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5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56321.2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转地下开采隔离层厚度确定方法,涉及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先对矿山进行技术现状调查,并确定地下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及赋存情况。根据地下矿体的实际情况,规划出地下矿体开采阶段及采矿方法;计算露天转地下隔离矿柱安全厚度的取值范围,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进行模拟地下开采;根据推荐的安全厚度,建立与矿山露天转地下结构相似的试验模型;然后按照制定的计划开采试验模型;试验模型构建无误后,对矿体进行开采,同时监测隔离矿柱的结构强度是否达标;解决为了保证隔离矿柱能够保障地下开采不会对露天采场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精密的计算,从而保证采空区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4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35057.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条矿脉分采的回采方法,包括:沿矿体走向按照预设距离值划分矿体,获得若干个开采盘区,按照矿脉对每个开采盘区进行采场划分,获得若干个采场;对若干个开采盘区进行采准切割处理后,按照采场划分结果对开采盘区进行分层回采并充填,直至完成全部开采盘区的开采。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对回采工艺的优化调整,确保了回采范围内矿脉的有效分采,还实现了对开采出的矿脉进行分装、分运、分提,为后续的选矿分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有效解决了以往规模化开采过程中出现的矿物无法分采、分运等一系列问题,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5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1534.4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上下盘有用岩的回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矿体的形态,将矿体划分为盘区,以盘区为回采单元组织生产;S2、在划定的盘区内划分采场;S3、针对划分后的采场进行采准切割;S4、通过采用深孔凿岩爆破方式对采场进行依次回采;S5、对回采的矿石通过铲运机铲出;S6、回采结束后对采场空区进行充填。本发明保障了开采作业的安全性,更为后续上下盘有用围岩的开发奠定了坚实且可靠的工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73067.9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短流程采选充硐室空间重复利用方法,涉及地下采矿技术领域,包括重复利用已采采场的出矿联巷,在巷道内布置破碎硐室、分选硐室和分选废石运输联络巷,并根据设备的尺寸对巷道或硐室进行扩帮和支护;在分选硐室侧帮沿斜角向盘区联络巷掘进分选矿石运输联络巷,在分选矿石运输联络巷内向下掘进矿石溜井,矿石溜井下方与下中段的主运输巷连通;重复利用盘区联络巷,以此作为周边采场的未贫化矿石运输巷。本发明结合短流程采选充井巷工程的布置,以及周边采场回采和盘区间柱回采工艺,将上述涉及到的井巷工程重复利用次数均在2次以上,进一步降低了短流程采选充系统建设及盘区采切工程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148770.X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丽军 , 代碧波 , 孙国权 , 李鹏程 , 彭俊 , 杨家冕 , 刘海林 , 陆玉根 , 尹裕 , 陈兴 , 聂闻 , 侯大德 , 王星 , 潘健 , 李鸿飞 , 郭振鹏 , 刘帅 , 刘霁 , 孙明志 , 王雨波 , 王凯旋 , 李宁
Abstract: 本发明属地下矿山局部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炮烟中毒的普通支架掘进天井的通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天井内沿长度方向搭建爬梯,梯架中空设置;S2.在天井内搭建作业平台;S3.将风筒通过悬吊装置悬吊于作业平台上方通风,爆破前拆除作业平台以及风筒;S4.爆破完成后,爆碴通过出碴设备运出,通过梯架向天井内上一轮作业平台高度处通入高压气体,到达设定时间后测定气体浓度;S5.继续在天井内搭建爬梯,相邻两爬梯的梯架连通;S6.循环步骤,直至上一中段贯通,至此整个天井完成作业。