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2841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37581.X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面级单机正弦扫描试验条件精细化设计方法,采用理论和试验结合的方法,将星箭载荷耦合分析结果中上面级/火箭界面加速度的作为外力函数、上面级系统级正弦扫描试验单机处加速度响应与激励比值作为传递特性,将两者相乘,并取指定倍数的安全系数,得出单机最大环境包络。此方法可给出不同频率处对应的环境包络,试验条件更为精细,从而避免了环境条件设计的严酷性,同时试验条件较准确且有一定的余量。且本发明中系统级正弦扫描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条件包络均可采用数据化批量处理,有效提高了力学环境条件设计的效率和精细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41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410637581.X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面级单机正弦扫描试验条件精细化设计方法,采用理论和试验结合的方法,将星箭载荷耦合分析结果中上面级/火箭界面加速度的作为外力函数、上面级系统级正弦扫描试验单机处加速度响应与激励比值作为传递特性,将两者相乘,并取指定倍数的安全系数,得出单机最大环境包络。此方法可给出不同频率处对应的环境包络,试验条件更为精细,从而避免了环境条件设计的严酷性,同时试验条件较准确且有一定的余量。且本发明中系统级正弦扫描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条件包络均可采用数据化批量处理,有效提高了力学环境条件设计的效率和精细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9491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62041.3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2K9/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9/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连通管的并联贮箱均衡输送系统。一种基于连通管的并联贮箱均衡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贮箱和第二贮箱,在第一贮箱和第二贮箱底部通过输送管路连通,在并联的第一贮箱和第二贮箱下底开口,在同种推进剂并联两贮箱之间额外新增一套连通管。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消耗了不平衡现象;有效地抑制了推进剂消耗不均衡现象;大大降低了对输送管路匹配的精度要求,减少了地面试验的成本;适应性强、均衡效果好,工程实现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7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218740.1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林宏 , 张新宇 , 彭慧莲 , 东华鹏 , 王国辉 , 陈益 , 安雪岩 , 王雪梅 , 王明哲 , 于秀丽 , 陆浩然 , 刘欣 , 崔照云 , 刘志伟 , 张群 , 杨自鹏 , 杨勇 , 唐颀 , 曹梦磊 , 杨炜平 , 周佑君 , 苗建全 , 张巍 , 刘建忠 , 叶成敏 , 肖泽宁 , 郭源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针对多星分配器分支多、质心高、频率低的复杂空间构型特点,对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初步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初步模态分析,然后再对初筛后的模型进行模态和频响分析,并与模态试验和正弦扫描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将模型设定为飞行状态,从而得到飞行状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进行动响应分析,或者用于基础级火箭进行全箭动特性和全箭动力学响应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732735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33106.9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2K9/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9/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推进剂管理方法,该方法首次提出在推进剂贮箱中设置起动篮装置,通过其蓄留与再充填,满足航天器多次起动推进剂管理需求,起动篮装置采用外框和排气管的结构设计,通过外框将推进剂蓄留在其内部,通过排气管将外框内的气体排出,实现推进剂的多次充填,进而满足发动机多次起动要求;同时本发明还对外框与排气管的结构形式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多次起动航天器的推进剂管理方法,保证贮箱出液不夹杂气体的同时,避免消耗过多的姿控推进剂用于沉底,同时降低航天器结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18740.1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林宏 , 张新宇 , 彭慧莲 , 东华鹏 , 王国辉 , 陈益 , 安雪岩 , 王雪梅 , 王明哲 , 于秀丽 , 陆浩然 , 刘欣 , 崔照云 , 刘志伟 , 张群 , 杨自鹏 , 杨勇 , 唐颀 , 曹梦磊 , 杨炜平 , 周佑君 , 苗建全 , 张巍 , 刘建忠 , 叶成敏 , 肖泽宁 , 郭源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 G06F17/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针对多星分配器分支多、质心高、频率低的复杂空间构型特点,对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初步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初步模态分析,然后再对初筛后的模型进行模态和频响分析,并与模态试验和正弦扫描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将模型设定为飞行状态,从而得到飞行状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进行动响应分析,或者用于基础级火箭进行全箭动特性和全箭动力学响应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243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358441.8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短波主被动一体化雷达的电离层虚高估计方法,包括:1:一体化探测系统接收到主动雷达探测回波和被动雷达探测回波,主被动探测通道分别进行距离、速度和方位分选,分别获得主动雷达点迹量测集合和被动雷达点迹量测集合;2:在两个量测集合中分别对应地取出一组点,假定为匹配点计算电离层虚高;3:根据计算得到的电离层虚高将主动雷达量测、被动雷达量测转化至东北天坐标系;4:对转换后的量测集合采用门限法进行全局匹配,得到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计算代价函数值;5:分别遍历两个量测集合,重复过程2、3、4,将代价函数最小时对应的电离层虚高作为探测环境中电离层虚高。本发明用于高频超视距雷达信号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1378751.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新宇 , 彭慧莲 , 王国辉 , 林宏 , 杨勇 , 王利 , 陈益 , 周文勇 , 东华鹏 , 张群 , 杨自鹏 , 叶成敏 , 潘忠文 , 肖泽宁 , 郭源 , 冯荣 , 王雪梅 , 齐祥 , 王昊天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式单机支架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01、获取并积累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的激励源及特征频率ωi;S02、建立单机支架有限元模型;S03、开展动力学频率响应分析;S04、将获取的振动响应特性与单机振动试验条件进行对比;S05、若单机振动响应超出其振动试验条件,或对于100Hz内的激励源频率,处于激励源频率3‑5Hz范围内;对于大于100Hz的激励源频率,落入激励源频率的5%范围内,则将支架材料更改为结构/阻尼一体化材料,返回步骤S02,重新进行迭代分析。本发明解决重要单机随火箭发射过程中共振区响应过大问题,达到了抑制动态响应幅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45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78751.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新宇 , 彭慧莲 , 王国辉 , 林宏 , 杨勇 , 王利 , 陈益 , 周文勇 , 东华鹏 , 张群 , 杨自鹏 , 叶成敏 , 潘忠文 , 肖泽宁 , 郭源 , 冯荣 , 王雪梅 , 齐祥 , 王昊天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式单机支架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01、获取并积累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的激励源及特征频率ωi;S02、建立单机支架有限元模型;S03、开展动力学频率响应分析;S04、将获取的振动响应特性与单机振动试验条件进行对比;S05、若单机振动响应超出其振动试验条件,或对于100Hz内的激励源频率,处于激励源频率3‑5Hz范围内;对于大于100Hz的激励源频率,落入激励源频率的5%范围内,则将支架材料更改为结构/阻尼一体化材料,返回步骤S02,重新进行迭代分析。本发明解决重要单机随火箭发射过程中共振区响应过大问题,达到了抑制动态响应幅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32735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710633106.9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2K9/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推进剂管理方法,该方法首次提出在推进剂贮箱中设置起动篮装置,通过其蓄留与再充填,满足航天器多次起动推进剂管理需求,起动篮装置采用外框和排气管的结构设计,通过外框将推进剂蓄留在其内部,通过排气管将外框内的气体排出,实现推进剂的多次充填,进而满足发动机多次起动要求;同时本发明还对外框与排气管的结构形式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多次起动航天器的推进剂管理方法,保证贮箱出液不夹杂气体的同时,避免消耗过多的姿控推进剂用于沉底,同时降低航天器结构重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