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0296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380093.9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3/0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相间漏磁场的测量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变压器绕组相间漏磁场的测量系统,包括:供电电源;与所述供电电源电连接的变压器绕组;连通于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变压器绕组之间线路的短路装置;设置于各个变压器绕组的相邻绕组中间位置的磁感应传感器,所述磁感应传感器用于感应相邻绕组间的漏磁场;与所述磁感应传感器电连接的电动势测量装置;与所述电动势测量装置电连接的磁密度计算装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测量漏磁场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0296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10380093.9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3/0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相间漏磁场的测量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变压器绕组相间漏磁场的测量系统,包括:供电电源;与所述供电电源电连接的变压器绕组;连通于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变压器绕组之间线路的短路装置;设置于各个变压器绕组的相邻绕组中间位置的磁感应传感器,所述磁感应传感器用于感应相邻绕组间的漏磁场;与所述磁感应传感器电连接的电动势测量装置;与所述电动势测量装置电连接的磁密度计算装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测量漏磁场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5332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611055403.1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大功率晶闸管串联组件,包括:晶闸管组、避雷器组、连接件和压接块;所述晶闸管组包括数个串联的晶闸管;所述避雷器组包括数个串联的避雷器。各所述晶闸管与对应的所述避雷器通过所述连接件并联,可以实现对各所述晶闸管的独立过电压防护,从而提高所述组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述连接件中的避雷器支撑块上设有两个螺孔,两个所述螺孔作为所述组件的阳极和阴极接入点,当需要调节所述组件的工作电压时,只需选择不同的所述避雷器支撑块所对应的两个螺孔作为接入点,即通过调节实际串联的所述晶闸管的数目,灵活调节所述组件的工作电压,无需拆卸和更换所述组件。所述组件结构简单,且结构紧凑可靠,便于用户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92917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0380105.8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天元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1R3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在累积效应下的抗短路能力实验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实验方法包括:对变压器的一相绕组进行短路实验,确定所述一相绕组损坏时的短路电流;选取多个不同强度的比例电流,对变压器的其他任一相绕组进行多次短路实验,测量并存储多次累积效应引起的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的变化情况,其中,所述比例电流的强度在所述短路电流的预定强度比例范围内、且小于所述短路电流;使用所述短路电流对所述变压器的最后一相绕组分别进行不同通流时间的短路实验,测量并存储通流时间累积效应引起的抗短路能力的变化情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测量变压器累累积效应引起的抗短路能力的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6646149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610914994.7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的闪络故障定位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的闪络故障定位系统用于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所述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包括通过加压线与外部试验电源电连接的接线部以及与接线部固定连接的电器本体,所述闪络故障定位系统包括:分压器,所述分压器的一端与所述加压线电连接,所述分压器的另一端通过串接有分压电阻的接地引线接地;连接于所述分压器和所述分压电阻之间接地引线的多通道示波器;固设于所述电器本体壳体表面的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还与所述多通道示波器电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判断GIS内发生闪络故障的电力设备的位置,减小误判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23406.2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25 , G01R31/1218 , G06N3/0445 , G06N3/0454 , G06N3/061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SF6气体光纤检测定量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影响SF6气体光纤检测定量分析因素的训练样本;基于前馈神经网络和所述训练样本训练神经元激励函数;预设神经元网络期望输出R,根据所述神经元网络期望输出通过训练获得使神经元输出接近期望值R的神经元的权值和阈值;根据获得的神经元的权值和阈值以及结合影响SF6气体光纤检测定量分析因素的输入,预测SF6气体光纤检测定量分析结果。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SF6气体光纤检测定量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包括压强、温度和激光功率在内的外部因素影响,突出待测成分信号的特征性,确保光谱数据的光滑性,能有效提高光谱数据的分析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46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23421.7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的GIS母线外壳振动的仿真模拟方法,包括:建立GIS母线有限元模型;对所述GIS母线有限元模型做电磁场-电路耦合分析,得到模型的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电磁力分析;计算导杆及外壳的受力情况,得到数值结果;将所述数值结果作为结构场的激励,对外壳模型进行结构场分析,得到母线外壳的振动情况。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采用顺序耦合的方法,将对电磁场分析后,得到的节点电动力作为载荷施加到结构场有限元模型中,以此来计算外壳的振动特性。得到的结果对真实物理系统有较高的还原程度,与实际的实验相互印证,因此计算模型与分析结果可用于GIS母线外壳的受力振动分析,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75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524095.1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可调谐光源、光纤耦合器、光纤光栅组件、光电探测器、滤波器和数据采集卡;其中,所述光纤光栅组件包括若干依次连接且中心波长不同的光纤光栅;所述可调谐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光纤耦合器后进入所述光纤光栅组件,经所述光纤光栅组件的反射光再经所述光纤耦合器依次进入所述光电探测器、滤波器和数据采集卡。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光纤光栅的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变压器中内置多个光纤光栅超声波传感器,基于时分波分复用技术,简化系统的设备;基于小波变换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实现局部放电的故障定位;可提高局部放电的检测灵敏度,避免现场的电磁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650764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1024308.5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转换器的循环散热系统,包括:绝缘管总管、绝缘管分管、补液器、补液开关、驱动装置、液位监测装置、外部液态金属管和至少一个散热单元;每两个散热单元之间均通过绝缘管总管相连通;散热单元与绝缘管总管形成循环回路;绝缘管总管上设有驱动装置、液位监测装置和外部液态金属管;绝缘管分管与绝缘管总管相连通,绝缘管分管上依次设有补液器和补液开关。本发明提供的系统,通过液态金属在循环回路内的循环流动即可将热量排出;且该系统通过液位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绝缘管总管内液态金属的液位变化,保证该系统的持续、高效的散热工作。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具有工作持续、散热快、效率高、功耗低、体积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5799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88889.3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获取拟研究区域下垫面的网格数据文件及信息;根据所述网格数据文件及所述信息,得到低空风场的分布模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可充分考虑复杂地形对于边界层内湍流混合以及低空风场分布的影响,并提出使用随体坐标系,对原有的壁面模型进行改进,使之能更准确的计算下垫面地形变化对于边界层内物理过程的影响作用。该方法对于空气的水平流动和垂直对流过程则使用了具有时间和空间高分辨率的三维大涡模拟,因此在低空风场的计算上更为精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