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4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183121.8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密封垫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渗漏识别方法,装置与试验加载系统、数控计算机、显示器共同组成可视化密封垫防水性能试验平台,所述密封垫可视化试验装置包括可视化工装模块,所述可视化工装模块包含右工装块、左工装块、上工装块、右固定板、左固定板、上固定板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为多枚且分别设置于右固定板、左固定板、上固定板的内侧表面,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传输至显示器,显示器整合的图像画面传输至数控计算机内进行图像处理,试验加载系统提采集数据传输至数控计算机;由此,本发明可以在密封垫防水性能实验的全过程中,方便清晰地观察密封垫及其形成的密封空间;可以及时准确的判断渗漏水发生并观察密封垫失效时的渗漏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59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183121.8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密封垫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渗漏识别方法,装置与试验加载系统、数控计算机、显示器共同组成可视化密封垫防水性能试验平台,所述密封垫可视化试验装置包括可视化工装模块,所述可视化工装模块包含右工装块、左工装块、上工装块、右固定板、左固定板、上固定板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为多枚且分别设置于右固定板、左固定板、上固定板的内侧表面,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传输至显示器,显示器整合的图像画面传输至数控计算机内进行图像处理,试验加载系统提采集数据传输至数控计算机;由此,本发明可以在密封垫防水性能实验的全过程中,方便清晰地观察密封垫及其形成的密封空间;可以及时准确的判断渗漏水发生并观察密封垫失效时的渗漏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0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83124.1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可视化密封垫自动水压测试系统及其拟合测试方法,其包括拼装平台、左工装块、右工装块、上工装块、横向伺服油缸、纵向伺服油缸、油缸座和油缸反力座,所述拼装平台的上端为平板状以提供测试,所述左工装块和右工装块相对横向设置于拼装平台上,所述油缸座和油缸反力座分别设置固定在拼装平台上且分别设置于左工装块和右工装块的外侧;所述左工装块、右工装块和上工装块之间在测试中形成T型接缝;由此,本发明能实现密封垫防水性能试验中工装拼装就位、水压加载、渗漏判断、数据记录的全自动运行,极大节省试验操作人员时间,为后续防水密封垫防水性能的计算提供更好的便利和参考,极具创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9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52651.2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独头掘进隧道多模式融合多点位精准通风方法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含排风系统E和送风系统S,所述送风系统S由横向送风系统S横和纵向送风系统S纵两部分组成,以实现对隧道不同区域的精准通风;本发明通过采用多模式的通风策略,根据不同作业区域的需求分别采取不同的通风模式,对有尘区采用快速排放理念进行集中、精准通风,有效解决了有尘空气扩散的问题,横向通风系统可以实现全隧道均匀送新风,保持隧道内的正压,集中通风区段适当保持负压,防止有尘风流乱串,采用多风机串联接力方式,提高空气远距离输送能力,减少风管的漏风量,增设带状旋转循环式滤网,通过高压水自动冲洗保持滤网的清洁,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70036.2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一种填充限位装配式结构周边间隙的注浆式囊袋装置及其方法,其在待安装构件迎水面的粘黏槽道粘黏囊袋;将浆液由囊袋注浆口注入至囊袋,囊袋在浆液充填下逐渐膨胀接触到构件外皮与相邻物外皮;进一步加压注浆至囊袋将目标区扩充到位,然后密封囊袋注浆口;囊袋中浆液凝固成型,成型后的浆液凝固体完全依据构件与相邻物体之间轮廓形成密贴的凝固体;实现有效传力路径;由此,本发明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能进行限定区域注浆和定向注浆;能实现小体量浆液快速凝固,快速实