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269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563163.3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控制网络数据采集和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采集设备与第二采集设备通过交换机的镜像接口和/或串行接口对数据进行旁路采集;所述第一采集设备与第二采集设备还分别通过第一带外网络、第二带外网络将所述数据上传至中心设备。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采集设备、第二采集设备、第一带外网络、第二带外网络和中心设备。本发明通过带外网络对网络信息进行旁路采集并上传中心设备,可以避免受到业务网络故障的影响,对业务网络带宽实现零占用;通过串行接口收集全面的业务网络配置,同时由采集设备中监控单元对模拟交互信息进行甄别与意外防护,使得管理人员对全网的网络结构掌握地更加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4269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563163.3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控制网络数据采集和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采集设备与第二采集设备通过交换机的镜像接口和/或串行接口对数据进行旁路采集;所述第一采集设备与第二采集设备还分别通过第一带外网络、第二带外网络将所述数据上传至中心设备。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采集设备、第二采集设备、第一带外网络、第二带外网络和中心设备。本发明通过带外网络对网络信息进行旁路采集并上传中心设备,可以避免受到业务网络故障的影响,对业务网络带宽实现零占用;通过串行接口收集全面的业务网络配置,同时由采集设备中监控单元对模拟交互信息进行甄别与意外防护,使得管理人员对全网的网络结构掌握地更加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70830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926275.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隔离设备及方法,包括处理器、出接口、多个入接口;网络隔离设备通过入接口与采集设备连接,网络隔离设备通过出接口与中心设备连接;多个入接口之间相互隔离;多个入接口中的第一入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包,将数据包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检测数据包与预设的过滤规则是否匹配;若是,则丢弃数据包;若否,则将数据包发送至出接口;出接口,用于向中心设备发送数据包。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冗余双网在物理层面和逻辑层面的数据隔离,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0830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26275.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隔离设备及方法,包括处理器、出接口、多个入接口;网络隔离设备通过入接口与采集设备连接,网络隔离设备通过出接口与中心设备连接;多个入接口之间相互隔离;多个入接口中的第一入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包,将数据包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检测数据包与预设的过滤规则是否匹配;若是,则丢弃数据包;若否,则将数据包发送至出接口;出接口,用于向中心设备发送数据包。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冗余双网在物理层面和逻辑层面的数据隔离,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619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14573.1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上海分中心 , 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9537 , G06K9/62 , H04L67/1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类型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中,获取物联网设备的设定期限内的上网日志,根据所述上网日志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时空特征的信息,并根据预存的物联网设备的类型和时空特征的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类型。基于上述方案,可以根据物联网设备的上网日志自动化的确定物联网设备的类型,并且可以提高物联网设备的类型确定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51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42895.6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21/57 , G06F18/25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维度处理器硬件漏洞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漏洞的攻击途径、攻击复杂度、权限要求和用户交互需求,计算该漏洞的攻击成功概率分值;根据漏洞对芯片存储信息资源的机密性的影响程度、漏洞利用脆弱性对芯片完整性的影响程度、漏洞利用脆弱性对芯片可用性的影响程度、以及漏洞利用脆弱性对芯片权限正确性的影响程度,计算该漏洞的影响程度分值;计算该漏洞所对应的利用代码成熟度分值和补丁水平分值;基于攻击成功概率分值、影响程度分值、利用代码成熟度分值和补丁水平分值,得到该漏洞的危害等级。本发明可以更准确地对处理器的硬件漏洞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44673.2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8/2413 , G06F18/22 , H04L9/4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恶意样本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的恶意样本分类方法的准确度低的问题。所述恶意样本分类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恶意样本的通联流量信息,通联流量信息是待处理恶意样本运行过程中流经各个网络节点的数据流量信息;分别从每一待处理恶意样本的通联流量信息中提取各个会话阶段的会话通联信息,基于各个会话阶段的会话通联信息生成对应的会话通联信息序列;根据待处理恶意样本中的每两个待处理恶意样本对应的会话通联信息序列,分别确定每两个待处理恶意样本的相似度;根据每两个待处理恶意样本的相似度对待处理恶意样本进行分类,获得分类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086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918632.0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L67/1396 , H04L41/142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对抗网络的移动用户网络流量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移动用户行为特征数据,从所述移动用户行为特征数据中提取行为特征;基于提取的行为特征,通过预存的多个生成器仿真移动用户的多种网络流量模式及模式切换行为,生成移动用户网络流量序列;通过预存的判别器对移动用户网络流量序列的真实性进行判断,生成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利用判别器的损失函数进和生成器的损失函数对预设的对抗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将所述对抗网络模型训练至收敛,生成归一化网络流量序列数据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生成的移动用户网络流量真实性不可靠、分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5115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204746.4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中时瑞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软件漏洞扫描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应用软件的程序源代码和程序基本信息;对所述程序源代码进行插桩;通过所述程序基本信息与程序信息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测试种子;根据预先设定的变异策略对所述测试种子进行变异,得到第一测试用例;通过所述第一测试用例对所述程序源代码进行预设轮数测试,得到所述应用软件的崩溃结果;根据所述应用软件的崩溃结果确定所述应用软件的漏洞。本方法提高了应用程序漏洞检测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5671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540777.2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信联科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控协议的流量重放式测试方法,基于实际工控协议流量的传输,针对各类工控协议的各个原始流量包进行收集,并解析,按原始流量包、以及其所对应各个指定数据信息的形式存储于流量重放配置管理库中,然后在实际重放测试中,按目标工控设备所对应工控协议、以及测试设计方案要求,选择原始流量包进行编辑,进而实现对目标工控设备的重放测试;并以此构建测试引擎,通过各模块之间的协作,完成对目标工控设备的安全测试,整个技术方案能够个性化适用更多的工控协议,支持多类型工控流量包,整个测试执行过程,能够实现个性化设计,满足多样化的测试设计方案,有效提高了重放测试的应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