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55040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19432.5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与电池成组应用相匹配的变流器模块化设计与控制方法。变流器各功率模块并网运行时,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和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通过交流侧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解耦,可实现各功率模块独立的定功率充放电控制。变流器运行时,设与变流器联接的电池组个数为N,当上级电网调度下发的功率指令与变流器额定功率偏差大于变流器额定功率的1/N时,以电池组荷电状态作为功率分配依据,采用“分时轮换,动态休眠”运行策略。本发明可彻底解决电池直接并联使用所出现的环流问题,可降低系统损耗,提高变流器装置的效率及电能质量,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99656.9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并网装置中基于可调电感值的控制方法及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所述并网装置中可调电感的取值范围,构建所述并网装置中电感电流输出值与所述并网装置瞬时响应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步骤2,对PWM调制信号进行实时监控,采集所述电感电流输出值,并基于所述关联关系更新所述瞬时响应参数;步骤3,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瞬时响应参数,对所述并网装置进行控制,以输出更新后的PWM调制信号。本发明控制方法精确,充分避免了电流变化时滤波电感的特性变化对控制过程造成的误差,确保了PWM调制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709743.7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适应不平衡负载的变流器离网分序下垂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正序基波频率下的有功和无功作正序下垂控制,得到正序电压矢量和正序基波角度,对负序基波频率下的有功和无功作负序下垂控制,得到负序电压矢量和负序基波角度;根据正序基波角度和负序基波角度,得到负序电压dq轴分量参考值;同时,以正序电压矢量和0作为正序电压dq轴分量参考值;根据正、负序电压dq轴分量参考值,以变流器的正、负序dq轴分量作为反馈值,基于电压电流双闭环调节控制,得到变流器功率单元的调制电压。本发明实现了有功无功分序提取控制,改善了负载电压不平衡度,实现负载负序电流均分,增强系统稳定性,应对不平衡负荷能力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88732.6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融合多特征信息的电网宽频振荡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新能源场站或新能源变电站,装置采用主从机模式,从机作为多特征信息的监测单元,根据接入线路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实时辨识新能源场站各集电线的特征量信息,并上送到宽频振荡控制主机;主机作为振荡控制策略的控制单元,融合所有从机接入线路的多特征信息,考虑系统单次允许损失功率值,采用负阻抗优先策略、低有功优先策略和固定切机顺序的跳闸矩阵策略三级控制策略,生成有序切除扰动线路的切机线路集合,并下发到从机执行振荡线路的实际切除。在新能源接入产生宽频范围内的振荡时可以快速响应发出告警信号或发出动作信号切除扰动源,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92893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090428.X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保定四方电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7/5395
Abstract: 针对交直流电压质量优化的MMC调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双门槛均压算法解决均压时大量模块同时投切由死区导致的输出电压大幅波动;通过调整上下桥臂PWM载波相对相位实现在针对交流电压质量优化和针对直流电压质量优化间的切换。本发明引入双门槛均压方法,在调制输出不变时利用两个门槛值来控制模块的排序输出,模块电压偏差最大值大于预先设定的单模块投切二级门槛值时,仅进行一个模块的投切,减小由于多个模块同时投切时死区导致的过大电压波动,当电压偏差大于预先设定的全排序投切一级门槛值时,进行全排序投切,达到模块电压偏差最大值可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1224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0424463.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端混合直流系统站间功率指令协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设置三站的电流裕度,然后选取整流站作为主导站,进行三站的电流指令计算,将功率指令转换为电流指令,将三站电流指令的计算过程转换为1号逆变站电流指令计算和2号逆变站电流指令计算两部分逻辑,将1号逆变站和2号逆变站电流指令计算值相加作为整流站电流指令,在电流阶跃过程中,为了保证三端混合直流系统不失去电流裕度,采取电流指令同步策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92893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90428.X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保定四方电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7/5395
Abstract: 针对交直流电压质量优化的MMC调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双门槛均压算法解决均压时大量模块同时投切由死区导致的输出电压大幅波动;通过调整上下桥臂PWM载波相对相位实现在针对交流电压质量优化和针对直流电压质量优化间的切换。本发明引入双门槛均压方法,在调制输出不变时利用两个门槛值来控制模块的排序输出,模块电压偏差最大值大于预先设定的单模块投切二级门槛值时,仅进行一个模块的投切,减小由于多个模块同时投切时死区导致的过大电压波动,当电压偏差大于预先设定的全排序投切一级门槛值时,进行全排序投切,达到模块电压偏差最大值可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5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240408.6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柔性直流输电交流连接线区单相接地故障控制保护方法。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变压器阀侧中性点经高阻接地方式下,当交流连接线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保护配置及其与控制联动隔离故障的方法。本发明采用零序功率差动保护与中性点过流保护配合,快速识别区内故障,避免区外故障的误动,提高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同时考虑到交流连接线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较小,通过投入中性点电阻旁路开关,进一步提高交流连接线区单相接地故障识别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42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78266.0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压前馈非线性滤波的柔性直流高频谐振抑制方法。它包括:在柔性直流的电流内环控制中,针对电压前馈环节采用非线性滤波,具体方法为提取交流电压幅值的各个序分量,对序分量进行N个采样点平均值计算,比较当前平均值与上一周期非线性滤波器输出结果,对当前周期的非线性滤波器输出结果进行校正,输出结果为按梯度变化的固定值,作用于内环电压前馈环节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抑制柔直与交流系统因阻抗匹配造成的高频谐振,同时兼顾了快速性,能够在交流故障等电压扰动时跟随交流电压进行调节,降低换流阀过流风险,本发明仅需要在柔直二次控制软件环节中实现,无需新增一次设备,成本低、不占用土地,方便用于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0409257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336825.0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贵州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安顺供电局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12/24 , H04L1/00 ,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一种基于链式变流器的可快速响应故障的链路通信方法,该系统利用链式变流器的分布式结构,以及其方便的光纤通信接口,实现就地控制执行单元与链式变流器控制器的点对点链路通信。就地控制执行单元与链式变流器的通讯接口采用其光纤串口,可以灵活的与链式变流器进行链路控制报文、定值报文、升级报文的传输,并在任何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快速的闭锁所有就地控制执行单元。每一对光纤串口通信方法采用8B/10B编解码,并辅以CRC校验保证通信的正常,本发明充分满足了目前链式变流器节点间通信、节点间同步控制及故障快速响应的要求,并且具有很好通用性,大大提高了链式变流器节点间通信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