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27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71295.5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公开的移位寄存器中包括第一辅助控制子电路和第二辅助控制子电路,第一辅助控制子电路用于在上拉节点为高电平时,将第一低电平写入下拉节点,将第二低电平写入控制节点,从而通过控制第一低电平和第二低电平的电压差,控制第一降噪子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而避免第一降噪子电路漏电而影响上拉节点的电位。其中,上拉节点是输入子电路、输出子电路、下拉子电路、第一降噪子电路、第一辅助控制子电路和复位子电路的连接节点;控制节点是第一降噪子电路、第一辅助控制子电路和第二辅助控制子电路的连接节点。

    一种电润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655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306298.3

    申请日:2018-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润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电润湿显示装置存在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极性液体和非极性液体、以及用于为所述极性液体和所述非极性液体提供电压的电极结构,其中,所述非极性液体包含有多个光子晶体颗粒;所述电极结构施加电压时,所述光子晶体颗粒间的间距随所述非极性液体形体的变化而变化,以反射相应波长的外界光。

    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7347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736666.1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提供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外侧的第一偏光片,设置在第二基板外侧的第二偏光片,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和设置在第一偏光片上的具有导光网点的导光板,和侧入式背光源,还包括层叠于导光板的与第一偏光片相对一侧的第三偏光片、具有液晶和二向色性染料混合物的复合层和第三基板;第三偏光片与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在显示黑态时第三偏光片的吸光轴与复合层的吸光轴正交。本发明在导光板上方增加偏光片以及二向色性染料复合层,显示黑态下使导光板上方偏光片吸光轴与二向色染料复合层吸光轴正交,消除光线在导光板上表面的逃逸,极大提高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干涉调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显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8922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55671.2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涉调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显示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中间基板和上基板,中间基板上开设有通孔,中间基板和下基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极;设置于上基板和中间基板之间的多个第一腔室;设置于中间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多个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一一对应,对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通孔连通;第一液体,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第二液体,设置于第二腔室内,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不相溶,第二液体的密度大于第一液体的密度,第一液体的反射率大于预设阈值;驱动电极被施加电压后,产生用于驱动第二液体向第一腔室移动的驱动电场。本发明采用微流控技术实现干涉调制显示,无需硅基MEMS制程,制作工艺简单。

    OLED发光器件、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8657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01050.1

    申请日:2019-01-31

    Inventor: 郭瑞花 王丹 汪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发光器件、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该OLED发光器件具有第一功能区域、第二功能区域和绝缘区域,该OLED发光器件包括电致发光层,在第一功能区域中设置有:第一载流子功能层,位于电致发光层的第一侧;第一电极,位于电致发光层的第三侧和第一载流子功能层的远离电致发光层的一侧;第二电极,位于电致发光层的第二侧;在第二功能区域中设置有:第二载流子功能层,位于电致发光层的第一侧;第三电极,位于电致发光层的第四侧和第二载流子功能层的远离电致发光层的一侧;第四电极,位于电致发光层的第二侧。本发明大大减少了电致发光层产生的光子中被困于OLED发光器件的层堆中的光子的数量,极大地提高了OLED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