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线盒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82011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80053130.5

    申请日:2013-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38 H02G3/16 H05K5/0247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电接线盒,所述电接线盒具有通过壳体中的开口暴露到壳体外部的连接器,并且能够防止杂质通过在开口部和连接器之间的间隙进入。突出板部(28)形成至被容纳在壳体(18)中的开口部(36)中的连接器(22),所述突出板部平行于电路板(20),用于覆盖所述突出板部(28)的覆盖板部(42)形成在壳体(18)中的开口部(36)的内周表面(40a)上,覆盖板部(42)相对于突出板部(28)位于与电路板(20)相反的一侧上,并且连接器(22)和壳体(18)中的开口部(36)之间的间隙由突出板部(28)和覆盖板部(42)封闭。

    分割连接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5509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1310549.X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防止子连接器的不当变形。分割连接器(A)具备:框架(10),其能与对方侧连接器(B)嵌合;安装部(13),其形成于框架,为在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贯穿的形态;一对锁定部(15),其形成于安装部的开口缘部的相互对置的两条边;支承部(16),其配置于安装部的开口区域中一对锁定部之间;子连接器(25),其以保持有端子零件(30)的状态安装于安装部;一对第1卡止部(27),其形成于子连接器,通过与一对锁定部卡止,从而将子连接器保持于安装部内;以及第2卡止部(29),其形成于子连接器,能朝向与向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卡止于支承部。

    连接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6383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001410.X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确保将第1壳体装配于面板的状态解除的部分的强度。第1壳体(10)具有能弹性变形的锁臂(30)。锁臂(30)具有锁定面(34),锁定面(34)在第1壳体(10)配置于面板(90)的装配孔(91)内的状态下以与面板(90)的前表面碰触的方式配置。第2壳体(40)具有:空间部(53),配置杆(70)的臂板(72);腿部(57),从空间部(53)的外壁(52)侧对置地立起;以及架设部(58),架设在对置的腿部(57)之间。架设部(58)具有解除部(65),解除部(65)将锁定面(34)与面板(90)的前表面碰触的状态解除。

    连接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55102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1327950.4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使得在不使操作部件的形状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在临时卡止位置与嵌合位置双方以适当的力保持操作部件的连接器。在壳体(10)形成有临时卡止用止动部(21)和正式卡止用止动部(24),在滑动杆(25)(操作部件)形成有具有临时卡止用接触面(35)和正式卡止用接触面(36)的单一的钩挂部(33),临时卡止用接触面(35)相对于滑动杆(25)的滑动方向呈锐角,通过与临时卡止用止动部(21)接触而限制临时卡止位置的滑动杆(25)向从壳体(10)脱离的方向移动,正式卡止用接触面(36)相对于滑动杆的滑动方向呈钝角,通过以半锁定状态与正式卡止用止动部(24)接触,从而限制正式卡止位置的滑动杆向临时卡止位置侧移动。

    分割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550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1310549.X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防止子连接器的不当变形。分割连接器(A)具备:框架(10),其能与对方侧连接器(B)嵌合;安装部(13),其形成于框架,为在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贯穿的形态;一对锁定部(15),其形成于安装部的开口缘部的相互对置的两条边;支承部(16),其配置于安装部的开口区域中一对锁定部之间;子连接器(25),其以保持有端子零件(30)的状态安装于安装部;一对第1卡止部(27),其形成于子连接器,通过与一对锁定部卡止,从而将子连接器保持于安装部内;以及第2卡止部(29),其形成于子连接器,能朝向与向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卡止于支承部。

    连接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6383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1001410.X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确保将第1壳体装配于面板的状态解除的部分的强度。第1壳体(10)具有能弹性变形的锁臂(30)。锁臂(30)具有锁定面(34),锁定面(34)在第1壳体(10)配置于面板(90)的装配孔(91)内的状态下以与面板(90)的前表面碰触的方式配置。第2壳体(40)具有:空间部(53),配置杆(70)的臂板(72);腿部(57),从空间部(53)的外壁(52)侧对置地立起;以及架设部(58),架设在对置的腿部(57)之间。架设部(58)具有解除部(65),解除部(65)将锁定面(34)与面板(90)的前表面碰触的状态解除。

    连接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6383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010022.8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向面板的装配的连接器。第1壳体(10)配置于面板(90)的装配孔(91)内。第1壳体(10)具有:基部(27);连结部(28),位于比基部(27)靠前方;连接部(29),在基部(27)与连结部(28)之间连接;以及锁臂(30),从连结部(28)向作为基部(27)侧的后方突出。锁臂(30)具有以与面板(90)的前表面碰触的方式配置的锁定面(34)。锁臂(30)及连接部(29)均成为能弹性变形的形状。

    连接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5510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27950.4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使得在不使操作部件的形状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在临时卡止位置与嵌合位置双方以适当的力保持操作部件的连接器。在壳体(10)形成有临时卡止用止动部(21)和正式卡止用止动部(24),在滑动杆(25)(操作部件)形成有具有临时卡止用接触面(35)和正式卡止用接触面(36)的单一的钩挂部(33),临时卡止用接触面(35)相对于滑动杆(25)的滑动方向呈锐角,通过与临时卡止用止动部(21)接触而限制临时卡止位置的滑动杆(25)向从壳体(10)脱离的方向移动,正式卡止用接触面(36)相对于滑动杆的滑动方向呈钝角,通过以半锁定状态与正式卡止用止动部(24)接触,从而限制正式卡止位置的滑动杆向临时卡止位置侧移动。

    连接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6383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010022.8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向面板的装配的连接器。第1壳体(10)配置于面板(90)的装配孔(91)内。第1壳体(10)具有:基部(27);连结部(28),位于比基部(27)靠前方;连接部(29),在基部(27)与连结部(28)之间连接;以及锁臂(30),从连结部(28)向作为基部(27)侧的后方突出。锁臂(30)具有以与面板(90)的前表面碰触的方式配置的锁定面(34)。锁臂(30)及连接部(29)均成为能弹性变形的形状。

    电接线盒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82011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380053130.5

    申请日:2013-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38 H02G3/16 H05K5/0247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电接线盒,所述电接线盒具有通过壳体中的开口暴露到壳体外部的连接器,并且能够防止杂质通过在开口部和连接器之间的间隙进入。突出板部(28)形成至被容纳在壳体(18)中的开口部(36)中的连接器(22),所述突出板部平行于电路板(20),用于覆盖所述突出板部(28)的覆盖板部(42)形成在壳体(18)中的开口部(36)的内周表面(40a)上,覆盖板部(42)相对于突出板部(28)位于与电路板(20)相反的一侧上,并且连接器(22)和壳体(18)中的开口部(36)之间的间隙由突出板部(28)和覆盖板部(42)封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