现构件与相邻围岩或构筑物之间协调变形;同时实现拼装构件空间姿态灵活限位;注浆压力完全可控,适用多种装配式结构形式的注浆需求,特别适用于地下洞室装配式结构快速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16670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80755.2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有限空间内快速拼装的装配式竖井矩形结构以及施工方法,通过多个竖井结构环状构件在基坑内从下至上交错拼装而成,所述竖井结构环状构件包含第一竖井结构环状构件和第二竖井结构环状构件,所述第一竖井结构环状构件包含两第一横向预制构件和两第一纵向预制构件,第二竖井结构环状构件包含两第二横向预制构件、两第二纵向预制构件和梯梁牛腿;环内构件依靠张拉索式凹凸榫型接头连接,环间构件依靠纵向预紧拉杆逐环张拉锁紧;由此,本发明解决基坑外地面无拼装作业空间,不能整环张拉锁紧下放井内的问题,实现有限作业空间内装配式竖井结构的拼装,实现装配式竖井干式、快速拼装施工,并实现施工期和运营期接头部位的稳定性和轴力的施加。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92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152651.2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独头掘进隧道多模式融合多点位精准通风方法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含排风系统E和送风系统S,所述送风系统S由横向送风系统S横和纵向送风系统S纵两部分组成,以实现对隧道不同区域的精准通风;本发明通过采用多模式的通风策略,根据不同作业区域的需求分别采取不同的通风模式,对有尘区采用快速排放理念进行集中、精准通风,有效解决了有尘空气扩散的问题,横向通风系统可以实现全隧道均匀送新风,保持隧道内的正压,集中通风区段适当保持负压,防止有尘风流乱串,采用多风机串联接力方式,提高空气远距离输送能力,减少风管的漏风量,增设带状旋转循环式滤网,通过高压水自动冲洗保持滤网的清洁,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9258.8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21/00
Abstract: 一种补偿预制构件张紧力的多段钢缆连续张拉装置与方法,张拉装置包含钢缆、顶推夹头、空心千斤顶、张紧力补偿装置和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包含锚头、夹片、补偿螺母以及一体垫片,所述锚头为一中空结构以便于钢缆穿过,所述张紧力补偿装置包含有固定筒、旋转筒和传力导杆,所述旋转筒可旋转的嵌套安装于固定筒内,所述旋转筒的前端沿圆周设置有被动齿,所述传力导杆从固定筒的一开孔穿入且内端周缘设有与被动齿进行齿啮合传动的主动齿,所述传力导杆位于开孔外侧的外端供外部动力进行驱动;由此,本发明能够补偿张拉过程中的张紧力损失,保持预制构件间的张紧力在设计要求范围内,保障暗挖地铁车站的防水性能和结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5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177809.1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盾构隧道内部的装配组件及拼装方法,装配组件包括:预制底仓,预制底仓具有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囊袋,囊袋与第一连接面连接,囊袋用于盛放柔性注浆料;预制中隔墙,预制中隔墙与第二连接面可拆卸地连接;注浆后的部分囊袋延伸至第一连接面外并与盾构隧道的内壁抵接,以使第一连接面与盾构隧道的内壁具有预设间隙,柔性注浆料硬化后的弹性模量为E1,预制底仓的弹性模量为E2,E1≤E2,预制底仓的第二连接面通过预制中隔墙与盾构隧道的顶部连接。上述方案中,囊袋内的柔性浆料优于预制底仓先产生形变,以吸收部分的地震形变形,减小传递至预制底仓上的地震形变,装配组件具备吸收地震形变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3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77810.4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内部装配组件的地震响应仿真方法及装置,该仿真方法包括:建立场地土层‑盾构隧道的第一有限元模型以及装配组件的第二有限元模型;对第一有限元模型施加第一预置条件,使第一有限元模型模拟地震工况,并生成仿真数据;根据仿真数据,确定第二有限元模型的第二预置条件;对第二有限元模型施加第二预置条件,使第二有限元模型模拟地震工况,并生成装配组件的位移。本方案中,将土层‑盾构隧道和装配组件分别进行仿真分析,根据盾构隧道和装配组件的连接关系,将盾构隧道的地震响应结果作用在装配组件上,考虑了装配组件的自身结构,使装配组件地震响应结果更加真实可靠,能够准确地获知盾构隧道内装配组件的地震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