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89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66009.2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类新型的针对阿片和神经肽FF受体的多靶点肽类分子DN‑9的订书肽类似物,即以DN‑9为化学模板引入两个含有α‑烯基的非天然氨基酸,并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获得一系列碳碳双键成环的环化类似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1)与已报道的DN‑9相比,订书肽类似物在体内的镇痛活性有所加强,可产生比母体更高效的镇痛活性;(2)与已报道的二硫键和酰胺键环化的DN‑9类似物相比,其皮下镇痛强度和作用时间均有明显提升;(3)DN‑9的订书肽类似物能产生无耐受镇痛,其便秘和成瘾等阿片样副作用显著降低,相比于母体DN‑9以及二硫键环化的DN‑9类似物,其安全窗口更大。因此,该类DN‑9的订书肽类似物在制备高效、低副作用的镇痛药物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6124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0211993.7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基于阿片肽和大麻肽的双功能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基于阿片肽DALDA的N端序列与大麻肽(m)VD‑Hpα‑NH2的C端序列构建而成的全新双功能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OCP 001和OCP 002在体内的镇痛活性有所加强,产生了比母体分子更有效的镇痛效果,且解决了阿片和大麻类激动剂以及母体分子存在的镇痛耐受的问题,产生了无耐受形式的镇痛效果,可用于急性痛和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3677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897762.6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nventor: 邵剑雄 , 田岱 , 韩承志 , 邱玺玉 , 杨爱香 , 朱定军 , 苏生 , 马彬 , 张文佳 , 杨智随 , 周代杰 , 李宁 , 姚凯 , 马辉 , 王志杨 , 邱家稳 , 陈熙萌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程热物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模拟热源模块及系统。电加热模拟热源模块包括加热组件以及导电组件;加热组件包括传热外壳以及至少两个加热单元,两个加热单元均为螺旋状碳化硅棒,两个加热单元并排且间隔地设置于传热外壳内;导电组件包括供电引线及多个导电螺钉;每个加热单元的两端均连接有导电螺钉,供电引线与每个加热单元两端的导电螺钉电连接,且供电引线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该电加热模拟热源模块作为同位素热光伏电池研发过程中的模拟热源,用于代替放射源,从而能够在同位素热光伏电池研发过程中,保证和放射性热源的等效性的同时,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501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015150.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同位素电源系统开发的模拟均温电驱动标准热源,包括支撑框、陶瓷结构体、加热丝、加热丝引线、热电偶、热电偶引线、热源外包层、外部引线陶瓷管、内部引线陶瓷管和安装固定法兰,安装固定法兰用于固定加热丝引线、热电偶引线,实现引线引出实验环境的固定;热源外包层包裹在陶瓷结构体外部,支撑框装配在热源外包层上下端,形成一套结构装配体;加热丝引线由加热丝引出,连接在外部的供电电源端;热电偶引线由热电偶一端引出,连接在外界的仪表上。本发明有效解决空间同位素电源技术开发过程中缺少长寿命、高可靠、易于维护且成本低廉的模拟热源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137704.2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基于N‑4‑哌啶基‑N‑苯基丙酰胺类似物和神经肽FF的多靶点杂聚肽,该类杂聚肽是以小分子结构的N‑4‑哌啶基‑N‑苯基丙酰胺和多肽结构的神经肽FF作为化学模板,通过将N‑4‑哌啶基‑N‑苯基丙酰胺类似物和神经肽FF的“药效团”进行化学偶联,获得的一系列肽‑小分子杂合结构的杂聚肽。动物体内药理学活性鉴定表明,该类杂聚肽具有高效镇痛活性,且无成瘾和呼吸抑制等阿片样副作用。并且,化合物1‑4及化合物7‑9无镇痛耐受现象,在慢性痛的长期镇痛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该类基于N‑4‑哌啶基‑N‑苯基丙酰胺类似物和神经肽FF的杂聚肽具备高效、低副作用的理想镇痛药物开发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78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52411.3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G01R3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热物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光伏同位素电源样机的模拟空间环境测试平台,其包括真空系统、水冷散热系统、电功率输入系统、晶元输出系统以及温度监控系统;真空系统具有腔体,所述腔体用于安装待测试系统;真空系统能够对腔体抽真空,以使腔体内形成有0.03m3的真空环境;水冷散热系统与真空系统连通,且能够保证腔体内恒定低温;电功率输入系统设置于待测试系统的侧面;温度监控系统与待测试系统通讯粘贴,用于检测待测试系统的温度。