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客流的轨道交通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307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509440.3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客流的轨道交通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研究车站,获取车站基础数据、车站历史客流和列车数据及历史气象数据;根据通风空调系统负荷的理论计算方法,利用已知数据计算得到通风空调系统负荷的理论计算值;构建基于动态客流的通风空调系统负荷计算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出通风空调系统的短时预测负荷;制定通风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提出基于预测控制与时变客流特征的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智能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客流预测和客流仿真技术获得未来短时间内的客流数据,从而根据构建的模型计算未来短时间内的系统预测负荷,以使得车站通风空调控制系统能够提前应对未来短时间内的站内温度波动。

    基于客流的轨道交通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30767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509440.3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客流的轨道交通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研究车站,获取车站基础数据、车站历史客流和列车数据及历史气象数据;根据通风空调系统负荷的理论计算方法,利用已知数据计算得到通风空调系统负荷的理论计算值;构建基于动态客流的通风空调系统负荷计算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出通风空调系统的短时预测负荷;制定通风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提出基于预测控制与时变客流特征的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智能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客流预测和客流仿真技术获得未来短时间内的客流数据,从而根据构建的模型计算未来短时间内的系统预测负荷,以使得车站通风空调控制系统能够提前应对未来短时间内的站内温度波动。

    一种预测控制地铁车站进站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9609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0020497.7

    申请日:2017-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测控制地铁进站量的方法,该包括以下步骤:构造车站进站量与区间断面流量间的线性函数式;基于车站进站量和区间断面流量的历史数据值进行线性拟合,确定待估参数;基于给定区间的断面流量,计算对应车站的目标进站量;基于目标进站量确定客流控制策略。本发明运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管理,通过预测控制来限制地铁车站进站量,控制地铁区间满载率,缓解客流拥堵现象,从而避免大客流对线路或线网造成过大压力。进一步地,通过对区间断面客流量的分级,指导地铁车站在实际运营管理中,根据情况在不同时段对进站量采取分级控制措施,使进站量控制更加合理。

    一种预测控制地铁车站进站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96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20497.7

    申请日:2017-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测控制地铁进站量的方法,该包括以下步骤:构造车站进站量与区间断面流量间的线性函数式;基于车站进站量和区间断面流量的历史数据值进行线性拟合,确定待估参数;基于给定区间的断面流量,计算对应车站的目标进站量;基于目标进站量确定客流控制策略。本发明运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管理,通过预测控制来限制地铁车站进站量,控制地铁区间满载率,缓解客流拥堵现象,从而避免大客流对线路或线网造成过大压力。进一步地,通过对区间断面客流量的分级,指导地铁车站在实际运营管理中,根据情况在不同时段对进站量采取分级控制措施,使进站量控制更加合理。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轨道交通乘客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5830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353715.9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轨道交通乘客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模块、个人中心模块、车站功能模块、路网功能模块、路径查询模块、信息服务模块、论坛功能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智能推送模块和关于我们模块。车站功能模块提供下趟列车到达时间、首末班车信息、立体图平台图信息、地标建筑信息、车站客流信息,提供下一趟列车到达时间;路网功能模块能够通过触摸来放大或缩小地铁网络的拓扑图,在路网拓扑图的基础上,能够加载实时客流信息,通过不同的颜色表示路网上每个区间的满载等级和中断情况。本发明可以为乘客出行提供合理的引导和建议,提高乘客的智能出行水平和决策能力,提高地铁出行乘客的服务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