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61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72817.8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12N1/14 , C02F3/34 , A62D3/02 , C12R1/77 , C02F101/30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及在油脂降解中的应用。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于2023年11月2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988。所提供的层出镰刀菌能够有效降解油脂。
-
公开(公告)号:CN11169151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010640380.0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3D9/00 , E03D9/10 , E03D9/04 , E03D11/02 , E03D11/10 , E03D5/016 , C02F11/16 , C02F1/28 ,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5F3/06 , C05F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旱厕。它包括座便器、液体储存桶、压力冲水设备、堆肥室、尿液净化室、储料箱和自动喂料与搅拌系统;其中,座便器的便坑开口上设有盖板a,底部出粪口的下部设置活动挡板,盖板a与活动挡板通过钢丝绳相连接以同时启闭;堆肥室用于粪便的堆肥;尿液净化室设置在堆肥室的底部,与带孔堆肥板上的孔相连接;储料箱的螺旋喂料口与堆肥室的覆盖料进料口相连接;自动喂料与搅拌系统包括设于储料箱内的自动喂料器、设于堆肥室内的搅拌器;自动喂料器通过带有从动齿轮、驱动齿轮的链条与搅拌器的一端相连以同时连动。本发明能将粪尿分离,净化尿液,提高粪便腐熟效率,阻隔并减少臭味;回收尿液中的水分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16622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010088581.4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旱厕。它包括坐便器、尿液收集桶、草木灰桶和堆肥桶;其中,坐便器底部上设有粪便收集口与堆肥桶相连接;粪便收集口上设置密封盖;密封盖上连接有尿液收集管,尿液收集管与尿液收集桶相连接;草木灰桶内底部设有秸秆螺旋喂料器;秸秆螺旋喂料器的螺旋轴位于粪便收集口的下部;堆肥桶设于坐便器的底部;堆肥桶内设有若干层堆肥盘,相邻两层堆肥盘间导料板;桶的底部内设置带气道的搅拌轴,且穿过各层堆肥盘,搅拌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搅拌电机连接,并通过旋转接头与曝气管连接,曝气管的末端连接曝气风机;桶的底部桶壁上设置与桶内连通的渗滤液管。本发明能对粪便进行有效地分离、收集和处理,改善农村厕所内外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3545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96804.4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2F3/28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肥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肥水贮存装置和方法。其包括:肥水贮存池;油料投料装置,用于向所述肥水贮存池中添加硅油类物质;还包括酸化剂投料管,所述酸化剂投料管设置在所述肥水贮存池上方;所述酸化剂投料管上设置有若干酸化剂喷嘴,用于向所述肥水贮存池中添加酸化剂。该装置向所述肥水贮存池中添加硅油类物质,形成一层膜状覆盖物,可显著降低肥水贮存期间释放的臭气,避免采用土工布和塑料覆盖易形成沼气气囊的弊端,同时硅油类物质覆盖肥水可创造相对厌氧的环境,使肥水中的有机废物产生更多的有机酸,显著提升添加酸化剂后的酸化效果;不需配套额外肥水酸化设施用地,能在肥水贮存期间随时向肥水中添加酸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1444.6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电场堆肥和臭气减排的方法,包括:(1)将复合介质与堆体物料混合;(2)对堆肥原料施加外源电场,复合介质包括活性颗粒和生物炭载体,活性颗粒负载在生物炭载体上,活性颗粒包括铁纳米颗粒和铁氧化物纳米颗粒。通过将包括活性颗粒和生物炭载体的复合介质与堆体物料混合,然后对混合所得堆肥原料施加外源电场,引入复合介质可以降低堆肥原料的阻抗,提高好氧微生物之间的电子转移能力,提高微生物对氧气的利用率,同时本申请的复合介质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和催化效能,其与引入外加电场协同可以抑制氨氧化细菌并加速可进行直接电子传递的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在加快堆肥腐熟进程的同时减少氨气等臭气的排放,缩短堆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868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72757.8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A01B4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液体粪肥追施两用的施肥铲,包括破土装置和施肥装置,施肥装置设在破土装置的后方,施肥装置自上而下包括依次相连的上管体、中管体和下管体,上管体、中管体和下管体内共同限定出施肥通道,上管体与破土装置相连,中管体内周面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套设在下管体的上端部,下管体的下端口形成主排肥口,下管体的侧壁设有施肥刀,施肥刀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分排肥口,回复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中管体和下管体相连,在施肥铲进行基施作业时,施肥刀转向破土装置的后侧且与破土装置的作业方向平行,同时开启主排肥口和分排肥口;在施肥铲进行追施作业时,施肥刀转向与破土装置作业方向垂直,同时关闭主排肥口,开启分排肥口。
-
公开(公告)号:CN11058603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07132.0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量循环利用的吸附固定土壤镉铜的改性生物炭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农业有机废弃物晾干、粉碎,将连续热解炭化装置升温至450℃~600℃,加入粉碎后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进行热解,热解结束后降温冷却;2)将H2O2溶液与生物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收集沉淀;3)将磷酸盐溶液与活化后的生物炭进行反应,先利用热解过程回收的热量加热至50~80℃下反应2~4h;接着在室温(20~30℃)下反应20~30h,过滤收集沉淀;4)将磷酸盐改性生物炭转移至加热器内,然后升温至450℃~600℃进行活化,即得。该材料稳定性强,长期有效,利于Cd和Cu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6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094228.5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1N27/626 , G01N1/28 , G01N1/34 ,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畜禽粪便及其有机肥中重金属形态的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是通过一系列提取剂在不同温度、不同提取时间下,得到重金属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含量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Tessier法中对有机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测试不准确的问题,保证了有机肥中重金属(Pb、Cd、Cr、As、Cu、Zn)形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准确评估有机肥重金属风险提供了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757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70610.5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氨气排放的Fe‑BTC/PDMS可回收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PDMS聚合物基体和原位生长负载在所述PDMS聚合物基体的表面和孔道中的Fe‑BTC材料组成。本发明通过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制备工艺制得Fe‑BTC/PDMS可回收型复合材料,所述Fe‑BTC/PDMS可回收型复合材料添加到粪便中进行电场堆肥有效解决了电场堆肥臭气吸附及保氮等领域应用材料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材料难以回收再利用导致的对土壤造成累积影响危害及成本高的问题,相对于传统材料具有很大优势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284968.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5F17/979 , C05F17/9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肥通风系统及围护式堆肥装置,所述堆肥通风系统包括盘形风管和送风装置,盘形风管贴近设置于堆肥仓内壁附近,盘形风管远离堆肥仓一侧设置有若干朝向堆肥物料的通风孔,通风孔适于通过射流的方式向堆肥物料注入气流,送风装置连接盘形风管以向盘形风管内输入气流。本发明一方面通过设置于堆肥仓内的盘形风管实现通风管道垂直间距可单独控制,有效降低现有围护式堆肥装置内的通风管垂直间距;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每一圈盘形风管的管径、通风孔数量、通风孔孔径以及盘形风管管距可实现对堆肥仓内不同高度堆肥物料的精准送风,从而避免堆肥物料因重力作用引起的密度分布不均而使得底部部分堆肥物料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