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0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06702.X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以对降水井中井管的上端口进行封堵;所述井管的上端位于降水井的顶部以下位置处;包括有回填粘性土、管体和盖板;所述回填粘性土填满井管的上端口;所述管体下端套设在井管的上端,在管体的顶端外侧沿环向设置有挡板;在管体内部设置有吊板,且吊板盖设在井管的顶部;所述吊板与管体侧壁上部之间通过吊筋可拆卸连接;所述管体内、位于吊板的顶部填充有微膨胀混凝土层;所述盖板封堵在管体的顶部,且盖板的外边缘覆盖在挡板上,以解决对降水井处的封堵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74816.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应杰 , 郑双青 , 魏学记 , 王莹 , 苑浩 , 张杰 , 冯磊 , 程士霖 , 刘琳 , 姜炎 , 张明太 , 袁娜 , 米世贤 , 刘合玉 , 吴铮 , 秦晓晖 , 胡九晟 , 肖庆 , 郑晓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永临结合的桁架支撑旧楼结构拆除改造施工方法,主楼包括高度呈阶梯式设置的不同楼体,旧楼结构拆除改造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主楼基础加固;S2、主楼地上墙体加固;S3、主楼分区域分楼层拆除和加固桁架支撑体系施工;S4、室内土方开挖;S5、室内独立基础施工和土方回填;S6、主楼新建钢结构施工;其中,步骤S3中,主楼分区域分楼层拆除和加固桁架支撑体系施工按照自上而下、自南向北、先水平后竖向构件的顺序逐层逐段拆除主楼的室内区域承重墙体,整体保留东西两侧砖混结构墙体,并随着逐层拆除,自上而下逐层安装加固桁架支撑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52990.8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evit的改造加固墙体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CAD图纸,确定原始墙体保留结构的范围,并基于CAD图纸获取相关信息数据;S2、以创建墙命令建立保留结构墙体模型;S3、针对不同截面类型的加固结构进行编码和参数化建模;S4、创建基于原始墙体的加固墙体模型;S5、整合优化,形成最终改造加固墙体。本发明在建立墙体模型时,先创建原始墙体保留结构,再使用墙饰条命令在原始墙体保留结构表面放置加固结构,直接在一整面墙上生成加固结构,不必再考虑加固结构单独建模,建模人员不必再消耗大量精力用于重复建立加固结构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06703.4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水井穿底板封闭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降水井设置在基坑底部的土体中,在降水井中设置有井管;包括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伸入降水井中、并套设在井管顶部,所述套管内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抵在井管顶部,在底板中间开设有用于抽水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套管顶部设置有止水板和封堵板;所述止水板沿环向固定连接在套管的外侧壁上,且止水板的顶面与套管顶面平齐;所述封堵板封堵在套管的上端口处,且封堵板的外边缘与止水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内、位于封堵板与底板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封堵板的顶部浇筑有微膨胀混凝土,以解决降水井的封堵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2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94993.4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电磁锁固和导磁对拉固定技术的混凝土模板,包括模板面板,模板面板外侧板面四周固定设置有龙骨边框,若干根龙骨边框首尾相连围成一圈,且龙骨边框内部固定设置有纵横交叉的龙骨加劲肋,龙骨边框和龙骨加劲肋均采用能够导磁的金属型材制作,且龙骨边框和龙骨加劲肋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紧固和拉结混凝土模板的电磁连接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安拆方便,通过电磁锁固和模板导磁对拉固定技术实现了模板相互连接组拼成整体和两侧模板对拉固定的功能,避免了各种连接卡扣和对拉螺栓的安拆,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保证了混凝土构件外观的干净美观,提高了地下结构外墙的防水质量,为尽早插入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97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74816.