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834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46827.6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10/0525 , C01G5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镍锰酸锂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电池,镍锰酸锂正极活性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图满足:0.13≤Ih/Iw≤0.28,其中,Iw=I(111)+I(311)+I(400),Ih=I(331)+I(511)+I(531),I(111)为晶面(111)的衍射峰强度,I(311)为晶面(311)的衍射峰强度,I(400)为晶面(400)的衍射峰强度,I(331)为晶面(331)的衍射峰强度,I(511)为晶面(511)的衍射峰强度,I(531)为晶面(531)的衍射峰强度。由此,本申请提出的镍锰酸锂正极活性材料为球形颗粒和截角八面体颗粒混合型的单晶镍锰酸锂颗粒,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196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18275.2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在正极活性材料的XRD图谱中,正极活性材料的(018)晶面对应的特征峰C(018)呈双峰分布,包括第一特征峰C1(018)和第二特征峰C2(018);正极活性材料的(110)晶面对应的特征峰D(110)呈双峰分布,包括第一特征峰D1(110)和第二特征峰D2(110);IC1表示第一特征峰C1(018)的强度,ID1表示第一特征峰D1(110)的强度,0.80≤ID1/IC1≤1.00。由此,可有效提高包含上述正极活性材料的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放电容量、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同时降低了电池的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1492765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492025.2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多元正极材料包括单晶颗粒A和多晶颗粒B;其中,所述单晶颗粒A的中值粒径D50(A)为2‑6μm;所述多晶颗粒B的中值粒径D50(B)为2‑6μm;所述单晶颗粒A与所述多晶颗粒B的重量比为1:9‑9:1。该多元正极材料中包含小粒径的单晶颗粒A和小粒径的多晶颗粒B,单晶颗粒A与多晶颗粒B具有相当的粒径,二者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使得由上述两种颗粒配合组成的多元正极材料既保有单晶材料的高极片压实密度、结构稳定、循环性能优异、安全性好,同时兼顾了小颗粒多晶材料容量高、功率输出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537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711454440.4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池材料的合成装置及方法,合成装置包括反应釜和沉降罐两个部分。其特征是沉降罐与反应釜分离,减少了反应釜搅拌对浆料内固体颗粒在沉降罐中沉降效果的影响,优化固体颗粒沉降效果,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反应固体颗粒含量。同时,在清液排出管道设置视镜可以实时观察液体排出的情况,出现异常能够及时发现,可靠性强。此外,沉降罐与反应釜分离,具有加工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1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38832.2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正极极片、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多元正极材料包括:具有式I所示组成的正极材料A和具有式Ⅲ所示组成的正极材料B,所述正极材料A的电镜粒径PA50为10‑18μm,所述正极材料B的电镜粒径PB50为2‑6.5μm;Lia1Nix1Coy1Mnz1M1b1J1c1O2(I),M1满足:#imgabs0#Lia2Nix2Coy2Mnz2M2b2J2c2O2(Ⅲ)。本发明提供的多元正极材料兼具优异的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同时,该多元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压实相对密度,提高正极极片的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6468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44418.5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该正极材料通过XRD测得的微观残余应力为0.01‑0.15;所述正极材料通过SEM电镜测得的平均直径为D,通过XRD测得的晶粒直径为R;其中,D/R为1.4‑2.5。该正极材料具有特定范围的微观残余应力,并且该正极材料具有特定范围的平均直径与晶粒直径之比(D/R),使得该正极材料具有显著改善的电化学性能及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54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595596.0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正极材料满足以下条件:正极材料通过SEM测得的单晶尺寸DPS90、DPS10与DPS50满足以下关系:0.1≤B90=(DPS90‑DPS10)/DPS50≤1.5;正极材料的团聚率≤20%;其中,DPS90正极材料的单晶尺寸90%小于DPS90;DPS50正极材料的单晶尺寸50%小于DPS50;DPS10正极材料的单晶尺寸10%小于DPS10。该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的形貌圆润、颗粒尺寸均一、团聚少、粘连少,压实密度高、结构稳定性好,将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倍率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37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506280.5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掺杂型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掺杂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镍盐、钴盐、锰盐配置为混合盐溶液;将沉淀剂、络合剂、掺杂元素分别配置为溶液;(2)在惰性气氛中,将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加入反应釜内反应;(3)在反应的不同阶段,分n次将掺杂元素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反应得到掺杂型镍钴锰氢氧化物,经洗涤、烘干,得到掺杂型正极材料前驱体。通过在湿法合成的不同阶段,加入特定掺杂元素,定向控制前驱体的生长路径和内部结构;将这种强化结构类型的前驱体与锂盐进行烧结反应,得到具有较高颗粒强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品。
-
公开(公告)号:CN10946192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810713401.X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晶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分子式为LiaNixCoyMn1‑x‑yM’zM’’wO2‑δRδ(0.95≤a≤1.25,0≤x≤1,0≤y≤0.5,0≤z≤0.01,0≤w≤0.05,0≤δ≤0.02)。该方法通过加入分散剂和控制共沉淀反应络合剂的含量、合成pH值、反应温度,获得一种颗粒小、形貌疏松、密度较小、比表面积较大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用此前驱体与锂盐和特定助熔元素添加剂混合烧结,得到了具有典型单晶形貌的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过程控制容易,无需改造或添加原有设备;所得的前驱体易与锂盐反应结合,降低了烧结温度,简化了烧结流程,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750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77803.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 C30B1/10 , C30B29/2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正极材料包括高镍无钴多元正极材料中间体以及包覆在所述高镍无钴多元正极材料中间体的外表面的含钴化合物,且以所述高镍无钴多元正极材料中间体中的镍和锰的总摩尔数为基准,所述含钴化合物中以钴元素计的含量为0.5‑5mol%。该正极材料结构稳定,具有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好、容量保持率高以及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