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48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48701.X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科建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IPC: F16L55/175 , F16L55/165 , F16L5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内排水暗管破损病害修复治理方法及治理结构,所述治理方法包括:S1、确定泵管破损点;S2、清理泵管内部杂质以及泵管上方通道底部杂质;S3、在泵管内穿入封孔器,将泵管破损点封堵;S4、在泵管上方通道内垂直钻孔,钻孔内注浆;S5、在泵管上方通道底部的地层内水平钻孔,钻孔内注浆;S6、自隧道侧壁倾斜打孔至泵管破损点,孔内注浆;S7、取出封孔器,并对泵管破损点内壁进行打磨处理;S8、泵管破损点内部置入钢管,并将钢管与泵管内壁固定。本发明不仅能够针对性解决地下排水管破损点修复问题,又能够保持原有的排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5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55546.8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曦 , 何庆奎 , 余乐 , 黄齐武 , 周炜 , 霍立国 , 梅棋 , 郑然 , 张继菁 , 李松梅 , 李永政 , 秦东平 , 李元凯 , 田琪 , 胡家鹏 , 何海健 , 王伟锋 , 陈鑫 , 李嘉俊 , 任雅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区间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涉及地铁区间的排水领域。本系统包括:自吸系统,自吸系统包括第一自吸装置和第二自吸装置,第一自吸装置包括第一凸轮泵和控制器,第二自吸装置包括第二凸轮泵和双电源切换箱;以及管路系统,管路系统包括第一吸水管、第二吸水管和扬水总管,第一吸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组,第二吸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组,第一吸水管用于将第一自吸装置与预设地铁线路中的集水坑进行连通,第二吸水管用于将第二自吸装置与预设地铁线路中的集水坑进行连通。本系统一方面将排水设备与集水坑分离,降低了地铁盾构区间内联络通道的施工风险,另一方面方便进行轨行区排水设备的布置,方便进行设备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36806.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科建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哲 , 石鲁宁 , 孙曦源 , 王体广 , 彭方灵 , 樊庆鹏 , 何海健 , 王宇昂 , 云照光 , 李建军 , 马立秋 , 韩德强 , 张礼舜 , 张志伟 , 刘彩军 , 刘焕磊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冻融条件下隧道变形缝渗漏水病害治理方法及治理结构,所述治理方法包括:S1、清理变形缝渗漏位置的浮冰,并拆除接水盒;S2、在变形缝背水面内安装加热装置,并利用加热装置使结冰的渗漏水融化;S3、利用排水结构将融化的渗漏水引至排水沟;S4、在变形缝两侧打孔至变形缝迎水面,并在孔内注浆止水;S5、在变形缝背水面端部嵌入止水结构,并安装接水盒。本发明在变形缝渗漏位置安装加热装置,为后续的注浆止水提供有利环境,促进注浆液反应和封堵。注浆后在变形缝背水面设置止水结构,形成物理挤压防水措施,能够适应变形缝的热胀冷缩等变形需求,进一步提高止水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14578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429677.7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盾构机进行连续施工以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及其配套车站。其中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待开挖车站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供盾构机行进及调头的施工横通道;盾构机在完成一个分别以两个施工横通道为起点和终点的盾构隧道的施工作业之后,通过所述盾构隧道终点的施工横通道移动到下一个待施工盾构隧道的一端并完成调头操作,继续进行下一个待施工盾构隧道的掘进作业,直至形成所述待开挖车站的所有盾构隧道。通过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盾构机的非正常工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丰富现有地铁车站站型型式,并部分解决了深层地铁施工的地下水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31457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29677.7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盾构机进行连续施工以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及其配套车站。其中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待开挖车站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供盾构机行进及调头的施工横通道;盾构机在完成一个分别以两个施工横通道为起点和终点的盾构隧道的施工作业之后,通过所述盾构隧道终点的施工横通道移动到下一个待施工盾构隧道的一端并完成调头操作,继续进行下一个待施工盾构隧道的掘进作业,直至形成所述待开挖车站的所有盾构隧道。通过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盾构机的非正常工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丰富现有地铁车站站型型式,并部分解决了深层地铁施工的地下水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615357U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21299583.8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科建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哲 , 石鲁宁 , 孙曦源 , 王体广 , 彭方灵 , 樊庆鹏 , 何海健 , 王宇昂 , 云照光 , 李建军 , 马立秋 , 韩德强 , 张礼舜 , 张志伟 , 刘彩军 , 刘焕磊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冻融条件下隧道变形缝渗漏水病害治理结构,包括地层,地层一侧依次设置初期支护、隧道衬砌,隧道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设置背贴止水带;隧道衬砌内部设置变形缝,变形缝中部设置钢板中埋止水带;变形缝位于钢板中埋止水带外侧的区域内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外侧设置排水结构,排水结构外侧设置止水结构;钢板中埋止水带与背贴止水带之间的变形缝区域内的缝隙填充注浆止水材料。本实用新型在变形缝渗漏位置安装加热装置,促进注浆液反应和封堵。注浆后在变形缝背水面设置止水结构,形成物理挤压防水措施,能够适应变形缝的热胀冷缩等变形需求,进一步提高止水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316321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1144611.9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科建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IPC: F16L55/175 , F16L55/165 , F16L5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内排水暗管破损病害修复治理结构,包括泵管,所述泵管一端连通泵房集水坑,所述泵管另一端连通隧道的排水暗沟;所述泵管的破损位置的内部设置钢管,所述钢管外壁与所述泵管内壁固定连接并将破损位置封堵;所述泵管的破损位置的外围设置第一注浆层,所述第一注浆层外围设置第二注浆层,所述第二注浆层上方设置第三注浆层,所述第三注浆层上表面为隧道通道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针对性解决地下排水管破损点修复问题,又能够保持原有的排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4055768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491266.6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B61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铁车站包括:站台层和站厅层;其中,所述站台层与站厅层位于不同的埋置深度,且所述站厅层位于所述站台层之上;所述站台层主体结构与站厅层主体结构上下分离;所述站台层与所述站厅层通过斜通道连接。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地铁车站,可以尽量减小地下深埋部分的工程量,有效地降低施工难度,降低工程风险并降低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02466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810582981.3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21D9/00 , E21D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当所需建造的所述多层地铁车站的地下层数为N层时,在同一施工断面上,最下面的M层采用暗挖法施工;其中,N和M均为整数,且N≥2,1≤M<N;在同一施工断面上,所述多层地铁车站剩余的(N‑M)层地下层采用明挖法施工。应用本发明可以在同一施工断面上采用暗挖法和明挖法的组合工法进行施工,既实现了既定的建筑功能,保证了组合工法带来的结构安全,同时又可以确保现场的工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40398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45333.2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建地铁车站超大断面下穿既有车站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控制沉降较好的洞桩法施工,先采用深孔注浆超前加固待开挖的导洞的周边土体,然后在上、下层导洞及同层导洞开挖时使用预先设置的顺序进行施工,并采用丝杠横梁支顶配合高压补浆的方法顶紧既有线的主体结构的底部,然后在两两导洞之间的土体开挖时采用了中隔壁法施工,从而可以有效减小由于新建车站施工而引起的既有车站的沉降,满足施工过程中产权单位对既有车站的沉降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