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274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980000072.7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20)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直下式背光源(2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包括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均呈轴对称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150);发光单元阵列在第一方向上包括第三区域(D3),从第一边缘(E1)到第三区域(D3)之间还依次包括第一区域(D1)和第二区域(D2);在第二方向上包括第六区域(D6),从第二边缘(E2)到第六区域(D6)之间还依次包括第四区域(D4)和第五区域(D5);第一区域(D1)、第二区域(D2)和第三区域(D3)中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发光单元(150)的间距分别为第一间距(L11)、第二间距(L12)和第三间距(L13),第四区域(D4)、第五区域(D5)和第六区域(D6)中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发光单元(150)的间距分别为第四间距(L21)、第五间距(L22)和第六间距(L23);第二间距(L12)分别大于第一间距(L11)和第三间距(L13),第五间距(L22)分别大于第四间距(L21)和第六间距(L23)。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6180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653574.1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一种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导光板包括:光入射面、光反射面和光出射面;光反射面与光出射面相对设置,光入射面分别与光反射面和光出射面相接;光反射面包括第一棱镜结构阵列,第一棱镜结构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一棱镜,第一方向垂直于光入射面,第一棱镜结构阵列被配置为使从光入射面射入的光线射向光出射面;光出射面包括第二柱面结构阵列,第二柱面结构阵列包括沿第二方向并列排布的多个第二柱面结构,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一平面垂直于光入射面。该导光板可以收缩从光出射面射出的光线的发光角度,从而提升出射光线的中心亮度以实现增亮的功能。

    用于显示装置的连接器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76538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810394645.6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连接器及相关的显示装置。连接器包括:输入线缆接口,用于连接一根输入线缆以接收输入的混合信号;信号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混合信号中的第一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用于显示装置的显示的视频信号;信号分离器,用于从所述混合信号分离出第二信号且基于所述第二信号来产生直流电压;视频信号输出接口,用于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接口,以将所述信号处理器得到的视频信号输出到所述显示装置;以及电力输出接口,用于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电源接口,以将所述信号分离器产生的直流电压输出到所述显装置。通过使用一根线缆来传送多种性质的信号,减少了对外驳接接口和驳接线路。

    显示模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7976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02672.1

    申请日:2020-01-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结构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发光结构的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包括沿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棱镜结构被设置为将来自所述发光结构的光线折射或全反射,并进入所述第二棱镜结构;所述第二棱镜结构被设置为将来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光线折射,且使折射后的光线在指定角度范围内出射。应用本申请,可以减少光线消耗,且能够使来自发光结构的光线呈收敛式、接近正视角射向发光面板,从而进一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使该显示模组可以更高效地显示。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3091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810201943.9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印制电路板PCB和边框模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叠加,PCB设置在背光模组的侧面,且通过覆晶薄膜COF与显示面板连接;边框模组包括:发光单元、柔性电路板FPC以及辅强板,FPC设置在PCB的外侧,并与PCB接触并连接,且FPC的一端覆盖显示面板的边缘;辅强板设置在FPC的外侧,并与FPC接触;发光单元设置在FPC的一端,且与显示面板分别位于FPC的两侧;PCB用于控制显示面板和发光单元发光。本发明解决了拼接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用于减小拼缝宽度。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11753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0294627.1

    申请日:2016-0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的入光盒,入光盒具有一敞开端,入光面设于敞开端并将敞开端封闭,在入光盒的侧壁上设有光源,光源的发光面朝向入光盒的底壁,且发光面与底壁成角度设置,侧壁和底壁上均设有反射层。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底壁反射层的反射而入射到导光板的入光面,由此,可使光源的光线均匀地入射到导光板的入光面,避免了现有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容易因LED与LED之间间距过大而造成Hotspot现象。

    直下式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2740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80000072.7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20)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直下式背光源(2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包括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均呈轴对称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150);发光单元阵列在第一方向上包括第三区域(D3),从第一边缘(E1)到第三区域(D3)之间还依次包括第一区域(D1)和第二区域(D2);在第二方向上包括第六区域(D6),从第二边缘(E2)到第六区域(D6)之间还依次包括第四区域(D4)和第五区域(D5);第一区域(D1)、第二区域(D2)和第三区域(D3)中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发光单元(150)的间距分别为第一间距(L11)、第二间距(L12)和第三间距(L13),第四区域(D4)、第五区域(D5)和第六区域(D6)中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发光单元(150)的间距分别为第四间距(L21)、第五间距(L22)和第六间距(L23);第二间距(L12)分别大于第一间距(L11)和第三间距(L13),第五间距(L22)分别大于第四间距(L21)和第六间距(L2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