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7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6869.6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包头稀土研究院
IPC: C22B59/00 , C22B3/44 , C01F17/10 , C01F17/2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混合沉淀剂制低硫酸根碳酸稀土的方法,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采用并流的方式加入硫酸稀土溶液和混合沉淀剂溶液后,进行保温反应。本发明使用了混合沉淀剂沉淀,提高了沉淀剂碱度,有效减少沉淀过程中的碳排放及废水量。本发明解决了混合硫酸稀土料液碳酸氢铵沉淀法转型氯化稀土过程中硫酸根杂质高的问题,解决了萃取法转型过程中采用相关有机萃取剂成本高昂的问题。本发明得到的碳酸稀土中REO含量为50%‑65%之间,硫酸根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6536.3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包头稀土研究院
IPC: C01F17/247 , C22B59/00 , C22B3/44 , C01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浓度硫酸稀土溶液制备低硫酸根碳酸稀土的方法,属于稀土湿法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低硫酸根碳酸稀土晶种加入到碳酸氢铵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之后将低浓度硫酸稀土溶液滴入所述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达到反应终点后,得到低硫酸根碳酸稀土。本发明直接沉淀合成低硫酸根碳酸稀土,解决了低浓度硫酸稀土溶液碳酸氢铵沉淀法过程中硫酸根杂质高的问题,避免了萃取法转型过程中有机萃取剂成本高、损失大等问题。合成的碳酸稀土具有小颗粒、分散性良好等优点,所得碳酸稀土中SO42‑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7145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318801.7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包头稀土研究院
IPC: C01F17/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钐球形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50~70℃下,将氯化钐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并流滴加至含有底液的反应容器中;滴加完毕,继续搅拌反应10~120min,得到反应混悬液;2)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体;将第一固体焙烧,得到氧化钐球形颗粒;其中,控制并流滴加过程中的氯化钐溶液中的Sm3+与碳酸氢铵溶液中的CO32‑的摩尔比为1:2.7~3.6;控制并流滴加时反应体系的pH值为5.0~6.5;底液为水;底液的体积为氯化钐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的体积之和的10~30%。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得氧化钐为球形,颗粒较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6637.0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包头稀土研究院
IPC: C22B59/00 , C22B3/44 , C01F17/10 , C01F17/2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混合沉淀剂连续化制备低杂质碳酸稀土的方法,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稀土溶液和混合沉淀剂溶液采用并流进料的方式加入第1级反应器中进行保温反应,得到反应浆液;步骤2.所述反应浆液从第1级反应器溢流至第2级反应器中,当溢流的反应浆液的体积量大于等于第2级反应器体积的10%时,在第2级反应器中重复所述步骤1;之后重复步骤2,直至在第n级反应器中进行保温反应,收集第n级反应器中的沉淀。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解决Cl‑、NO3‑等体系阴离子以包裹、吸附或化学成键等方式留存于碳酸稀土中的关键难题,得到微观多孔道结构的Cl‑、NO3‑含量≤50ppm低杂质碳酸稀。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1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69629.7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包头稀土研究院 , 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1F11/46 , C01F17/271 , C01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硫酸钡沉淀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方法及盐酸溶液的用途,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稀土湿法冶炼副产物硫酸钡沉淀,其中,硫酸钡沉淀中的REO含量大于等于10wt%;(2)采用含钡离子的盐酸溶液对硫酸钡沉淀进行洗涤以去除稀土元素;(3)水洗后得到硫酸钡产品;其中,硫酸钡产品中的REO含量小于等于0.06wt%。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稀土湿法冶炼副产物硫酸钡沉淀中的稀土元素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71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18801.7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包头稀土研究院
IPC: C01F17/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钐球形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50~70℃下,将氯化钐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并流滴加至含有底液的反应容器中;滴加完毕,继续搅拌反应10~120min,得到反应混悬液;2)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体;将第一固体焙烧,得到氧化钐球形颗粒;其中,控制并流滴加过程中的氯化钐溶液中的Sm3+与碳酸氢铵溶液中的CO32‑的摩尔比为1:2.7~3.6;控制并流滴加时反应体系的pH值为5.0~6.5;底液为水;底液的体积为氯化钐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的体积之和的10~30%。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得氧化钐为球形,颗粒较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