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878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611987.6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偿器分工况设计校核方法,首先确定补偿器每个工况下的绝对补偿量;所述绝对补偿量包括最大绝对补偿量和最小绝对补偿量,第i个工况的最大绝对补偿量是第i-1个工况的最大绝对补偿量加上第i个工况的最大设计补偿量,第i个工况的最小绝对补偿量是第i-1个工况的最小绝对补偿量加上第i个工况的最小设计补偿量;然后根据绝对补偿量、工作压力、补偿器的结构参数和补偿器材料的力学指标,计算补偿器的失稳压力、强度校核值和疲劳寿命计算值;最后根据各个工况的疲劳寿命设计要求值,和各个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计算值计算损伤因子;根据损伤因子判断补偿器设计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方法实施简便、适用性强、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521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611724.5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工况设计的补偿器验证方法,首先确定补偿器每个工况下的绝对补偿量;第i个工况的最大绝对补偿量是第i-1个工况的最大绝对补偿量加上第i个工况的最大设计补偿量,第i个工况的最小绝对补偿量是第i-1个工况的最小绝对补偿量加上第i个工况的最小设计补偿量;然后根据绝对补偿量、工作压力、补偿器的结构参数和补偿器材料的力学指标,计算补偿器的失稳压力、强度校核值和疲劳寿命计算值;最后根据各个工况的疲劳寿命设计要求值,和各个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计算值计算损伤因子;根据损伤因子判断补偿器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则进行疲劳试验。本发明方法实施简便、适用性强、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52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11724.5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工况设计的补偿器验证方法,首先确定补偿器每个工况下的绝对补偿量;第i个工况的最大绝对补偿量是第i-1个工况的最大绝对补偿量加上第i个工况的最大设计补偿量,第i个工况的最小绝对补偿量是第i-1个工况的最小绝对补偿量加上第i个工况的最小设计补偿量;然后根据绝对补偿量、工作压力、补偿器的结构参数和补偿器材料的力学指标,计算补偿器的失稳压力、强度校核值和疲劳寿命计算值;最后根据各个工况的疲劳寿命设计要求值,和各个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计算值计算损伤因子;根据损伤因子判断补偿器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则进行疲劳试验。本发明方法实施简便、适用性强、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63956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589845.4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23K1/18 , B23K1/19 , B23K1/20 , B23K33/00 , B23K101/06 , B23K10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8 , B23K1/19 , B23K1/20 , B23K3/08 , B23K2101/06 , B23K2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管和铝合金管的钎焊方法,首先形成铝合金管(1)、不锈钢管(2)和工艺芯(3),在铝合金管(1)上形成第一内孔(11)、和第二内孔(12);在不锈钢管(2)内部处形成第一凸台(21);工艺芯(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凸台(31)、第一芯体(32)和第二芯体(33);在工艺芯(3)上形成多个排气孔(31);将工艺芯(3)和铝合金管(1)装配到一起,然后装入不锈钢管(2);其中第二凸台(31)的外壁与不锈钢管(2)内壁接触,不锈钢管(2)的外圆周壁与第一内孔的孔壁形成钎焊缝。本发明的焊缝成型质量好,最终使得焊接后的管路能够适用于20K至常温的温度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367878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11987.6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偿器分工况设计校核方法,首先确定补偿器每个工况下的绝对补偿量;所述绝对补偿量包括最大绝对补偿量和最小绝对补偿量,第i个工况的最大绝对补偿量是第i-1个工况的最大绝对补偿量加上第i个工况的最大设计补偿量,第i个工况的最小绝对补偿量是第i-1个工况的最小绝对补偿量加上第i个工况的最小设计补偿量;然后根据绝对补偿量、工作压力、补偿器的结构参数和补偿器材料的力学指标,计算补偿器的失稳压力、强度校核值和疲劳寿命计算值;最后根据各个工况的疲劳寿命设计要求值,和各个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计算值计算损伤因子;根据损伤因子判断补偿器设计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方法实施简便、适用性强、