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34770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610895999.X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产黄青霉菌渣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其采用含有产黄青霉菌渣的降解处理产物的发酵培养基利用发酵菌种进行厌氧发酵获得富含乙醇的发酵醪液,然后将富含乙醇的发酵醪液进行分离纯化制得乙醇产品。所述方法实现了产黄青霉菌渣的完全无害化处理,降解产物中无青霉素残留;另外,将产黄青霉菌渣降解产物与底物糖混合后,直接用于乙醇的厌氧发酵生产,节约了生物乙醇的生产成本;通过厌氧发酵,在获得高附加值乙醇的同时,获得氨基酸含量丰富的酵母副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00296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69644.0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离ABE发酵渗透汽化液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间壁式精馏塔,其将膜分离技术与新型精馏手段级联整合,通过膜与精馏过程耦合,实现从丙酮丁醇发酵醪液中分离高浓度乙醇、丁醇和丙酮;该装置操作简便、能耗低、占用场地面积小。本发明还涉及分离乙醇、丙酮和丁醇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分离ABE发酵渗透汽化液的装置从ABE发酵渗透汽化液中分离乙醇、丁醇和丙酮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溶剂回收效率和纯度,操作简单,稳定性强,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4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87243.X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丙酮丁醇发酵废液排放的方法。该方法在简单滤除发酵培养物中挥发性有机产物后,不经过处理或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即可回用于下一批次的发酵,由此实现含有乙酸和丁酸的废发酵醪液(发酵废水)多批次循环利用,促进了有机酸副产物的再吸收,减少了生物丁醇发酵废水的排放量。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绿色环保。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有效解决ABE发酵生产过程中废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高,有机酸副产物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4153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02720.4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碱性低共熔溶剂预处理木质纤维素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强木质纤维素的酶解效率,特别的,提高了半纤维素糖单体的回收,提升了总糖收率。该方法具备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能耗小,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26508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10001325.5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脂肪酶催化醇类发酵产物制备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醇类发酵装置与分离系统耦合,对发酵产生的醇类产物进行分离,获得醇类粗品;B,将醇类粗品与有机酸混合,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合成酯类化合物。所述方法将醇类发酵和酯类催化级联,有效解决了传统醇类发酵附加值低的问题,且所用的醇类化合物来源于发酵,醇类产物无需精馏到无水溶剂产品即可作为底物进行催化转化。同时,该方法下游操作以有机相分离为主,避免了精馏精制时水的介入,有效降低醇类分离过程的能耗和成本,提升方法的整体经济性,可应用于生物柴油、生物塑化剂和生物功能酯的生产和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085087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117706.6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A61K36/752 , A61K9/20 , A61P15/14
Abstract: 中药乳块消片的微波提取方法属于中药的提取领域。传统提取时间长,温度高等缺点,热敏感有效成分分解。本发明将煮提药材放入提取罐中,加入药材总质量8倍量水,置于微波炉功率为500-900W,温度为60-70℃,提取10-16分钟;将提取液和药渣过滤分开,加入6倍质量水,提取10-16分钟;将回流药材放入提取罐中,加入5倍质量乙醇。置于微波炉中,额定功率为500-900W,温度为50-70℃,提取2-6分钟。提取液和药渣过滤分开,分离的药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3倍质量乙醇,提取2-6分钟。滤液合并即为药材提取液。此方法简单,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提取温度,保留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对原药材不需要粉碎。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77491.6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7C271/12 , C07C269/02 , B01D71/70 , B01D69/02 , B01D6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的改性光引发剂,该改性光引发剂热稳定性高、迁移稳定性优异,可用于用于制备PDMS膜。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改性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不同长度的烷基链,即异氰酸己酯、十二烷基氰酸酯、异氰酸十八酯,通过异氰酸酯键与1173光引发剂的羟基反应,将烷基引入1173光引发剂中,提高光引发剂的热稳定性和迁移稳定性,通过渗透汽化测试发现改性光引发剂制备的PDMS膜提高了对丁醇的分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49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810887243.X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丙酮丁醇发酵废液排放的方法。该方法在简单滤除发酵培养物中挥发性有机产物后,不经过处理或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即可回用于下一批次的发酵,由此实现含有乙酸和丁酸的废发酵醪液(发酵废水)多批次循环利用,促进了有机酸副产物的再吸收,减少了生物丁醇发酵废水的排放量。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绿色环保。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有效解决ABE发酵生产过程中废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高,有机酸副产物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4493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40928.3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J5/22 , C08L51/00 , C08F259/08 , C08F226/06 , B01D69/02 , B01D67/00 , B01D71/34 , B01D61/42 , B01D6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及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VDF‑PVIm共混物膜材料、基于该膜材料的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PVDF‑PVIm共混物膜材料是通过化学交联方法,由含咪唑基和/或咪唑盐酸盐的可聚合单体与交联剂共聚合而成,所制成的膜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容量、离子选择透过率以及机械强度,同时展现出优异的电渗析脱盐性能。本发明采用一步法直接制备成膜,制备工艺简单,有效降低成本,有工业化生产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9798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94043.5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F283/12 , C08F220/22 , C08F2/48 , C08J5/18 , B01D61/36 , B01D67/00 , B01D71/70 , C08L5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渗透汽化膜材料,其由光响应型聚硅氧烷和光响应型稀释单体在光引发剂存在条件下聚合而得。所述渗透汽化膜材料含有光响应型聚硅氧烷单元和光响应型稀释单体单元;所述光响应型稀释单体同时具有光引发基团和氟烷基链,可以使得所制备的含氟渗透汽化膜具有比原始PDMS膜更强的疏水效果,同时含氟可以降低膜表面自由能,从而增强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减少微生物黏附)。极强的疏水性和抗污性提高了膜的分离性能和长期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