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860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0539003.1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27/02 , B01J23/755 , B01J27/14 , B01J27/185 , B01J37/18 , C07C7/167 , C07C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区非金属元素修饰的非贵金属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使用后修饰掺杂法将p区非金属元素X引入以非贵金属M为节点的MOF结构单元中制备M‑X‑MOF前驱体,经还原拓扑转变后,获得负载型vM‑wX/C催化剂。在结构拓扑过程中,X原子进入金属M八面体间隙,构筑了表面隔离且电子缺失的Mδ+‑X活性位点,实现了炔烃转化率和烯烃选择性的协同强化。同时,部分X原子与C载体键合形成不饱和配位的成核中心,增强了其与活性组分的相互作用,抑制了M在反应过程中的迁移和团聚。该催化剂可应用于石油或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炔烃选择性加氢反应中,表现出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易于回收和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86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4431.X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水滑石纳米反应器层间限域效应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该双功能催化剂,表示为B12H12‑M1‑Cl@X2+Y3+‑LDHs。本发明利用水滑石纳米反应器的层间限域效应和组成可调控性,将具有催化活性的Cl离子及具有可还原性的B12H122‑引入水滑石层间,利用B12H122‑锚定并还原活性金属物种,抑制其团聚生长,使其在层内限域空间与相邻的Cl‑协同作用,形成了双功能M‑Cl催化活性位,实现了温和反应条件下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协同强化。促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优异的活性和乙烯选择性,催化性能突出,易于回收和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173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1149945.0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的防晒剂制备方法及该防晒剂。凹凸棒石为载体的防晒剂由防晒剂、凹凸棒石、改性剂和连接剂组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充分利用凹凸棒石储量丰富、廉价易得、安全无毒、比表面积和孔容大的优势,以天然矿物凹凸棒石为载体,将防晒剂负载在凹凸棒石的孔道中或固载在外表面,从而提升防晒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降低防晒剂的刺激性,提高其安全性,并改善防晒霜的品质。本发明所述的以凹凸棒石为载体的防晒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无需高温高压,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79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688755.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浓度CO2捕获‑光催化原位还原与生物质氧化耦合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应用于碳捕获‑光催化CO2还原生物质氧化的多过程耦合反应中。该催化剂的制备是利用共沉淀方法合成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其表示为CO32‑‑M2+M3+‑LDHs,可在含CO2的气氛中进行碳捕获并形成层间碳酸根。在耦合反应中CO32‑被不断光还原而消耗,该催化剂可持续捕获气氛中的CO2进行补充;LDHs表面羟基将生物质转化为相应的醛酮等氧化产物,实现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与生物质资源的升级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60015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040976.8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掺杂的球形氧化铝Pd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在油柱成型法制备球形氧化铝的基础上,通过将稀土源引入铝溶胶的方式制备稀土掺杂的球形氧化铝,再以该稀土掺杂的球形氧化铝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钯得到Pd/X‑Al2O3催化剂。本发明的优势在于使稀土元素高度分散于氧化铝中,即使在高温焙烧后也不发生团聚,稀土元素不仅不会堵塞球形氧化铝孔道,还能增加孔径和孔容,为反应物大分子提供良好的传质空间。该催化剂适用于蒽醌加氢制备过氧化氢反应过程,适合用于固定床工艺和流化床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7779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17571.2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53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纳米片包覆型核壳结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先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导电基底上沉积氢氧化物阵列,然后借助电还原技术使氢氧化物阵列转变为高导电性的磷修饰金属阵列,再在磷修饰金属阵列表面沉积一层金属纳米片,形成核壳结构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结合牢固、导电性高的优势,有利于电子的传输;核壳结构有大量的扩散通道,金属纳米片暴露了大量的高活性位点,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的传递,显著提升了催化剂的动力学性能,因而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72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57646.X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23/656 , B01D53/86 , B01D53/62 , B01J23/62 , B01J23/89 , B01J27/232 , C07C1/12 , C07C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常温CO2捕集‑低温原位转化一体化的双功能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先制备NO3‑插层LDHs前驱体,于含CO2气体气氛下加金属盐溶液同时实现CO2以CO32‑形式储存在碱式碳酸盐LDHs层间的捕集过程,将金属还原得到催化剂。将其应用于一体化技术的反应装置中,层间CO32‑在H2氛围中原位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反应后经冷却装置降温,催化剂可继续选择性捕获原料气中的CO2,实现CO2捕集‑原位转化一体化。该工艺CO2捕获具有高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效率高,催化剂可重复使用,适用于烟道气等工业废气中CO2捕集和利用;此外,装置简单,占地面积小,冷却阶段可实现热传递给冷凝水产生水蒸气的工艺流程,满足不同工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099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0480220.9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27/051 , B01J27/049 , B01J37/02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37/16 , C07C5/09 , C07C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碳三键选择性加氢用含硫Ni基原子簇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提供的催化剂表示为Ni1MS/Al2O3,该催化剂的结构特征是:Ni1MS原子簇负载在γ‑Al2O3载体上,呈原子级均匀分散;且Ni1单原子位点呈现电子富集的氧化态,具有高稳定性。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是利用含硫的M3S4原子簇合物的晶体结构特性锚定活性非贵金属Ni单原子,经惰性气氛和还原性气氛连续热处理后,得到电子富集的含硫Ni基原子簇合物Ni1MS/Al2O3催化剂。该催化剂可应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的多种碳‑
-
公开(公告)号:CN1165860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39003.1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27/02 , B01J23/755 , B01J27/14 , B01J27/185 , B01J37/18 , C07C7/167 , C07C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区非金属元素修饰的非贵金属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使用后修饰掺杂法将p区非金属元素X引入以非贵金属M为节点的MOF结构单元中制备M‑X‑MOF前驱体,经还原拓扑转变后,获得负载型vM‑wX/C催化剂。在结构拓扑过程中,X原子进入金属M八面体间隙,构筑了表面隔离且电子缺失的Mδ+‑X活性位点,实现了炔烃转化率和烯烃选择性的协同强化。同时,部分X原子与C载体键合形成不饱和配位的成核中心,增强了其与活性组分的相互作用,抑制了M在反应过程中的迁移和团聚。该催化剂可应用于石油或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炔烃选择性加氢反应中,表现出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易于回收和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51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82510.1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27/051 , B01J27/045 , B01J35/10 , C07C37/055 , C07C39/12 , C01B15/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协同位点负载型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利用簇芯单元不饱和类立方烷结构特点,将具有加氢活性的M阳离子引入簇芯单元,利用其顶点空位作为捕获中心,通过调控浸渍温度使簇合物前驱体负载数量最大化,在载体静电吸附和簇合物结构单元限域作用下,经室温液相还原和高温气氛氧化,实现对S空位数量及其与Mδ+位点间距离的有效控制,获得具有Mδ+‑Vs协同位点的负载型X3Mδ+Sx/Al2O3催化剂,实现了不饱和碳‑氧加氢反应的活性、产物选择性及稳定性的共同强化。该催化剂可应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的多种选择性加氢反应过程中,催化性能突出,具有优异活性、选择性及良好循环使用性,易于回收和重复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