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78561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182805.9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5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径长跨度输送管用补偿器,该补偿器包括在输送管两端的波纹管上对称分布的拉杆限位装置,拉杆限位装置包括卡块、垫块和拉杆,其中卡块通过凹槽与波纹管一侧的突起物配合进行固定,并且对称分布的两个卡块夹持在输送管上并通过第一光孔进行固定;垫块为近三角形结构,三个角上各有一个光孔,其中两个第四光孔与波纹管另一侧对接法兰上的两个螺栓孔相对应进行固定;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卡块的第二光孔、垫块上的第三光孔借助锥面垫圈、球面垫圈、弹垫和螺母与卡块、垫块固定,本发明通过增加拉杆结构,实现了装配位移补偿,避免了输送管上发动机端波纹管飞行时疲劳破坏,并简化了结构设计,增强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39561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589845.4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23K1/18 , B23K1/19 , B23K1/20 , B23K33/00 , B23K101/06 , B23K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管和铝合金管的钎焊方法,首先形成铝合金管(1)、不锈钢管(2)和工艺芯(3),在铝合金管(1)上形成第一内孔(11)、和第二内孔(12);在不锈钢管(2)内部处形成第一凸台(21);工艺芯(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凸台(31)、第一芯体(32)和第二芯体(33);在工艺芯(3)上形成多个排气孔(31);将工艺芯(3)和铝合金管(1)装配到一起,然后装入不锈钢管(2);其中第二凸台(31)的外壁与不锈钢管(2)内壁接触,不锈钢管(2)的外圆周壁与第一内孔的孔壁形成钎焊缝。本发明的焊缝成型质量好,最终使得焊接后的管路能够适用于20K至常温的温度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2567567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110362075.0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管路动态疲劳寿命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得管路随机振动条件下结构动态应力功率谱响应PSD后,然后结合损伤模型和材料S-N曲线,计算管路结构的疲劳寿命,从而判断管路结构是否处于安全工作状态,若非安全工作状态则对管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直至结果合格,本发明分析方法解决了目前运载火箭型号管路振动疲劳寿命分析预测的问题,为管路振动疲劳寿命的设计与试验提供指导与验证;本发明分析方法可对液体运载火箭管路在随机振动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进行有效的分析预测,为管路结构疲劳设计与试验提供指导和验证作用,该方法在载人航天运载火箭输送管的计算分析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6756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362075.0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管路动态疲劳寿命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得管路随机振动条件下结构动态应力功率谱响应PSD后,然后结合损伤模型和材料S-N曲线,计算管路结构的疲劳寿命,从而判断管路结构是否处于安全工作状态,若非安全工作状态则对管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直至结果合格,本发明分析方法解决了目前运载火箭型号管路振动疲劳寿命分析预测的问题,为管路振动疲劳寿命的设计与试验提供指导与验证;本发明分析方法可对液体运载火箭管路在随机振动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进行有效的分析预测,为管路结构疲劳设计与试验提供指导和验证作用,该方法在载人航天运载火箭输送管的计算分析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278561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82805.9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5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径长跨度输送管用补偿器,该补偿器包括在输送管两端的波纹管上对称分布的拉杆限位装置,拉杆限位装置包括卡块、垫块和拉杆,其中卡块通过凹槽与波纹管一侧的突起物配合进行固定,并且对称分布的两个卡块夹持在输送管上并通过第一光孔进行固定;垫块为近三角形结构,三个角上各有一个光孔,其中两个第四光孔与波纹管另一侧对接法兰上的两个螺栓孔相对应进行固定;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卡块的第二光孔、垫块上的第三光孔借助锥面垫圈、球面垫圈、弹垫和螺母与卡块、垫块固定,本发明通过增加拉杆结构,实现了装配位移补偿,避免了输送管上发动机端波纹管飞行时疲劳破坏,并简化了结构设计,增强了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