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168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58869.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3K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盖梁智能焊接云控制系统,通过焊前校对模块包括盖梁钢筋框架单元和可疑钢筋判定单元,前者基于盖梁框架图与实际图像数据比对校验钢筋数量,确保焊前钢筋正确定位;后者校验钢筋间距,判定布局不合理的钢筋并生成告警信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从图像数据中判定钢筋待焊接位置并生成二维矩阵,确保焊接顺序和位置合理安全。根据校验结果,实时调整焊接机器人进行精确焊接并持续更新焊接数据。实时监测焊头压力、焊头深度和声音参数,检测到异常时发出停工指令,实现避免错位或杂物侵入。本发明显著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误差和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和施工周期,实现盖梁焊接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87652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725047.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隧道设计数据制作二衬模板台车。二衬模板台车包括成型模板部和浇筑部。S2、通过浇筑部依次对一级工作窗口、二级工作窗口和三级工作窗口进行边墙段的分层浇筑。S3、由预埋管对拱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后再通过注浆孔对拱顶段进行带模注浆。S4、拆除二衬模板台车,并进行二衬养护。通过二衬模板台车逐窗分层浇筑可以有效减少因振捣赶料形成的砂面及接管延误导致的冷缝,且多个同级工作窗口全部利用,避免了跳层浇筑和集中布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394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91924.1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拌合站云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拌合站内部的中央控制模块和与分别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的云服务器、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定位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包括路线规划单元;路线规划单元根据定位信息、道路信息和车辆信息计算生成运输路线优先级排序结果,中央控制模块确定优先级最高的运输路线为最佳运输路线,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根据多条运输路线上的限制信息筛除运输车不能通行的路线,再通过优化信息对剩下的多条运输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生成优先级排序结果,得到最符合条件的运输路线规定为最佳运输路线,再通过运输车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发挥监控功能的模块的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证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7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1215.1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4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型多悬臂凿岩台车,属于凿岩台车技术领域。包括钻臂,钻臂上设置有推进梁和钻杆,钻杆的末端设置有钻头;还包括定位驱动组件、钻进驱动组件、控制终端和位置测量组件,控制终端包括分析模块和判断模块,分析模块根据布孔图生成三维坐标系模型,根据孔道轨迹生成对应孔道的打孔时钻头理想位置坐标集合即Ui,分析模块将位置测量组件上传的实时钻头位置It,t>0,加入正在钻孔的孔道轨迹三维坐标集合为Ut,t>0,判断模块判断Ut是否为Ui的子集,来实现通过检测钻头位置和钻杆推进角度的方式实现对正在钻孔的孔道轨迹进行实时的监测,以便及时纠偏或是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地调整,保证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1258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715846.8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组合梁的预制桥面板结构,包括桥面板本体、衬底平钢板和若干剪力件,桥面板本体的底壁上紧贴设置有衬底平钢板,衬底平钢板与若干剪力件之间通过剪力钢板一体焊接连接,若干剪力件和剪力钢板预埋设置在桥面板本体内,剪力钢板的截面呈下开口的梯形状,且剪力钢板的顶板面上开设有若干浇筑孔,若干剪力件绑扎设置在桥面板本体内的钢筋胎架上,衬底平钢板下方焊接有多个钢架梁,通过桥面板本体、衬底平钢板和多个钢架梁预制组成钢板组合梁,使得钢板组合梁受压区的位置上移,剪力钢板可以分担桥面板本体通行压力,提高钢板组合梁的承载力,且保证了桥面板本体和衬底平钢板之间连接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7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71215.1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4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型多悬臂凿岩台车,属于凿岩台车技术领域。包括钻臂,钻臂上设置有推进梁和钻杆,钻杆的末端设置有钻头;还包括定位驱动组件、钻进驱动组件、控制终端和位置测量组件,控制终端包括分析模块和判断模块,分析模块根据布孔图生成三维坐标系模型,根据孔道轨迹生成对应孔道的打孔时钻头理想位置坐标集合即Ui,分析模块将位置测量组件上传的实时的钻头的位置It,t>0,加入正在钻孔的孔道轨迹三维坐标集合为Ut,t>0,判断模块判断Ut是否为Ui的子集,来实现通过检测钻头位置和钻杆推进角度的方式实现对正在钻孔的孔道轨迹进行实时的监测,以便及时纠偏或是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地调整,保证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14552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04807.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下穿国道段开挖支护施工工艺,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按步距长度为L对隧道步进开挖,开挖第一个长度L区域之后,以未开挖的隧道面为起点向第一个长度L区域选取H距离为混凝土防破坏区,划定L减去H的距离为第一个混凝土喷涂区,待混凝土凝固之后对已经喷涂混凝土的隧道内壁加支护,继续开挖第二个长度L区域,以未开挖的隧道面为起点向第二个长度L区域选取H距离为混凝土防破坏区,划定L减去H的距离为第二个混凝土喷涂区,待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继续步进开挖,通过对混凝土喷涂过程的处理,以此避免了施工中反复发生应力再分配对围岩造成的扰动破坏,导致在每步开挖的过程中,隧道周边不断发生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455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04807.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下穿国道段开挖支护施工工艺,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按步距长度为L对隧道步进开挖,开挖第一个长度L区域之后,以未开挖的隧道面为起点向第一个长度L区域选取H距离为混凝土防破坏区,划定L减去H的距离为第一个混凝土喷涂区,待混凝土凝固之后对已经喷涂混凝土的隧道内壁加支护,继续开挖第二个长度L区域,以未开挖的隧道面为起点向第二个长度L区域选取H距离为混凝土防破坏区,划定L减去H的距离为第二个混凝土喷涂区,待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继续步进开挖,通过对混凝土喷涂过程的处理,以此避免了施工中反复发生应力再分配对围岩造成的扰动破坏,导致在每步开挖的过程中,隧道周边不断发生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24949.0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 E21F17/103 ,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连拱隧道群安全掘进施工工艺,包括步骤S1‑S4。S1、采用超前小导管沿隧道的掘进方向施作超前支护。S2、台阶法机械开挖中导洞,并在中导洞开挖过程中,同时进行先、后导洞和中导洞的套拱及长管棚施工。开挖完成后施作临时支护。S3、在中导洞内沿掘进方向施作第一模中隔墙。S4、待第一模中隔墙的强度符合要求后,沿掘进方向施作第二模中隔墙,同时在第一模中隔墙两侧进行回填,回填完成后,采用台阶法开挖第一模中隔墙相对应的第一截先导洞和第一截后导洞。S5、沿掘进方向贯通先导洞和后导洞。本工艺加快了中导洞掘进速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及人员,避免出现人员窝工及设备限制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97977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206642.7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在预施工的隧道口进行套拱和管棚导向管施工;在若干管棚导向管内进行钻孔施工,并且在每个钻孔内放入活塞环,在活塞环的中心孔内插入钢管;在若干钢管外部端头上均安装注浆导管,并通过注浆机连接注浆导管对若干钢管内进行注浆,使流出的混凝土推动活塞环往钻孔外部移动并依次打开钢管上的开孔,使混凝土在钢管内沿内侧向外侧的开孔依次加压排出至岩层缝隙中,形成初段管棚支护;对隧道开挖至初段管棚下方后在隧道侧面环绕开挖施工槽,并在施工槽内朝向隧道方向继续施工次段管棚支护;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隧道贯通;其能提高管棚超前支护交界处的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