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6067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46953.2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无人机的大深度UXO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无人机只能搭载较小线框,探测深度和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多个无人机搭载大发射线框,提高发射功率,从而提高探测深度和抗干扰能力,并通过倾斜线框进行测量,提高探测横向分辨率,从而提高探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64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90733.3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R33/03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NV色心系综磁强计荧光收集装置的微波天线,使得微波通过微波天线发射后进入荧光收集装置的金刚石内,金刚石表面设为激光入射区及激光非入射区,微波天线设置微波入射区及微波非入射区,微波入射区对应激光入射区设置,微波入射区内设有微纳结构,微纳结构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微纳线。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由于金刚石表面安装探测器元件而无法直接使得微波天线贴合金刚石表面安装的问题,使得微波产生器经放大器后经过微纳结构后向金刚石内耦合微波的问题,实现NV色心系综磁强计高灵敏度测磁。
-
公开(公告)号:CN105823492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157984.3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D3/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洋流干扰中微弱目标信号提取方法,是按照下述方式实现的:获取海洋磁场变化信息f0i;对f0i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信号f1i;对f1i采取随机共振方法;对非线性随机共振系统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进行高精度数值化求解;找到最优的随机共振参数;求得最佳的共振输出数据序列f2i;对f2i进行多尺度分解;在目标信号所在的主要频带区间选取不同的阈值,重构出经过阈值处理的信号f3i;对f3i进行特征提取;把提取的特征参数,与水下目标运动的数据库进行匹配比对。本发明能从复杂海洋背景电磁干扰中甄别出异常的目标扰动磁场特征,从而间接探测、发现和识别过境的水下动目标,有效提高水下探测、预警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886149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410100791.5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卫星外露介质组件带电风险的方法,根据外露介质组件的三维几何构造以及每种材料的物性参数等,在蒙特卡罗程序包GEANT4中建立计算模型,模拟电子在介质组件中的输运过程,获得介质组件内部的三维剂量率分布和单位时间内电荷沉积密度分布;以输运模拟结果为输入条件,建立并求解描述卫星外露介质组件多种带电效应耦合过程的方程组,获得从充电开始至平衡过程中的介质内部三维电场分布;从求解得到的三维电场分布中找出电场最大值Emax,根据电场最大值的数值范围,确定卫星外露介质组件的放电风险。本发明的风险程度的判定可用于确定介质组件的安全性以及应对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卫星研制过程中,有助于降低成本、周期,提升卫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06914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210219891.0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N2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质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该测量系统包括法拉第杯、脉冲电子枪,法拉第杯外的脉冲电子枪产生的入射电子束穿过筒上的电子入射口入射到样品上,样品背电极和地线之间电连接有自动调压电路,使得样品表面电位相对于电子枪之间的电位差保持恒定,该调压电路的调压幅度由反馈控制电路实时控制,从而保证样品的充电电位得到实时补偿,样品与调压电路的调压电源之间以及法拉第杯分别连有电流探头测量净收集电流和二次电子电流。本发明的测量系统和方法简单,不需要离子源等额外消电设备和相关实验环节且测量效率高,可连续测量,无需在每个辐照脉冲后都停止以实施消电处理和表面电位测量等工作,且测量误差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767496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270030.5
申请日:2012-08-01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H1/0081 , F02K9/42 , F02K9/76 , F02K99/00 , F03H1/0012 , F03H1/0093
Abstract: 一种化学-电磁混合可变比冲的推进器,包括化学推进器、双磁镜管、电离室和离子回旋波加热室,化学推进器喷管后端连接有磁镜管一,磁镜管一的另一端通过电离室与离子回旋波加热室连接,离子回旋波加热室的另一端连接有磁镜管二,所有连接均为密封连接,化学推进器喷管喷出的化学推进产生的燃气经过磁镜管一进入电离室电离,电离后的燃气在离子回旋波加热室内通过射频离子回旋波加热提高动能,再利用磁镜管二使电离后燃气中的离子在磁镜管之间多次往返加热后喷出等离子体喷焰以产生向前的推力,其中,磁镜管一为永磁铁,磁镜管二为电磁线圈。与单独化学推进和电推进相比,混合推进的推力为化学推进器的两倍以上,在不增加推进剂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推进器的推力和比冲。同时该推进器还具有推力连续可调的能力,特别适合飞行器的小行星着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446242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110406679.0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航天器部组件的初始磁试验数据;构建航天器部组件的多偶极子模型;建立航天器部组件的磁试验仿真系统后台数据库;建立三维交互系统;航天器磁性的仿真等步骤。本发明方法中,多偶极子建模本身引入的误差小于5%,每组数据建模所需时间大约为0-1分钟左右,改进后的算法运算速度大大提高,满足了建模的时间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540110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110425724.7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R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应线圈组以及利用该线圈组通过磁通量反演一个建立在偶极-四极磁性模型上的磁体的磁矩大小及磁心坐标的磁性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测量方法是建立在偶极-四极磁性模型上的,相对于传统的中心偶极子模型,具有模型精度高的优点;本发明利用了磁通量反演磁矩和磁心坐标,结合本专利提供的特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测量磁矩,实际上不存在方法误差,只是存在测量仪器自身基本性能所导致的仪器误差;另外,在实际测量操作中,由于只需要将被测物体从感应线圈组中匀速穿过即可完成测量,所以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过程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74511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74086.8
申请日:2012-08-03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旋波等离子体的航天器电位主动控制装置,包括放电腔,磁体和电位控制电极,磁铁外置于放电腔的一端,射频天线环绕在放电腔外部并与磁体相邻,用于提供放电腔工质气体的进气管路的进气口位置不超过相邻的射频天线前端,用于与航天器的导电结构体电连接的电位控制电极置于放电腔内,射频源为射频天线提供电源,在射频天线产生的电磁场及磁体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工质气体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也公开了其用途。本发明的基于螺旋波等离子体的航天器电位控制装置功耗低、使用工质重量低、电位控制效率高、启动次数多,在用于航天器的电位控制和在轨产生带电效应风险控制方面相比以往技术有着较强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767497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70034.3
申请日:2012-08-01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405 , B64G1/409 , F03H1/0012 , F03H1/0037 , F03H1/0081 , F03H1/0093
Abstract: 一种基于空间原子氧的无燃料航天器推进系统,包括两端开口的推进装置外筒、原子氧收集装置设置在向前推进的外筒前端,通过磁约束装置与射频发生装置和离子回旋波加热装置密封连接,离子回旋波加热装置内的螺旋波放电氧等离子体入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另一磁约束装置,原子氧收集装置对进入推进装置外筒前端的空间原子氧进行增压,增压后的空间原子氧在射频发生装置段以螺旋波放电方式进行电离,在离子回旋波加热装置内使电离后的氧等离子体中的氧离子的动能增加,通过调整离子回旋波加热装置内的磁约束装置改变喷出口处的磁场位型,使氧离子的周向运动转变为平行运动,氧离子喷出所述喷出口后为航天器提供推进力。与传统的携带燃料的电推进技术相比,利用空间环境粒子的无燃料推进系统无需携带工质,并可以实现航天器在轨全寿命周期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