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1956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1021486.8
申请日:2015-12-31
IPC: A01N51/00 , A01N43/40 , A01N37/44 , A01N35/06 , A01N35/04 , A01N43/22 , A01N53/08 , A01N47/40 , A01P19/00 , A01P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51/00 , A01N35/04 , A01N35/06 , A01N37/44 , A01N43/22 , A01N43/40 , A01N47/40 , A01N53/00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蓟马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蓟马诱杀剂,是一种由0.0001-5.0重量份的引诱剂、0.001-20.0重量份的杀灭剂、0.001-20.0重量份的溶剂及余量的助剂制备而成的液体制剂。所述引诱剂选自下述至少一种: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马鞭草烯酮、异烟酸甲酯、异烟酸乙酯、壬内酯、对甲氧基苯甲醛、4-乙酰吡啶和2-氯烟酸乙酯。本发明的蓟马诱杀剂制作方法简单,原材料易得,产品性能稳定,使用方便;与传统的化学防治蓟马相比,有效地解决了化学防治引起的抗性问题、农药残留问题及环境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54546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746597.9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C323/22 , C07C319/14 , C07C69/712 , C07C67/14 , C07C235/08 , C07C235/10 , C07C231/02 , C07C219/06 , C07C213/06 , A01P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取代苯氧乙酸(2,4‑D,二甲四氯)及亲核桥连体为原料,通过酰化、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所制备的化合物对阔叶杂草(如地肤、藜)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部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明显高于母体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反应历程较短。
-
公开(公告)号:CN10525454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46597.9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C323/22 , C07C319/14 , C07C69/712 , C07C67/14 , C07C235/08 , C07C235/10 , C07C231/02 , C07C219/06 , C07C213/06 , A01P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取代苯氧乙酸(2,4-D,二甲四氯)及亲核桥连体为原料,通过酰化、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所制备的化合物对阔叶杂草(如地肤、藜)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部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明显高于母体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反应历程较短。
-
公开(公告)号:CN105594725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757516.5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壳聚糖为载体的辣根素双层微囊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微囊缓释剂是以辣根素为嚢芯,甲苯二异氰酸酯与壳聚糖的界面聚合产物为第一层囊壁载体材料,海藻酸膜层为第二层囊壁载体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辣根素微囊缓释剂制备方法反应历程短,在常温下形成双层囊壁,释放速度可控,有效阻止了辣根素的挥发与分解流失,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因而辣根素微囊缓释剂具有贮存稳定性高、缓释、安全的特点,开发应用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24844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57165.8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的辣根素微囊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辣根素微囊缓释剂,以辣根素为囊芯,甲苯二异氰酸酯与氨基硅烷化二氧化硅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得到的复合材料为囊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辣根素微囊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反应历程短,在常温下形成含有无机与有机复合材料的囊壁,释放速度可控,有效阻止了辣根素的挥发与分解流失,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所得辣根素微囊缓释剂具有贮存稳定性高、缓释、安全的特点,开发应用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59472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757516.5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壳聚糖为载体的辣根素双层微囊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微囊缓释剂是以辣根素为嚢芯,甲苯二异氰酸酯与壳聚糖的界面聚合产物为第一层囊壁载体材料,海藻酸膜层为第二层囊壁载体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辣根素微囊缓释剂制备方法反应历程短,在常温下形成双层囊壁,释放速度可控,有效阻止了辣根素的挥发与分解流失,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因而辣根素微囊缓释剂具有贮存稳定性高、缓释、安全的特点,开发应用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39971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744978.3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D309/40 , C07C69/712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取代苯氧乙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取代苯氧乙酸(2,4‑D,二甲四氯)为原料,通过酰化、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取代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所制备的化合物结构新颖,具有活性高、作用迅速、选择性强等等诸多优点。该类化合物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反应历程较短。所述化合物对阔叶杂草(如地肤、藜)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部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明显高于母体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248444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757165.8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的辣根素微囊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辣根素微囊缓释剂,以辣根素为囊芯,甲苯二异氰酸酯与氨基硅烷化二氧化硅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得到的复合材料为囊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辣根素微囊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反应历程短,在常温下形成含有无机与有机复合材料的囊壁,释放速度可控,有效阻止了辣根素的挥发与分解流失,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所得辣根素微囊缓释剂具有贮存稳定性高、缓释、安全的特点,开发应用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399715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744978.3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D309/40 , C07C69/712 , A01P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9/40 , A01N39/04 , A01N43/16 , C07C69/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取代苯氧乙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取代苯氧乙酸(2,4-D,二甲四氯)为原料,通过酰化、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取代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所制备的化合物结构新颖,具有活性高、作用迅速、选择性强等等诸多优点。该类化合物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反应历程较短。所述化合物对阔叶杂草(如地肤、藜)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部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明显高于母体化合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