本发明可将极易积聚于天井顶的有毒气体排出,减少天井施工过程中炮烟中毒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608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73045.2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深井大规模矿山的地下短流程采选充辅助系统,涉及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技术领域,包括给料系统、粗破系统、粗选系统、转运系统;地下短流程采选充辅助系统布置在矿石贫化严重附近的盘区间柱内;给料系统将采场采出的贫化矿石运输至盘区间柱内粗破系统;粗破系统对采出的贫化矿石进行破碎;粗选系统包括粗破系统,粗选系统将破碎后的贫化矿石分选出废石和矿石;转运系统是将分选后的矿石通过皮带输送机运至盘区间柱内的矿石溜井中,从下中段运往主生产系统的矿仓,直至运出地表,废石通过皮带输送机就近充填采空区。本发明采选充辅助系统能有效降低矿石的提升成本和地表选矿负荷,有利于降低矿床的最低可采品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5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99417.4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破岩机及使用方法,属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和两组第二升降装置,第一升降装置和两组第二升降装置之间设置有可升降的活动板,活动板上设置有可移动的钻孔动力装置和聚能增压装置。本发明解决了岩体钻孔会导致注入的二氧化碳泄压,使得实际压力低于预期压力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多功能管道上设置用于封堵钻孔的橡胶套,有效防止了二氧化碳在注入过程中的泄漏,确保了足够的压力用于岩体与矿体的分离,同时通过多功能管道和可拆卸射流端头的设计,实现了设备功能的灵活切换与高效运行,大大提升了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6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148770.X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丽军 , 代碧波 , 孙国权 , 李鹏程 , 彭俊 , 杨家冕 , 刘海林 , 陆玉根 , 尹裕 , 陈兴 , 聂闻 , 侯大德 , 王星 , 潘健 , 李鸿飞 , 郭振鹏 , 刘帅 , 刘霁 , 孙明志 , 王雨波 , 王凯旋 , 李宁
Abstract: 本发明属地下矿山局部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炮烟中毒的普通支架掘进天井的通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天井内沿长度方向搭建爬梯,梯架中空设置;S2.在天井内搭建作业平台;S3.将风筒通过悬吊装置悬吊于作业平台上方通风,爆破前拆除作业平台以及风筒;S4.爆破完成后,爆碴通过出碴设备运出,通过梯架向天井内上一轮作业平台高度处通入高压气体,到达设定时间后测定气体浓度;S5.继续在天井内搭建爬梯,相邻两爬梯的梯架连通;S6.循环步骤,直至上一中段贯通,至此整个天井完成作业。本发明可将极易积聚于天井顶的有毒气体排出,减少天井施工过程中炮烟中毒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678306.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条薄矿体多采区开采结构及连续化开采方法,包括斜坡道、分段运输平巷、回风天井、充填浆料、未采矿体、开采区、充填挡墙、联络通道和阶段运输平巷;本发明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将矿体在阶段内划分为多个分段,再将分段划分为多个分层,分层内沿矿体走向将多条矿体划分为多个采区,各采区回采工作同时推进,采区内依次进行凿岩、装药、出矿、充填等工序。基于协同开采原理,在阶段内实施多分段并行作业,对各分段内多个采区进行连续回采,实现薄矿体群多分段多采区协同连续开采技术,极大地缩短了回采周期,能有效提升矿山生产能力和回采效率,确保多采区协同开采时的安全有序衔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1398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98877.8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36/04 , C02F11/121 , C02F11/122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采矿泥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处理箱、进料口、支撑脚、抽取机构、储水箱、碾压箱,泥水从进料口排入处理箱内部沉淀,四个支撑脚在处理箱底部支撑,本发明中,在抽水过程中,液体高度不断下降,在浮球和伸缩软管的作用下,确保下沉管能够始终保持在液体上表层内部,从而将沉淀分离的液体全部抽入到储水箱内部,提高固液分离的效果;压板两端边缘的两个压轮对滤袋与进泥口和出泥口的连接处进行压制,避免压板对滤袋内部泥土进行挤压脱水时泥土从进泥口和出泥口挤出,从而将滤袋内部的泥土进行碾压脱水工作,降低泥土的含水率,从而提高泥水进行固液分离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