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18715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53834.4
申请日:2015-11-0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F120/14 , C08F120/18 , C08F120/32 , C08F112/08 , C08F2/02 , C08F293/00 , C07D33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35/14 , C08F2/02 , C08F112/08 , C08F120/14 , C08F120/18 , C08F120/32 , C08F29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芳香环状硫(氧)杂硫酮及其衍生物与自由基引发剂并用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使用芳香环状硫酮(C=S-Ph2(X)),X为C,N,O,S(将二个苯环链接)及其衍生物作为引发控制剂,使乙烯基类单体进行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特点是将C=S-Ph2(X)及其衍生物与AIBN等传统自由基引发剂并用,在加热条件下可获得分子量及分布可控的一端带有休眠基团的聚合物;还可使用所得的聚合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其他单体制备嵌段共聚物。本发明采用的聚合方法操作工艺简单,单体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本体、溶液、乳液和悬浮等的热聚合等聚合方法中,为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工业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233274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63103.5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基三维生物芯片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芯片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表面活性接枝聚合技术制备生物组分含量可控的三维生物芯片的方法。以聚合物膜为基底,先通过UV照射在膜表面耦合上半频哪醇休眠基团,再通过可见光/紫外光接枝具有抗生物污染性能的单体,使表面具备抗生物污染性能,最后采用光掩膜在可见光/紫外光下再引发接枝单体混合溶液,单体混合溶液中含有可固定生物分子的功能性基团,最终得到厚度可控的表面功能性微凝胶阵列。利用该微阵列上的功能性基团与蛋白质、基因等生物组分结合,能形成价格低廉、工艺环保简便、阵点密度高,生物分子的密度高,荧光信号强的新型三维生物芯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18715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753834.4
申请日:2015-11-0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F120/14 , C08F120/18 , C08F120/32 , C08F112/08 , C08F2/02 , C08F293/00 , C07D33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35/14 , C08F2/02 , C08F112/08 , C08F120/14 , C08F120/18 , C08F120/32 , C08F29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芳香环状硫(氧)杂硫酮及其衍生物与自由基引发剂并用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使用芳香环状硫酮(C=S‑Ph2(X)),X为C,N,O,S(将二个苯环链接)及其衍生物作为引发控制剂,使乙烯基类单体进行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特点是将C=S‑Ph2(X)及其衍生物与AIBN等传统自由基引发剂并用,在加热条件下可获得分子量及分布可控的一端带有休眠基团的聚合物;还可使用所得的聚合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其他单体制备嵌段共聚物。本发明采用的聚合方法操作工艺简单,单体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本体、溶液、乳液和悬浮等的热聚合等聚合方法中,为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工业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233274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163103.5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基三维生物芯片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芯片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表面活性接枝聚合技术制备生物组分含量可控的三维生物芯片的方法。以聚合物膜为基底,先通过UV照射在膜表面耦合上半频哪醇休眠基团,再通过可见光/紫外光接枝具有抗生物污染性能的单体,使表面具备抗生物污染性能,最后采用光掩膜在可见光/紫外光下再引发接枝单体混合溶液,单体混合溶液中含有可固定生物分子的功能性基团,最终得到厚度可控的表面功能性微凝胶阵列。利用该微阵列上的功能性基团与蛋白质、基因等生物组分结合,能形成价格低廉、工艺环保简便、阵点密度高,生物分子的密度高,荧光信号强的新型三维生物芯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