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组装件以及电连接器尾罩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3530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905302.6

    申请日:2019-09-24

    Inventor: 张峰 马兵兵 王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组装件结构及其尾罩处理方法,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组装件结构中的导线同焊杯焊接处受力、进而发生质量事故,且尾罩处理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电缆组装件结构包括电连接器、电缆、尾罩和热缩套管,电缆外表面和尾罩夹紧处具有自粘胶带层,自粘胶带为丁基橡胶自粘胶带或乙丙橡胶自粘胶带。尾罩处理方法包括前处理工艺、清除多余物、自粘带填充缠绕、尾罩装配和尾罩保护。本发明确保尾罩尾夹部位能够同电缆夹紧,保证电缆牢固不晃动,进而保证焊杯不受额外应力,确保焊杯焊点的长久可靠,提升了尾罩处理的工作效率。

    一种多电源控制芯片的同步缓启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554945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739267.2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电源控制芯片的同步缓启动电路,属于电力电子领域,解决了现有缓启动电路不能满足多电源控制芯片同步缓启动的问题。电路包括同步模块和多个缓启动单元;每一缓启动单元包括输入缓启动电路和输出缓启动电路;输入缓启动电路,用于控制电源主电路完成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缓启动,并将输入端缓启动完成信号输出至同步模块;输出缓启动电路,用于根据输出端缓启动控制信号判断是否开启控制芯片的输出缓启动电路;以及,根据控制芯片的补偿信号、采样反馈信号和参考电压进行输出端缓启动;同步模块,用于根据每一输入端缓启动完成信号判断是否开启每一输出缓启动电路,并将输出端缓启动控制信号输出至输出缓启动电路。

    一种制作立体线扎的柔性辅助装置及立体线扎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87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398351.8

    申请日:2020-05-12

    Inventor: 马兵兵 王龙 张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立体线扎的柔性辅助装置及立体线扎制作方法,属于线缆扎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线扎制作过程复杂、效率低、通用性差的问题。制作立体线扎的柔性辅助装置包括主体模块、连接模块和线扎定位模块,主体模块为长方体结构,主体模块的六个面均设有连接孔;连接模块与连接孔相适配,且安装于连接孔内;多个主体模块通过连接模块连接构成立体框架,立体框架用于支撑线扎;线扎定位模块用于线扎的主干定位、分支甩出及导线限位,线扎定位模块通过连接孔与主体模块连接。本发明的立体线扎制作过程简单、效率高,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一种制作立体线扎的柔性辅助装置及立体线扎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87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398351.8

    申请日:2020-05-12

    Inventor: 马兵兵 王龙 张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立体线扎的柔性辅助装置及立体线扎制作方法,属于线缆扎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线扎制作过程复杂、效率低、通用性差的问题。制作立体线扎的柔性辅助装置包括主体模块、连接模块和线扎定位模块,主体模块为长方体结构,主体模块的六个面均设有连接孔;连接模块与连接孔相适配,且安装于连接孔内;多个主体模块通过连接模块连接构成立体框架,立体框架用于支撑线扎;线扎定位模块用于线扎的主干定位、分支甩出及导线限位,线扎定位模块通过连接孔与主体模块连接。本发明的立体线扎制作过程简单、效率高,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一种过孔电缆敷设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3216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85730.9

    申请日:2017-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孔电缆敷设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电缆三维模型对过孔电缆进行信息建模;步骤2、对过孔电缆上的各端头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根据过孔电缆的电缆根数、每根电缆上过孔两侧的端头数量及端头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过孔电缆的敷设顺序;步骤4、对过孔电缆的敷设顺序进行过孔仿真验证;步骤5、如过孔仿真验证通过,则采用上述确定的过孔电缆敷设顺序进行实际敷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包含电缆三维模型的产品数字样机,通过信息建模、端头比较、顺序设计和仿真验证的手段,在实际敷设前预先确定过孔电缆敷设的顺序,有效提高过孔电缆敷设顺序的效率和能力,减少因电缆敷设顺序不合理导致的生产延误。

    一种过孔电缆敷设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3216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485730.9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孔电缆敷设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电缆三维模型对过孔电缆进行信息建模;步骤2、对过孔电缆上的各端头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步骤3、根据过孔电缆的电缆根数、每根电缆上过孔两侧的端头数量及端头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过孔电缆的敷设顺序;步骤4、对过孔电缆的敷设顺序进行过孔仿真验证;步骤5、如过孔仿真验证通过,则采用上述确定的过孔电缆敷设顺序进行实际敷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包含电缆三维模型的产品数字样机,通过信息建模、端头比较、顺序设计和仿真验证的手段,在实际敷设前预先确定过孔电缆敷设的顺序,有效提高过孔电缆敷设顺序的效率和能力,减少因电缆敷设顺序不合理导致的生产延误。

    一种吊装作业对准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44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1026545.6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装作业对准装置,属于吊装作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吊装作业对准不便的问题。本发明的吊装作业对准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安装机构和定位基准,所述信号发生器通过所述安装机构固定在吊装产品上,所述定位基准设在吊装产品的对接平台上,通过所述信号发生器发射的信号与所述定位基准的对准,能够实现吊装产品与对接平台的对准。本发明通过信号发生器发射的信号判断吊装产品与对接平台是否对准,吊装作业时能够实现快速对准,对准后吊装产品垂直下落即可实现对接,对接过程中可避免调节产品位置所带来的晃动,提高吊装效率,避免产品磕碰,降低风险。

    一种电缆组装件以及电连接器尾罩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35300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05302.6

    申请日:2019-09-24

    Inventor: 张峰 马兵兵 王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组装件结构及其尾罩处理方法,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组装件结构中的导线同焊杯焊接处受力、进而发生质量事故,且尾罩处理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电缆组装件结构包括电连接器、电缆、尾罩和热缩套管,电缆外表面和尾罩夹紧处具有自粘胶带层,自粘胶带为丁基橡胶自粘胶带或乙丙橡胶自粘胶带。尾罩处理方法包括前处理工艺、清除多余物、自粘带填充缠绕、尾罩装配和尾罩保护。本发明确保尾罩尾夹部位能够同电缆夹紧,保证电缆牢固不晃动,进而保证焊杯不受额外应力,确保焊杯焊点的长久可靠,提升了尾罩处理的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