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56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210087133.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深空探测电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块化的百瓦级空间同位素热光伏电源系统。模块化的百瓦级空间同位素热光伏电源系统包括光电转换模块、热控模块以及散热模块;光电转换模块包括热源部、辐射器、滤波器及光伏电池;由热源部的内部至热源部的外部的方向,辐射器、滤波器及光伏电池设置于热源部的四周;辐射器用于将热源部产生的热量转换为热辐射能,滤波器用于过滤光子,光伏电池阵列用于实现光电转换;热控模块与光电转换模块连接,热控模块用于控制热源部的温度;散热模块与光电转换模块连接,散热模块用于散发滤波器和光伏电池上的热量。其光电转化效率高,使用周期长,而且能够在高效运行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使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78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0852411.3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G01R3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热物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光伏同位素电源样机的模拟空间环境测试平台,其包括真空系统、水冷散热系统、电功率输入系统、晶元输出系统以及温度监控系统;真空系统具有腔体,所述腔体用于安装待测试系统;真空系统能够对腔体抽真空,以使腔体内形成有0.03m3的真空环境;水冷散热系统与真空系统连通,且能够保证腔体内恒定低温;电功率输入系统设置于待测试系统的侧面;温度监控系统与待测试系统通讯粘贴,用于检测待测试系统的温度。本申请能够维持0.03m3腔体稳定的3x10‑3Pa至10‑5Pa高真空环境,满足现有及未来同位素热光伏同位素电源系统的各项性能测试并实时测量各项性能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28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132988.0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G21H1/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的热光电转换电池,涉及热光电转换技术领域,该热光电转换电池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热源,其用于释放能量,产生热能;辐射器,其用于将放射性同位素热源顶部释放的热能转化为红外光;滤光片,其用于对红外光进行选择性过滤,获得符合预设波段的过滤后光线;光电转换器件,其用于对过滤后光线进行光电能量转化。本申请对热光电转换电池的部件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对热源的合理选择以及布局的结构优化,在电力稳定输出的前提下,有效保障电池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7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522625.9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nventor: 邵剑雄 , 田岱 , 艾素芬 , 韩承志 , 朱定军 , 马辉 , 孟昊轩 , 邵荣雨 , 苏生 , 马彬 , 张文佳 , 王志扬 , 何铂臻 , 刘树铭 , 杨爱香 , 邱玺玉 , 朱安文 , 邱家稳 , 陈熙萌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高温绝热材料热导率测量装置,属于绝热材料热导率测试技术领域。真空高温绝热材料热导率测量装置包括底座、热源、吊装支架、真空系统和测温组件;吊装支架设于底座上,待测样品安装于吊装支架,真空系统用于使测量区维持在真空状态;测温组件安装于吊装支架,测温组件用于对测量区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底座上在热源的周侧设置有热源隔热层,以将热源热量向上朝向于待测样品的一侧辐射传递,且热源与待测样品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间隙。这种真空高温绝热材料热导率测量装置能够保证其结果的准确度,更能够测量真空辐射隔热下高温至1000℃以上的热导率,从隔热原理上模拟测量真实同位素辐射隔热材料在工作状态下的热导率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4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1207866.6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辐射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结构辐射器及制作方法。通过热光电转换系统,将热源转换为电能,其中所述热光电转换系统包括热源部、辐射器、滤波器、光伏电池和热控模块,所述热源部被配置为提供热源,所述辐射器被配置为将热源转换为热辐射能,所述滤波器被配置为过滤光子,所述光伏电池被配置为实现光电转换,所述热控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温度。通过核电源热光电式发电技术与微结构辐射器结合提高了与光伏电池匹配的选择性光谱发射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77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897762.6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nventor: 邵剑雄 , 田岱 , 韩承志 , 邱玺玉 , 杨爱香 , 朱定军 , 苏生 , 马彬 , 张文佳 , 杨智随 , 周代杰 , 李宁 , 姚凯 , 马辉 , 王志杨 , 邱家稳 , 陈熙萌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程热物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模拟热源模块及系统。电加热模拟热源模块包括加热组件以及导电组件;加热组件包括传热外壳以及至少两个加热单元,两个加热单元均为螺旋状碳化硅棒,两个加热单元并排且间隔地设置于传热外壳内;导电组件包括供电引线及多个导电螺钉;每个加热单元的两端均连接有导电螺钉,供电引线与每个加热单元两端的导电螺钉电连接,且供电引线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该电加热模拟热源模块作为同位素热光伏电池研发过程中的模拟热源,用于代替放射源,从而能够在同位素热光伏电池研发过程中,保证和放射性热源的等效性的同时,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78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52411.3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G01R3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热物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光伏同位素电源样机的模拟空间环境测试平台,其包括真空系统、水冷散热系统、电功率输入系统、晶元输出系统以及温度监控系统;真空系统具有腔体,所述腔体用于安装待测试系统;真空系统能够对腔体抽真空,以使腔体内形成有0.03m3的真空环境;水冷散热系统与真空系统连通,且能够保证腔体内恒定低温;电功率输入系统设置于待测试系统的侧面;温度监控系统与待测试系统通讯粘贴,用于检测待测试系统的温度。本申请能够维持0.03m3腔体稳定的3x10‑3Pa至10‑5Pa高真空环境,满足现有及未来同位素热光伏同位素电源系统的各项性能测试并实时测量各项性能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71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522625.9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nventor: 邵剑雄 , 田岱 , 艾素芬 , 韩承志 , 朱定军 , 马辉 , 孟昊轩 , 邵荣雨 , 苏生 , 马彬 , 张文佳 , 王志扬 , 何铂臻 , 刘树铭 , 杨爱香 , 邱玺玉 , 朱安文 , 邱家稳 , 陈熙萌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高温绝热材料热导率测量装置,属于绝热材料热导率测试技术领域。真空高温绝热材料热导率测量装置包括底座、热源、吊装支架、真空系统和测温组件;吊装支架设于底座上,待测样品安装于吊装支架,真空系统用于使测量区维持在真空状态;测温组件安装于吊装支架,测温组件用于对测量区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底座上在热源的周侧设置有热源隔热层,以将热源热量向上朝向于待测样品的一侧辐射传递,且热源与待测样品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间隙。这种真空高温绝热材料热导率测量装置能够保证其结果的准确度,更能够测量真空辐射隔热下高温至1000℃以上的热导率,从隔热原理上模拟测量真实同位素辐射隔热材料在工作状态下的热导率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2988.0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G21H1/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的热光电转换电池,涉及热光电转换技术领域,该热光电转换电池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热源,其用于释放能量,产生热能;辐射器,其用于将放射性同位素热源顶部释放的热能转化为红外光;滤光片,其用于对红外光进行选择性过滤,获得符合预设波段的过滤后光线;光电转换器件,其用于对过滤后光线进行光电能量转化。本申请对热光电转换电池的部件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对热源的合理选择以及布局的结构优化,在电力稳定输出的前提下,有效保障电池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40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207866.6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辐射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结构辐射器及制作方法。通过热光电转换系统,将热源转换为电能,其中所述热光电转换系统包括热源部、辐射器、滤波器、光伏电池和热控模块,所述热源部被配置为提供热源,所述辐射器被配置为将热源转换为热辐射能,所述滤波器被配置为过滤光子,所述光伏电池被配置为实现光电转换,所述热控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温度。通过核电源热光电式发电技术与微结构辐射器结合提高了与光伏电池匹配的选择性光谱发射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发电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