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羧基的聚酰亚胺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硅负极电极片

    公开(公告)号:CN1153603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45283.2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含羧基的聚酰亚胺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硅负极电极片。该聚酰亚胺粘结剂包括羧基和酰胺基。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氨基的苯甲酸类物质、1,2,4,5‑均苯四甲酸二酐混合反应,生成聚酰氨酸,然后煅烧,制得聚酰亚胺粘结剂。该聚酰亚胺粘结剂应用在硅负极电机片中,利用羧基和硅表面氧化层能够很好地接触的特性,能够克服传统的材料两相界面结合力弱的问题;聚酰亚胺拥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对负极材料起到支撑作用,有效提高硅颗粒之间的粘结,使硅负极电极片结构更加稳定,从而克服在充放电循环中的极端体积膨胀问题,大大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一种低成本的有序多孔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7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63133.8

    申请日:2022-0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的有序多孔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氧还原催化剂具有多孔结构,该氧还原催化剂包括C、N、O、Co、Fe,N、O、Co和Fe在该氧还原催化剂中的总质量分数低于15%。本发明有序多孔的氧还原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性能,在碱性电解液条件下的氧还原半波电势可超过0.86V,在酸性电解液条件下的氧还原半波电势可超过0.76V。该氧还原催化剂不含贵金属,不仅制备成本低,而且催化活性与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相当,甚至超过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一种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994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58496.7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合金催化剂,包括PdM合金纳米花,其中,M表示非钯过渡金属。本发明的合金催化剂的制备过程是采用复合溶剂代替传统单一溶剂,复合溶剂不仅可以高效分散钯盐、非钯过渡金属盐,还可结合不同溶剂特性与金属离子产生特异性配位,调控金属纳米材料的生长方向,进而提升合金催化剂的甲醇氧化性能。此外,通过控制还原剂的种类来控制金属纳米材料的生长速度,进一步控制钯基合金材料表界面结构,优化合金催化剂的性能。

    具有可控多级孔结构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10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03039.6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控多级孔结构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酸镁盐与金属酞菁混合,得混合粉末;在惰性气氛下,将混合粉末进行焦耳脉冲热处理;将产物浸泡于酸溶液中,搅拌、抽滤、烘干,制得。本发明以金属酞菁作为金属源、氮源和部分碳源,借助毫秒级焦耳脉冲热,避免了金属原子在持续高温条件下的团聚;以柠檬酸镁作为碳源,经热处理后产生大量微孔,并利用盐酸对原位生成的尺寸可控的氧化镁模板进行刻蚀产生介孔;微孔和介孔的多级孔综合作用,使活性位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暴露,降低氧传质阻力,使氧气顺畅地传输至孔内的活性位点,实现氧还原催化剂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和氧还原半波电势。

    一种非金属掺杂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8124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84810.7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掺杂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四氯化硒与金属酞菁混合,得混合粉末;然后将混合粉末置于反应炉的上游,导电炭黑置于反应炉的下游,排除反应炉内的空气后进行热处理,制得。本发明采用气相沉积法,利用位于上游低沸点的四氯化硒及易升华的金属酞菁对下游的导电炭黑进行表面修饰,使金属和硒均匀沉积于导电炭黑的外表面及近表面,气相沉积保证了活性位点均可与氧还原反应中的氧气接触,使活性位点利用率实现最大化。同时,硒的引入,有利于调控金属位点的电子结构,并与金属原子产生相互作用力,使金属原子不易团聚和溶出,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一种低成本的有序多孔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7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063133.8

    申请日:2022-0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的有序多孔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氧还原催化剂具有多孔结构,该氧还原催化剂包括C、N、O、Co、Fe,N、O、Co和Fe在该氧还原催化剂中的总质量分数低于15%。本发明有序多孔的氧还原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性能,在碱性电解液条件下的氧还原半波电势可超过0.86V,在酸性电解液条件下的氧还原半波电势可超过0.76V。该氧还原催化剂不含贵金属,不仅制备成本低,而且催化活性与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相当,甚至超过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具有高物质传输速率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017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46418.1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物质传输速率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无机氧化物模板与酞菁盐混合后,进行研磨,得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碳化产物;将碳化产物进行酸洗,经烘干后即得。本发明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氧还原催化剂,合成时间更短,且重复性高,可达到克级宏量的制备。以酞菁铁作为金属源及部分碳源和氮源,酞菁锌作为另一部分碳源和氮源,利用锌在高温下挥发产生微孔,抑制铁原子的团聚,使铁原子以高利用率的单分散形式存在;利用无机氧化物模板完整的反向复制出有序介孔结构,加速反应物质传输进程,使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良好的氧还原活性。

    具有可控多级孔结构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1048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603039.6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控多级孔结构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酸镁盐与金属酞菁混合,得混合粉末;在惰性气氛下,将混合粉末进行焦耳脉冲热处理;将产物浸泡于酸溶液中,搅拌、抽滤、烘干,制得。本发明以金属酞菁作为金属源、氮源和部分碳源,借助毫秒级焦耳脉冲热,避免了金属原子在持续高温条件下的团聚;以柠檬酸镁作为碳源,经热处理后产生大量微孔,并利用盐酸对原位生成的尺寸可控的氧化镁模板进行刻蚀产生介孔;微孔和介孔的多级孔综合作用,使活性位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暴露,降低氧传质阻力,使氧气顺畅地传输至孔内的活性位点,实现氧还原催化剂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和氧还原半波电势。

    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950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5859.0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固态电解质,包括LiAlO2、聚丙烯腈、聚氧化乙烯、有机锂盐;LiAlO2的粒径为60nm以下。本发明采用特定粒径的LiAlO2作为无机陶瓷填料,配合聚丙烯腈和聚氧化乙烯,使得制得的固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也改善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接触性能,提高电池的长期循环稳定性。

    一种非金属掺杂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81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684810.7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掺杂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四氯化硒与金属酞菁混合,得混合粉末;然后将混合粉末置于反应炉的上游,导电炭黑置于反应炉的下游,排除反应炉内的空气后进行热处理,制得。本发明采用气相沉积法,利用位于上游低沸点的四氯化硒及易升华的金属酞菁对下游的导电炭黑进行表面修饰,使金属和硒均匀沉积于导电炭黑的外表面及近表面,气相沉积保证了活性位点均可与氧还原反应中的氧气接触,使活性位点利用率实现最大化。同时,硒的引入,有利于调控金属位点的电子结构,并与金属原子产生相互作用力,使金属原子不易团聚和溶出,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