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应杰 , 郑双青 , 魏学记 , 王莹 , 苑浩 , 张杰 , 冯磊 , 程士霖 , 刘琳 , 姜炎 , 张明太 , 袁娜 , 米世贤 , 刘合玉 , 吴铮 , 秦晓晖 , 胡九晟 , 肖庆 , 郑晓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永临结合的桁架支撑旧楼结构拆除改造施工方法,主楼包括高度呈阶梯式设置的不同楼体,旧楼结构拆除改造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主楼基础加固;S2、主楼地上墙体加固;S3、主楼分区域分楼层拆除和加固桁架支撑体系施工;S4、室内土方开挖;S5、室内独立基础施工和土方回填;S6、主楼新建钢结构施工;其中,步骤S3中,主楼分区域分楼层拆除和加固桁架支撑体系施工按照自上而下、自南向北、先水平后竖向构件的顺序逐层逐段拆除主楼的室内区域承重墙体,整体保留东西两侧砖混结构墙体,并随着逐层拆除,自上而下逐层安装加固桁架支撑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35540.6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数字化钢结构网架挠度变形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定扫描方案,确定扫描路线,获取实际网架的形态;S2、将网架拆分为若干根梁并依次单独编号;S3、获取扫描数据,精简点云模型,将网架点云分割成若干根梁的点云,并对单根梁分别命名;S4、构建比对模型,对预对比的梁点云模型进行噪点去除、轻量化处理和格式转换;S5、对不同时期的单根梁点云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变形区域和数值监测结果;S6、基于监测结果,编制网架挠度变形监测数据表。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08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0435540.6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数字化钢结构网架挠度变形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定扫描方案,确定扫描路线,获取实际网架的形态;S2、将网架拆分为若干根梁并依次单独编号;S3、获取扫描数据,精简点云模型,将网架点云分割成若干根梁的点云,并对单根梁分别命名;S4、构建比对模型,对预对比的梁点云模型进行噪点去除、轻量化处理和格式转换;S5、对不同时期的单根梁点云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变形区域和数值监测结果;S6、基于监测结果,编制网架挠度变形监测数据表。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33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4814.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应杰 , 郑双青 , 魏学记 , 王莹 , 苑浩 , 张杰 , 冯磊 , 程士霖 , 刘琳 , 姜炎 , 张明太 , 袁娜 , 米世贤 , 刘合玉 , 吴铮 , 秦晓晖 , 胡九晟 , 肖庆 , 郑晓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现有墙体形成工字形支撑结构的既有建筑拆除改造方法,主楼包括高度呈阶梯式设置的第一楼体、第二楼体和第三楼体,既有建筑拆除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主楼地上墙体加固及保留横墙端部处新增钢柱施工;S2、自上而下逐层同步拆除第一楼体、第二楼体和第三楼体的室内墙体,在第一楼体、第二楼体和第三楼体的中部分别留有两道横墙不拆除,以作为支撑横墙,并使每个楼体中支撑横墙与东西两侧外纵墙形成工字形支撑结构;S3、新做基础施工;S4、对支撑横墙区域外进行主楼新建钢结构的施工;S5、对支撑横墙进行拆除,并进行剩余主楼新建钢结构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3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74814.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应杰 , 郑双青 , 魏学记 , 王莹 , 苑浩 , 张杰 , 冯磊 , 程士霖 , 刘琳 , 姜炎 , 张明太 , 袁娜 , 米世贤 , 刘合玉 , 吴铮 , 秦晓晖 , 胡九晟 , 肖庆 , 郑晓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现有墙体形成工字形支撑结构的既有建筑拆除改造方法,主楼包括高度呈阶梯式设置的第一楼体、第二楼体和第三楼体,既有建筑拆除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主楼地上墙体加固及保留横墙端部处新增钢柱施工;S2、自上而下逐层同步拆除第一楼体、第二楼体和第三楼体的室内墙体,在第一楼体、第二楼体和第三楼体的中部分别留有两道横墙不拆除,以作为支撑横墙,并使每个楼体中支撑横墙与东西两侧外纵墙形成工字形支撑结构;S3、新做基础施工;S4、对支撑横墙区域外进行主楼新建钢结构的施工;S5、对支撑横墙进行拆除,并进行剩余主楼新建钢结构的施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