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178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010028237.6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微纳实验力学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力热耦合微机电系统、原位力学平台及制造方法,其中力热耦合微机电系统包括基体、T形加热端、C形加热端、内部温度约束结构和驱动端温度约束结构,T形加热端的横杆部间隔地嵌套于C形加热端中,以形成样品搭载区;纵杆部伸出C形加热端的开口侧并连接于内部温度约束结构,内部温度约束结构安装于凹槽的槽底;C形加热端连接于驱动端温度约束结构,驱动端温度约束结构安装于凹槽的槽口。该力热耦合微机电系统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T形加热端和C形加热端,可以减少加热区域热质,降低功率,减小热漂移,可以实现样品拉压、剪切等力学加载同时结合加热升温的原位原子分辨的力热耦合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975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910172947.3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原位热电性能测试装置、制备方法及系统,在包括中空结构的基底上依次设有器件层和功能层,功能层和器件层中设有贯穿功能层和器件层并与中空结构连通的长槽;功能层的上表面位于长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第一加热电阻和第二加热电阻,能对样品的两端分别进行独立的温度控制;器件层中,第一加热电阻下方设有第一方形微孔,在第二加热电阻下方设有第二方形微孔,使得加热高温能聚集在装置的中空加热区域,降低装置功率;通过测量样品两端的电势差和样品的电阻率,可获取样品的塞贝克系数以及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将样品的微纳米结构与测得的热电性能参数变化对应,可获取样品的微纳米结构与热电性能参数变化的直接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24673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10417905.1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1J37/20 , G01N23/2005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显微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转移微纳样品的结构及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该结构包括载物板、挡板以及基体;载物板与挡板连接呈“L”型,载物板的一端与基体相连;载物板上沿靠近基体的方向依次为样品区、过渡区以及粘接区;样品区用于搭载待测材料块,粘接区用于与目标载体进行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移微纳样品的结构,可以避免样品转移过程中受到离子束辐照产生的轰击、注入和溅射损伤和粘接沉积时的污染;通过设置过渡区还可以避免切削和沉积时的溅射损伤和污染;由于样品区的形状可以根据待测材料块的形状进行设置,有利于基于MEMS芯片的透射电镜原位力学平台实现更多加载功能,应用到更广泛的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86922.2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栓预紧力离散度的导轨装配变形表征方法,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假设螺栓和导轨满足弹性力学理论,其变形为弹性变形。其次,根据弹性交互作用理论,分析安装完成后螺栓预紧力的分布状态。然后,在该分布状态的基础上引入弹性交互刚度,分析导轨上表面各个节点的变形,从而建立螺栓预紧力离散度与导轨装配变形离散度的关系。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理论计算得到螺栓预紧力与导轨装配变形的数据,对其正相关的关系进行表征。本发明属于机床装配精度领域,通过控制在装配完成后螺栓预紧力的分布状态,对导轨变形的均匀程度进行修正,提高装配精度,解决导轨装配周期长,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43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1910459279.2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透射电镜的纳米材料原位表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双金属拉伸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热双金属拉伸驱动器包括本体和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本体包括主动区和设置在主动区两侧的被动区;主动区上开设第一开口,每个被动区上开设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被动区之间的连接部设为第一搭载梁,第二开口与主动区之间的连接部设为第二搭载梁,且第一搭载梁与第二搭载梁并行连接;主动区上的两根第一搭载梁之间构成拉伸驱动位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制备方便,通过一体式结构设计,便于批量化生产,并实现了在不同温度下进行TEM原位拉伸实验,同时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驱动器的结构,满(56)对比文件韩晓东;张泽.原子点阵分辨率下的原位力学性能实验.电子显微学报.2010,(第03期),全文.金钦华;王跃林;李铁;李昕欣;许钫钫.用于TEM原位拉伸实验的集成单晶硅纳米梁MEMS测试芯片研究.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第05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03794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41772.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及其成分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包括:确定待设计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元素种类,从不同元素组成配比的合金中筛选出满足#imgabs0#NV≤1.59的成分;接着筛选出Cr、Re、W和Mo的含量之和m满足13.4%≤m≤14.5%,Co含量n满足3.0%≤n≤3.3%,Re含量v满足5.0%≤v≤6.0%,且Ta/Al为1.3~1.5的成分;再将得到的成分制备成纽扣锭合金,筛选出γ′相平均尺寸最小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成分。通过本发明的设计方法能够得到具有优异高温蠕变性能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其在1100℃,137MPa条件下蠕变寿命可达388h。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083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011312962.2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电镜内原位蠕变与疲劳测试点追踪定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扫描电镜第一次观察待测样品时,利用扫描电镜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分别选取所述待测样品上明显的特征点所处区域作为定位图像;记录不同放大倍数下每张定位图像对应的扫描电镜样品台的位置坐标;当扫描电镜再次观察待测样品时,按照由小到大的放大倍数,提升所述扫描电镜的放大倍数,并获取不同放大倍数下的待测样品图像;对比不同放大倍数下的待测样品图像以及不同放大倍数下的定位图像,并根据不同放大倍数下定位图像对应的扫描电镜样品台的位置坐标调整所述扫描电镜样品台的当前位置,定位所述观测点。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所要观测的特征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1865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121353.2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23C14/35 , C23C14/02 , C23C14/18 , C23C16/34 , C23C16/40 , C23C16/50 , C22F1/18 , C21D1/70 , H01B13/00 , H01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导率Mo金属薄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在Mo金属膜表面生长保护层,随后进行高温退火处理;保护层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100‑300nmSiO2层;高温退火处理为先抽真空至10‑4Pa,再在1750‑2400Pa氩气下800‑1100℃下退火45‑90min。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Mo金属膜表面生长保护层后进行高温退火处理,可改善其微观结构,进一步提高Mo金属薄膜结构的电学性能,实现其电阻率的有效控制;其工艺简单,工艺参数可控,重复性好,较常规制备方法而言其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大幅下降,应用前景好,能满足微机电系统和集成电路应用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154927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444070.1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密度高强度高塑性的高熵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熵合金材料的成分为TiaVbZrcNbdXe,其中,a=35‑45at%,b=15‑25at%,c=15‑25at%,d=15‑25at%,e=0‑10at%,X为Cr、Al和Mo中的一种;其制备方法包括,依照组分配比将各金属原料按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放入水冷金属坩埚中,并在中间铜模处放置海绵钛,在无氧环境下引弧熔炼金属原料,直至充分混溶即可。本发明提供的高熵合金材料在结构上均含有BCC结构,且可通过调节不同密度的金属元素比例并加入超轻金属元素Al以调控合金的密度;同时,在力学性能上兼具高强度和高塑性,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08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12962.2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电镜内原位蠕变与疲劳测试点追踪定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扫描电镜第一次观察待测样品时,利用扫描电镜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分别选取所述待测样品上明显的特征点所处区域作为定位图像;记录不同放大倍数下每张定位图像对应的扫描电镜样品台的位置坐标;当扫描电镜再次观察待测样品时,按照由小到大的放大倍数,提升所述扫描电镜的放大倍数,并获取不同放大倍数下的待测样品图像;对比不同放大倍数下的待测样品图像以及不同放大倍数下的定位图像,并根据不同放大倍数下定位图像对应的扫描电镜样品台的位置坐标调整所述扫描电镜样品台的当前位置,定位所述观测点。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所要观测的特征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