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9654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80058221.1
申请日:2023-06-28
IPC: F16H57/027
Abstract: 一种通气结构,抑制油从通气室向大气的排放。通气结构设置在具有以相互对接的状态形成收纳室的第一箱体部件及第二箱体部件的箱体。通气结构具有:通气室,其通过使作为第一箱体部件的内壁部的第一内壁部和作为第二箱体部件的内壁部的第二内壁部对接而形成被包围的空室,并设置有与收纳室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和与大气连通的第二连通部;前室,其在收纳室与通气室之间与通气室相邻,通过使第一内壁部和第二内壁部对接而形成被包围的空室。
-
公开(公告)号:CN1115120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880083017.4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无级变速器(1)的侧盖(13)具有支承轴承(35)的凹部(161)和支承轴承(44)的凹部(171)。凹部(161,171)通过润滑油路(18)连接。可插入管状部件(71)的小径部(712)的油路(15)、及连接油路(15)和润滑油路(18)的连接油路(19)经由凸台部(136)连接。侧盖(13)具有设置有多个螺栓孔(133a)的周壁部(135)。凸台部(136)配置在被圆周方向相邻的两个螺栓孔(133a、133a)夹持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65605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880087679.9
申请日:2018-12-20
IPC: F16H57/04 , F16H9/18 , F16H57/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无级变速器(5)具有箱体部件(8),其具有:配置有液力变矩器的一侧的外侧面、以及配置有驱动力传递机构的一侧的内侧面。箱体部件(8)具有:支承第三轴(3)的轴承(B3)被支承的支承孔(83)、支承第四轴(4)的轴承(B4)被支承的支承孔(84)、以及供给向轴承(B3)及轴承(B4)供给的润滑油(OL)的油路(87)。油路(87)具有从箱体部件(8)向外侧面侧突出、且连结支承孔(83)与支承孔(84)的直线形状。由此,即使在难以设置润滑管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各种部件适当地进行润滑。
-
公开(公告)号:CN11151206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80083017.4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无级变速器(1)的侧盖(13)具有支承轴承(35)的凹部(161)和支承轴承(44)的凹部(171)。凹部(161,171)通过润滑油路(18)连接。可插入管状部件(71)的小径部(712)的油路(15)、及连接油路(15)和润滑油路(18)的连接油路(19)经由凸台部(136)连接。侧盖(13)具有设置有多个螺栓孔(133a)的周壁部(135)。凸台部(136)配置在被圆周方向相邻的两个螺栓孔(133a、133a)夹持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65605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80087679.9
申请日:2018-12-20
IPC: F16H57/04 , F16H9/18 , F16H57/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无级变速器(5)具有箱体部件(8),其具有:配置有液力变矩器的一侧的外侧面、以及配置有驱动力传递机构的一侧的内侧面。箱体部件(8)具有:支承第三轴(3)的轴承(B3)被支承的支承孔(83)、支承第四轴(4)的轴承(B4)被支承的支承孔(84)、以及供给向轴承(B3)及轴承(B4)供给的润滑油(OL)的油路(87)。油路(87)具有从箱体部件(8)向外侧面侧突出、且连结支承孔(83)与支承孔(84)的直线形状。由此,即使在难以设置润滑管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各种部件适当地进行润滑。
-
公开(公告)号:CN102434653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110252651.6
申请日:2011-08-30
IPC: F16H57/04
Abstract: 一种自动变速器,可以同时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单元要求的性能即轴支承强度性能、通气性能以及防止倾斜吸入空气性能。该自动变速器具备:变速箱(1)、带有第一轴心(C1)的变速器输入输出轴(4、5)、带有第二轴心(C2)的空转轴(6)、带有第三轴心(C3)的传动轴(7、7)、油盘(30)、内壁肋(32)、返回流路(33)。内壁肋(32)形成在变速箱(1)中的、沿差速器终端齿轮(24)的差速器齿轮内壁(46)上,在第1第一轴心(C1)与第三轴心(C3)之间的壁面区域,提高传动轴(7、7)的轴周围箱体强度。返回流路(33)在内壁肋(32)的上方位置开设有油流入口(51),使工作油(ATF)从油流入口(51)返回到油盘(30)。
-
公开(公告)号:CN104913032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111714.4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加特可株式会社
IPC: F16H57/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提高了作业性。在两个壳体(5、6)中的一壳体(5)的凸缘(5b)上涂布液状密封剂(8),且经由液状密封剂(8)将另一壳体(6)的凸缘(6b)接合于一壳体(5)的凸缘(5b),从而形成壳体组件,并具备设于凸缘(5b、6b)且对两个壳体(5、6)进行定位的定位销(7),在定位销(7)形成有组装两个壳体(5、6)时插入导向销(20)的中空部(7a)。
-
公开(公告)号:CN102434653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52651.6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加特可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Abstract: 一种自动变速器,可以同时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单元要求的性能即轴支承强度性能、通气性能以及防止倾斜吸入空气性能。该自动变速器具备:变速箱(1)、带有第一轴心(C1)的变速器输入输出轴(4、5)、带有第二轴心(C2)的空转轴(6)、带有第三轴心(C3)的传动轴(7、7)、油盘(30)、内壁肋(32)、返回流路(33)。内壁肋(32)形成在变速箱(1)中的、沿差速器终端齿轮(24)的差速器齿轮内壁(46)上,在第1第一轴心(C1)与第三轴心(C3)之间的壁面区域,提高传动轴(7、7)的轴周围箱体强度。返回流路(33)在内壁肋(32)的上方位置开设有油流入口(51),使工作油(ATF)从油流入口(51)返回到油盘(30)。
-
公开(公告)号:CN104913032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111714.4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加特可株式会社
IPC: F16H57/0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提高了作业性。在两个壳体(5、6)中的一壳体(5)的凸缘(5b)上涂布液状密封剂(8),且经由液状密封剂(8)将另一壳体(6)的凸缘(6b)接合于一壳体(5)的凸缘(5b),从而形成壳体组件,并具备设于凸缘(5b、6b)且对两个壳体(5、6)进行定位的定位销(7),在定位销(7)形成有组装两个壳体(5、6)时插入导向销(20)的中空部(7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