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15995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510530040.1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今谷神箭测控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及工业CT扫描机,属于试验检测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微扭矩旋转机构、油压加载系统和压力显示系统;所述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包括油缸体和与油缸体能发生相对转动回转接油口,所述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包括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板,以及缠绕于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板之间的碳纤维支撑,试件位于上连接框与下连接板之间。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与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共同形成自反力机构。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对X射线几乎无吸收,射线通过碳纤维照射试件不产生能量损耗。本发明与工业CT扫描机共同工作,能实现对试件加载,并对试件的损伤等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0511599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30040.1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今谷神箭测控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及工业CT扫描机,属于试验检测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微扭矩旋转机构、油压加载系统和压力显示系统;所述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包括油缸体和与油缸体能发生相对转动回转接油口,所述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包括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板,以及缠绕于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板之间的碳纤维支撑,试件位于上连接框与下连接板之间。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与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共同形成自反力机构。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对X射线几乎无吸收,射线通过碳纤维照射试件不产生能量损耗。本发明与工业CT扫描机共同工作,能实现对试件加载,并对试件的损伤等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204903424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47067.4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今谷神箭测控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及工业CT扫描机,属于试验检测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微扭矩旋转机构、油压加载系统和压力显示系统;所述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包括油缸体和与油缸体能发生相对转动回转接油口,所述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包括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板,以及缠绕于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板之间的碳纤维支撑,试件位于上连接框与下连接板之间。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与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共同形成自反力机构。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对X射线几乎无吸收,射线通过碳纤维照射试件不产生能量损耗。本实用新型与工业CT扫描机共同工作,能实现对试件加载,并对试件的损伤等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1030790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598024.4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当量温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在路面结构表面及内部不同深度的层结构层底埋设温度传感器,采集各路面结构内部不同深度位置温度数据,做温度‑深度曲线图,找测度数据个数将曲线与温度、深度线围合的面积分隔成梯形,求各梯形的质心,然后根据各梯形质心与面积加权数求围合面积的质心,该质心点位置坐标的横纵坐标即分别为路面结构当量温度与对应的深度。该方法得到的路面结构当量温度充分考虑了路面结构内部温度沿深度方向的梯度分布特点,相比于直接将各结构层温度算术平均更科学、合理,结果能更真实的反应路面结构内部温度状态,可为路面使用性能温度修正提供参考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40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598035.2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E01C23/01 , G01B21/18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沥青表面层当量温度的路面纹理深度指标的温度修正方法”,该方法以路面纹理深度指标为修正对象,提出沥青表面层当量温度计算方法,以测试时间段内路面结构沥青表面层平均年当量温度为标准温度,以测试时刻路面结构沥青表面层当量温度为修正参考温度,将沥青路面纹理深度指标修正到标准温度下。按照本发明的沥青路面纹理深度的温度修正方法,可减小温度修正的误差,修正后的路面纹理深度指标更加符合实际路面抗滑性能状态,真实反映四季温度变化对沥青路面纹理深度指标的影响,实现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的抗滑性能对比,指导路面结构确定最佳的养护时机,节约路面养护成本,提高路面行车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0757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0811164.6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损耗模量峰值的相态转化温度变化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方法,属于公路材料性能评价方法领域。本发明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切成薄片,分为浸水与未浸水两种实验,通过动态力学试验,在固定应变、频率在宽温域范围内变化,获得相应的温度-复模量试验曲线,采用三次曲线模型拟合损耗模量曲线,并确定损耗模量的最大值及其相应的温度,该温度为沥青混合料的相态转化温度,以浸水前后相态转化温度的变化率实现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有效评价,变化率越小,水稳定性越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69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73308.8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WD弯沉盆几何特征的四层路面模量反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弹性层状体系力学模型计算待反算路面的理论弯沉盆及相应特征值;2、采用非线性函数建立当量远端弯沉点与土基模量的关系模型;3、采用非线性函数建立中心点弯沉比与面层、基层模量比的关系模型;4、采用非线性函数建立第四点与中心点弯沉比与面层、底基层模量比的关系模型;5、根据构建的关系模型提取实测弯沉盆的几何特征值,按照中心点弯沉和弯沉盆面积两种不同收敛判别方式,分别反算实测FWD弯沉盆对应的各结构层的模量参数。本发明四层模量反算结果稳定、与理论计算值差异小,可为评价在役路面各结构层的实际模量状态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95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601506.0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沥青表面层当量温度的路面摆值指标的温度修正方法”,该方法以路面摆值指标为修正对象,提出沥青表面层当量温度计算方法,以测试时间段内路面结构沥青表面层平均年当量温度为标准温度,以测试时刻路面结构沥青表面层当量温度为修正参考温度,将路面摆值指标修正到标准温度下。按照本发明的沥青路面摆值指标的温度修正方法,可减小温度修正的误差,修正后的路面摆值指标更加符合实际路面抗滑性能状态,真实反映四季温度变化对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指标的影响,实现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的抗滑性能对比,指导路面结构确定最佳的养护时机,节约路面养护成本,提高路面行车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56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39554.6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动态泊松比的测试方法,在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侧面中部按等间距贴置纵向、横向交替的若干应变片;将贴置好应变片的试件固定于加载设备上;对试件施加线粘弹性范围的正弦波或半正弦波轴向压应力;建立每个应变片的实测总应变εt与加载时间t、可恢复粘弹性应变振幅ε0三者数学关系模型,得到每个应变片各自对应的可恢复粘弹性应变振幅ε0;计算横向应变片的可恢复粘弹性应变振幅平均值 和纵向应变片的可恢复粘弹性应变振幅均值 从而得到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泊松比μ。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准确、可靠的测定不同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的动态泊松比特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沥青路面设计体系,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150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1074016.2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用颗粒状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率的测试方法,本发明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参数及拌和工艺拌制沥青混合料,测定其析漏损失Δm、油石比A’和矿料级配G’,判定油石比A’和矿料级配G’是否满足生产配合比要求;再按油石比A’和矿料级配G’,添加不同nx%的人工完全分散的颗粒状纤维,测定析漏损失Δmx,建立沥青混合料中完全分散的颗粒状纤维含量C的nx%与析漏损失Δmx的数学模型;然后将拌合楼生产的沥青混合料析漏损失Δm代入所述数学模型,得到沥青混合料中完全分散的颗粒状纤维含量C’,计算沥青混合料中颗粒状纤维的分散率。采用本方法可以测定颗粒状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率,从而达到优化拌和工艺和加强生产质量控制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