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吸音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619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80025209.X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通过依次进行下述的[I]~[III]中所示的工序来制造由发泡体和微粒子所构成的减振吸音发泡体,所述微粒子被内含于上述发泡体内以在上述发泡体内构成铃铛状结构。由此,能够良好地制造能够实现振动对策和声音对策的兼顾、且能够进行针对从低频到高频的大频宽的声音的对策的减振吸音发泡体。工序[I]:制造表面由能够通过水以及溶剂中的至少一方的液体而溶出的涂层材料进行涂布后的微粒子的工序。工序[II]:将上述涂布后的微粒子混合在发泡体的材料中并由其混合物制造发泡体的工序。工序[III]:将上述发泡体浸渍在水以及溶剂中的至少一方的液体中并通过上述液体来溶出去除上述发泡体内的微粒子的涂层的工序。

    减振吸音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16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80017945.0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通过依次进行下述的[I]~[III]中所示的工序来制造由发泡体和微粒子所构成的减振吸音发泡体,所述微粒子被内含于上述发泡体内以构成具有向上述发泡体表面连通的连通通道的铃铛状结构。由此,能够良好地制造能够实现振动对策和声音对策的兼顾、且能够进行针对从低频到高频的大频宽的声音的对策的减振吸音发泡体。工序[I]:准备发泡体和微粒子,所述发泡体内含发泡单元且在表面具有向该发泡单元连通的连通通道,所述微粒子的粒径小于上述发泡单元的单元径且大于上述连通通道的直径。工序[II]:使上述发泡体溶胀,进而在使上述连通通道的直径扩径后,在上述发泡体表面涂覆上述微粒子,利用液体的流体压力使上述微粒子穿过上述连通通道而压入发泡单元内。工序[III]:使上述发泡体干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