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071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1342694.9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成本的增加并且抑制纵摇的产生。本发明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1)具备:起振体(10A);外齿轮(30),被起振体(10A)挠曲变形;及第1内齿轮(31G)及第2内齿轮(32G),与外齿轮(30)啮合。第1内齿轮(31G)的齿数与外齿轮(30)的齿数不同,第2内齿轮(32G)的齿数与外齿轮(30)的齿数相同。第1内齿轮(31G)与外齿轮(30)啮合的第1啮合部(51)具有比第2内齿轮(32G)与外齿轮(30)啮合的第2啮合部(52)的耐纵摇特性更高的耐纵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646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0187646.5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抑制外齿轮的齿面压力。本发明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1)具备起振体(10A)、被起振体挠曲变形的外齿轮(11)及与外齿轮啮合的内齿轮。在外齿轮中,由以下式表示的与弦齿厚有关的指标A在2.20×10‑3至2.70×10‑3的范围(R1)内。A=外齿轮弦齿厚×外齿轮齿根厚度×起振体形状系数×减速比÷PCD2.1……(1),其中,外齿轮弦齿厚(S)=外齿轮(11)的齿高(h)的中央位置上的弦齿厚,PCD=组装于起振体之前的状态下的外齿轮的通过齿高的中央的圆的直径,外齿轮齿根厚度=外齿轮的内周至齿根为止的厚度,起振体形状系数=(起振体长径‑起振体相当圆直径)÷2。
-
公开(公告)号:CN11346461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187646.5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抑制外齿轮的齿面压力。本发明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1)具备起振体(10A)、被起振体挠曲变形的外齿轮(11)及与外齿轮啮合的内齿轮。在外齿轮中,由以下式表示的与弦齿厚有关的指标A在2.20×10‑3至2.70×10‑3的范围(R1)内。A=外齿轮弦齿厚×外齿轮齿根厚度×起振体形状系数×减速比÷PCD2.1……(1),其中,外齿轮弦齿厚(S)=外齿轮(11)的齿高(h)的中央位置上的弦齿厚,PCD=组装于起振体之前的状态下的外齿轮的通过齿高的中央的圆的直径,外齿轮齿根厚度=外齿轮的内周至齿根为止的厚度,起振体形状系数=(起振体长径‑起振体相当圆直径)÷2。
-
公开(公告)号:CN113090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1342694.9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成本的增加并且抑制纵摇的产生。本发明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1)具备:起振体(10A);外齿轮(30),被起振体(10A)挠曲变形;及第1内齿轮(31G)及第2内齿轮(32G),与外齿轮(30)啮合。第1内齿轮(31G)的齿数与外齿轮(30)的齿数不同,第2内齿轮(32G)的齿数与外齿轮(30)的齿数相同。第1内齿轮(31G)与外齿轮(30)啮合的第1啮合部(51)具有比第2内齿轮(32G)与外齿轮(30)啮合的第2啮合部(52)的耐纵摇特性更高的耐纵摇特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