本申请能够维持0.03m3腔体稳定的3x10‑3Pa至10‑5Pa高真空环境,满足现有及未来同位素热光伏同位素电源系统的各项性能测试并实时测量各项性能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203743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110551750.8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分析的路基裂缝检测识别及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导轨铺设:在待检测路段铺设平行导轨,在导轨上放置滑动架;2)照片获取:将红外热成像设备固定于滑动架上,对待检测路面进行拍照;再将可见光成像设备固定于滑动架上,对待检测路面进行拍照;3)数据处理:将红外热成像设备拍摄图像传入PC端,使用FLIR Tools软件调取热红外图片,获取温度参数(640*480),导出为Excel数据文件,处理后得到检测区域的温度等值线图;4)裂缝识别:根据步骤3)得到的温度等值线图和可见光成像设备拍摄的照片,对比识别水稳层中的裂缝,发现隐伏裂缝,预测裂缝发展趋势;5)裂缝修复:根据步骤4)的检测结果,对裂缝进行修补。
-
公开(公告)号:CN11108747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1323745.0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C07K19/00 , C07K1/36 , C07K1/16 , C07K1/34 , C07K1/04 , C07K1/06 , A61K38/08 , A61K38/1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麻肽(r)VD‑Hpα和神经肽FF的嵌合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即基于(r)VD‑Hpα的N末端序列与神经肽FF的C末端序列构建而成的全新嵌合肽VF‑11和VF‑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1)与已报道的(r)VD‑Hpα及(m)VD‑Hpα相比,VF‑11和VF‑13在体内的镇痛活性有所加强,产生了比母体分子更有效的镇痛效果。(2)VF‑11和VF‑13解决了经典大麻类激动剂以及母体分子存在的镇痛耐受的问题,产生了无耐受形式的镇痛效果,可用于急性痛和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2206285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97843.4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兰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吗啡肽2和神经肽FF的嵌合肽,其在保留内吗啡肽2的N末端结构和神经肽FF的C末端结构基础上,利用内吗啡肽2的C末端和神经肽FF的N末端中都存在的苯丙氨酸残基的特点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嵌合肽EN-9。体内的药理学研究发现:EN-9表现出比内吗啡肽2更强、更持续的镇痛活性,并具有无耐受作用、低成瘾性等优点。此外,化合物EN-9皮下EN-9能引起显著的镇痛作用,能克服内吗啡肽外周注射无镇痛活性的缺陷,从而具有用于临床疼痛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89088.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C07K7/06 , C07K1/04 , C07K1/06 , A61K38/08 , A61K45/06 , A61P25/30 , A61P29/00 , A61P37/08 , A61P1/10 , A61P11/00 , A61P43/0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类神经肽FF受体的肽类配体,即以神经肽FF受体的内源性肽类激动剂神经肽FF(Phe‑Leu‑Phe‑Gln‑Pro‑Gln‑Arg‑Phe‑NH2)和神经肽VF(Val‑Pro‑Asn‑Leu‑Pro‑Gln‑Arg‑Phe‑NH2)为化学模板分子,通过炔丙基甘氨酸(Pra)扫描、叠氮丙氨酸[Ala(N3)]扫描而衍生出一系列的类似物。进一步对上述类似物的Pra侧链炔基和Ala(N3)侧链叠氮,通过点击化学反应使其分别与含有叠氮和炔基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化学衍生,并结合单位点氨基酸的替换修饰策略而获得了全新结构的神经肽FF受体的肽类配体。通过体外钙动员实验表明,在这些神经肽FF受体肽类配体中有44个激动剂和12个拮抗剂,这些新型结构的神经肽FF受体肽类配体可潜在用于缓解或治疗阿片类药物的耐受、便秘、成瘾以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