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4208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780046101.4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101/12 , C08K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聚合物(1)和低分子化合物(3),所述聚合物(1)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在10℃以上且不足60℃的温度范围内观测的熔化焓(ΔH)为30J/g以上,所述低分子化合物(3)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在0℃以上且不足100℃的温度范围内观测的熔化焓(ΔH)为30J/g以上、且分子量为2000以下,相对于该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聚合物成分(其中不包括作为聚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3))的总量100重量份,上述低分子化合物(3)的含量为3重量份以上且1000重量份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964208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46101.4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101/12 , C08K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聚合物(1)和低分子化合物(3),所述聚合物(1)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在10℃以上且不足60℃的温度范围内观测的熔化焓(ΔH)为30J/g以上,所述低分子化合物(3)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在0℃以上且不足100℃的温度范围内观测的熔化焓(ΔH)为30J/g以上、且分子量为2000以下,相对于该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聚合物成分(其中不包括作为聚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3))的总量100重量份,上述低分子化合物(3)的含量为3重量份以上且1000重量份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958548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9214.5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5 , C08F4/61 , C08F29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06 , C08F293/00 , C08F297/083 , C08F2410/04 , C08L23/08 , C08F10/00 , C08F4/64196 , C08F4/64044 , C08F4/7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烯烃嵌段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使用聚合催化剂(X)、聚合催化剂(Y)和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2族、第12族及第13族中的原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C)使烯烃进行聚合,其中,聚合催化剂(X)通过使式(1-X)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X)与活化用助催化剂成分(B)接触而形成,聚合催化剂(Y)通过使选白通式(1-Y)中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Y)与活化用助催化剂成分(B)接触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425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80036786.5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7D471/04
Abstract: 提供一种联吡啶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在不进行基于柱色谱的纯化的情况下得到高纯度的目标产物(包含中间体),并且收率高且在工业上有利。一种下述式(3)所示的联吡啶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具有获得金属络合物作为中间体的工序。上述式(3)中,R13~R20为氢原子或取代基,多个R13~R2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6个R14~R16中的至少1个为取代基,2个R17中的至少1个为氢原子,R13~R20中的任意2个取代基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R17~R20可以包含卤素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吡咯基,R14~R16中的至少1个包含卤素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吡咯基。
-
公开(公告)号:CN111683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980011898.3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02 , C08F8/24 , C08L23/08 , C08L2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其是斥水性和斥油性优异的聚合物,即便其在其他树脂中少量添加时,也能够提供斥水性和斥油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一种聚合物,其包含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A)、特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B)和选自由特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和特定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结构单元(C),将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的合计数量设为100%,结构单元(A)的数量为70%以上且99%以下,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的合计数量为1%以上且30%以下,将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的合计数量设为100%,结构单元(B)的数量为1%以上且99%以下,结构单元(C)的数量为1%以上且99%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9312017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6880.X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8/00 , C08F8/14 , C08L33/06 , C08L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尖锐的熔化峰、且容易调整熔化峰温度的聚合物。详细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其是包含两种以上含有碳原子数14以上且30以下的烷基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将含有碳原子数14以上且30以下的烷基的全部结构单元的合计数量设为100%,含有碳原子数14以上且30以下的烷基的两种以上的结构单元的数量分别为20%以上,所述聚合物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在10℃以上且不足60℃的温度范围内观测的熔化焓为30J/g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732632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80039137.7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45 , C08F210/16 , C08F255/04 , C08F297/06 , C08L2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55/04 , C08F210/16 , C08F297/083 , C08L23/0807 , C08L23/12 , C08L23/16 , C08L2207/02 , C08L2308/00 , C08F210/06 , C08F2500/03 , C08F2500/17 , C08F2500/20 , C08F4/64196
Abstract: 一种烯烃嵌段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使用聚合催化剂(X)、和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2族、第12族及第13族中的原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C)(不包括活化用助催化剂成分(B))使烯烃进行聚合,其中,聚合催化剂(X)通过使下述通式(1)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与选自有机铝氧化合物(B-1)、有机硼化合物(B-2)、锌助催化剂成分(B-3)及离子交换性层状硅酸盐(B-4)中的活化用助催化剂成分(B)接触而形成。
-
-
公开(公告)号:CN103732632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280039137.7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45 , C08F210/16 , C08F255/04 , C08F297/06 , C08L2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55/04 , C08F210/16 , C08F297/083 , C08L23/0807 , C08L23/12 , C08L23/16 , C08L2207/02 , C08L2308/00 , C08F210/06 , C08F2500/03 , C08F2500/17 , C08F2500/20 , C08F4/64196
Abstract: 一种烯烃嵌段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使用聚合催化剂(X)、和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2族、第12族及第13族中的原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C)(不包括活化用助催化剂成分(B))使烯烃进行聚合,其中,聚合催化剂(X)通过使下述通式(1)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与选自有机铝氧化合物(B‑1)、有机硼化合物(B‑2)、锌助催化剂成分(B‑3)及离子交换性层状硅酸盐(B‑4)中的活化用助催化剂成分(B)接触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95854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280059214.5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5 , C08F4/61 , C08F29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06 , C08F293/00 , C08F297/083 , C08F2410/04 , C08L23/08 , C08F10/00 , C08F4/64196 , C08F4/64044 , C08F4/7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烯烃嵌段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使用聚合催化剂(X)、聚合催化剂(Y)和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2族、第12族及第13族中的原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C)使烯烃进行聚合,其中,聚合催化剂(X)通过使式(1-X)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X)与活化用助催化剂成分(B)接触而形成,聚合催化剂(Y)通过使选白通式(1-Y)中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Y)与活化用助催化剂成分(B)接触而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