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6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7947.3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浙江洁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04 , B01J35/40 , C07C46/00 , C07C50/18 , C01B15/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锶镁基蒽醌降解物再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镁盐、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镁盐溶液,将硅酸盐溶液逐滴加入镁盐溶液中得到浆液,然后将浆液进行水热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沉淀洗涤干净得到硅酸镁滤饼,将硅酸镁滤饼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硅酸镁浆液;在搅拌条件下,将锶盐溶液和硅酸盐溶液同时滴加到硅酸镁浆液中,滴加完毕后,将得到的浆液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获得的沉淀进行洗涤、干燥,得到催化剂前驱体;将得到的催化剂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高温煅烧,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即得。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硅酸锶/硅酸镁双位点,催化剂活性组分粒径小,对蒽醌降解物再生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63359.7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江西五矿高安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非破坏性回收废催化剂载体和贵金属的方法。本发明使用包括氧化剂、配体前驱体和水的贵金属浸出剂用于回收废催化剂载体和贵金属。所述方法包括:将废催化剂进行焙烧、还原后,在所述贵金属浸出剂中浸出并进行第一固液分离、洗涤,分别得到废催化剂载体和贵金属。本发明采用先还原后氧化的形式,利用复配的浸出体系,代替传统以盐酸为基础的浸出体系,减少浸出反应时的酸气挥发,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操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4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40266.6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30 , C25B1/50 , C01B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镍基硒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镍基硒化物催化剂中掺杂有硫原子。所述方法包括:向镍源、硒源和溶剂的混合物中加入硫源,进行微波反应得到镍基硒化物催化剂。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镍基硒化物催化剂在电催化产过氧化氢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镍基硒化物催化剂中掺杂有硫原子,可以增强催化剂的活性,并且能够引起材料中产生丰富的硒空位;所提供的催化剂颗粒尺寸较小且均匀,对2e‑ORR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734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55126.9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废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基拟薄水铝石和硅酸镁的联合制备方法,通过调节物料配比、浓度、处理温度,实现Al、S i元素的高效浸出,并对提取出的有价元素进行高附加值利用,调节成核和晶化条件,制备得到高比表面拟薄水铝石和硅酸镁产品。本技术减少了反应所需的能耗,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获得了具有经济效益前景的高附加值产品。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原料利用率高、产物纯度高等优点,为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通过循环利用和洗涤液的重复使用,降低了废水的排放,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55123.5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1F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废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钙灰的双晶相复合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混合氯化铵溶液和高钙灰,搅拌后抽滤得到滤液;步骤2:在滤液中加入纳米雾化气盘,20‑60℃下加压鼓泡,与CO2同时通入氨气吸收塔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溶液,氨气挥发一半后停止鼓泡;步骤3: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分散剂,与剩余的氯化钙和氨水混合溶液反应,过滤得到的氯化铵滤液循环利用,洗涤滤饼至中性后得到双晶相复合纳米碳酸钙。本发明能够有效且综合地利用高钙灰,制备得到的纳米双晶相复合纳米碳酸钙具有小的尺寸和优异的分散性,可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涂料等工业领域,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7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17570.8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25B11/089 , C25B1/04 , C25B11/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预处理的导电基底置于由非贵金属盐、次磷酸钠、有机胺和络合剂配制的还原溶液中进行电沉积,在导电基底上预沉积一层金属颗粒;然后再在还原溶液中进行恒温反应,借助金属颗粒的自催化作用在导电基底上原位生长由金属纳米颗粒组装的致密薄膜,同时借助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形成粗糙表面,使大量的高活性位点充分暴露,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工业化,获得的电催化剂具有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77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29449.9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93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支撑多组分高分散贵金属薄膜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酸刻蚀和原位沉积法在导电基底上原位制备贵金属配位化合物薄膜前驱体M1M2DCl/F,在设定气氛下进行煅烧处理得到自支撑多组分高分散贵金属薄膜电催化剂M1M2OAC/F。其中M1、M2、O、A、C、F分别代表贵金属、非贵金属、氧、非金属、碳和导电基底。由于配位化合物前驱体中的贵金属与非贵金属呈原子级分散,贵金属被有效隔离,煅烧处理时贵金属不易发生团聚,形成尺寸极小的纳米颗粒并嵌入到非贵金属物质中,优化了贵金属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且催化剂层与基底紧密结合,在电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电子的快速传递和转移,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析氢催化活性和极高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91059.9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D04H1/728 , D01F1/08 , D04H1/4282 , D04H1/43 , D04H1/4309 , D04H1/4326 , D04H1/435 , D04H1/4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用凹凸棒石多孔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高分子聚合物、凹凸棒石加入溶剂中混合搅拌均匀,制备成纺丝溶液;步骤B:将步骤A的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获得复合材料纳米纤维膜;步骤C:将步骤B的复合材料纳米纤维膜置于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处理,再经烘干干燥后,得到水处理用凹凸棒石多孔纳米纤维膜。所得纳米纤维膜的比表面积为14~267m2·g‑1,拉伸强度为1~36MPa,纤维直径为100~800nm,孔隙率为50~95%。本发明在非高温煅烧条件下转换为多孔纳米纤维膜,能耗低,所制得的负载凹凸棒石的多孔纳米纤维膜,在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1048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446118.7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菱镁矿制备纳米镁铝水滑石的方法,该方法以菱镁矿为原料,焙烧后与镁盐和硫酸铵反应实现镁与杂质的分离,以生成的硫酸镁和碳酸铵或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尺寸均一的水合碳酸镁,再以水合碳酸镁、拟薄水铝石和功能客体为原料制备尺寸较均一的镁铝水滑石。本发明借助胶体磨的高剪切力强制水合碳酸镁、拟薄水铝石和功能客体的微观混合,避免了由颗粒团聚导致反应不完全的问题。由于原料为湿滤饼,未发生硬团聚,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在常压下加热即可快速反应生成纳米水滑石,避免了高温高压反应。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776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107652.5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水滑石与纳米碳酸钙的联合制备方法,该方法以MgCl2、Ca(OH)2、AlOOH、ZnO和功能客体为原料,采用胶体磨制备纳米Mg(OH)2和纳米碳酸钙,并借助其高剪切力强制Mg(OH)2、AlOOH及Ca源和Zn源纳米颗粒的微观混合,极大地提高了混合效率,增大了有效接触面积,促进纳米颗粒的溶解并缩短扩散距离,避免了由团聚引起的扩散慢问题。纳米Mg(OH)2、AlOOH、Ca源和Zn源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在常压下加热即可快速反应生成纳米水滑石,避免了高温高压反应。功能客体全部插层至水滑石层间,避免了功能客体的损失,实现了温和条件下水滑石和纳米碳酸钙的联合绿色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