的渐缩管、扩缩栅板和文丘里管等结构有效地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在喷射单元中设置可收缩的旋流叶片和第一钝体,能够实现预热阶段与无焰燃烧阶段的快速切换,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实现超低NOx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981280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67957.8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用半焦的组合式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该组合式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无焰燃烧器、给粉装置、燃气管路、一次风路、二次风路、补气风路和烟气管路。本发明能够实现半焦高效低污染的利用,通过组合燃烧方式,进行半焦与煤粉的掺混燃烧,改进半焦的挥发及着火特性,促进半焦的燃尽,实现均匀的燃烧室温度和较低的氮氧化物原始排放,从而达到半焦高效清洁大规模燃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3234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383613.8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气无焰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它包括:一呈L形的空气喷管,空气喷管的其中一段水平布置,空气喷管的水平段的末端为喷管出口,在L形管的弯折处设置有一水平支管;一中心燃气喷管,中心燃气喷管为一直管,其穿过水平支管后平行伸入空气喷管的水平段,空气喷管与中心燃气喷管之间留有环形空隙以形成空气通道;中心燃气喷管与水平支管通过一密封接头连接;一外燃气喷管,外燃气喷管套置且密封连接在空气喷管的水平段的外侧,在外燃气喷管的一侧设置有一喷管进口,外燃气喷管与空气喷管之间留有环形空隙以形成外燃气通道;外燃气喷管、空气喷管的水平段和中心燃气喷管三者具有同轴关系,且外燃气喷管的出口与空气喷管的出口的端面平齐;稳焰器安装在中心燃气喷管的出口端。
-
公开(公告)号:CN11034547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667732.9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预混式防回火无焰燃烧器,其中:预混单元用于将燃料和空气预混后获得预混燃料并送入防回火单元;防回火单元用于将预混燃料送入喷射单元并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其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渐缩管、防回火通道和文丘里管;喷射单元用于喷射预混燃料,其包括喷射通道和第一钝体。本发明通过设置预混单元,能够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获得预混燃料,并利用防回火单元的渐缩管、扩缩栅板和文丘里管等结构有效地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在喷射单元中设置可收缩的旋流叶片和第一钝体,能够实现预热阶段与无焰燃烧阶段的快速切换,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实现超低NOx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9827168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93619.1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F23C1/12 , F23D14/00 , F23D1/00 , F23C7/00 , F23C9/00 , F23J15/00 , F23C5/08 , F23C3/00 , F23M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粉耦合式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该装置包括燃气燃烧室和设置在所述燃气燃烧室内的煤粉燃烧室;所述燃气燃烧室的顶部安装有燃气无焰燃烧器;燃气通过所述燃气无焰燃烧器在所述燃气燃烧室内、煤粉燃烧室外的腔内进行无焰燃烧;所述煤粉燃烧室的顶部安装有煤粉无焰燃烧器,所述煤粉无焰燃烧器贯穿所述燃气燃烧室顶部;煤粉通过所述煤粉无焰燃烧器在所述煤粉燃烧室内进行无焰燃烧。本发明的煤粉耦合式燃烧装置通过气体无焰燃烧产生的均匀温度场作为一个均匀的辐射热源,使煤粉无焰燃烧能够自发维持,在低温低氧的氛围下能够稳定氧化,从而大量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实现煤粉燃烧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72753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20218.3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流式常温无焰燃烧器,它包括内筒、外筒、中心管和环形挡板;内筒水平设置,一端与一内筒入口管相连通,另一端伸入燃烧炉;内筒位于燃烧炉内的部分为内、外双层结构,在内、外层所形成的凹槽内填充耐火材料;中心管由进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组成,进口段直径大于出口段直径,过渡段则为渐缩式结构;中心管水平贯穿内筒中心,其出口段端面与内筒的空气出口端面留有一定的轴向距离;外筒套置于内筒外部,一端敞口并与环形挡板的一侧密封连接,外筒的侧面与一外筒入口管相连通;在位于内筒周围的环形挡板另一侧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斜流喷嘴,斜流喷嘴的一端固定在圆形档板上并与外筒连通,另一端出流方向与中心管的出流方向相背离。本发明在常温状态下工作而无需进行冷、热交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