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77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906899.8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50/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内短路的触发装置,包括:折叠金属片、缺口隔膜、绝缘薄膜、细线及拉力组件,其中,绝缘薄膜覆盖折叠金属片或缺口隔膜,拉力组件用于拉动连接在折叠金属片或绝缘薄膜上的细线,使折叠金属片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片形成通路。该装置采用纯机械传动的方式触发电池内短路,避免了内短路触发前额外热量的输入,同时避免严重破坏电池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50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303100.6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50/58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电池内部电路通断的系统,包括:磁控开关电路,设置在所述电池内部;磁力产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外部,所述磁力产生装置产生磁力控制所述磁控开关电路的通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接收的输入电流的大小转换成磁力,当输入电压过大导致输入电流过大时,磁力增加,磁控开关断开,电池内部电路断路。如此即可在检测施加高压时,控制电池内部电路处于断路状态,保护电路不被高压击穿。
-
公开(公告)号:CN10915039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728350.8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Turbo码的外信息加权合并方法,在Turbo译码器中,对于两个采用Max‑Log‑MAP算法的分量译码器的输出均进行如下外信息加权合并处理:将分量译码器的输出定义为临时外信息,将本次迭代计算得到的临时外信息与上一次的最终外信息逐比特进行加权合并,产生本次的最终外信息并保存,同时将本次最终外信息经交织器/解交织器后作为另一个分量译码器的输入先验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该方法的Turbo译码器。本发明保留了Max‑Log‑MAP算法对于信道估计的不敏感性,而且进一步加快了其迭代收敛速度,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04711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10547869.X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特别涉及将多个异步数据源的数据经过基于FPGA的单中断数据传输设备进行缓存,再发送到上位机的一种实时数据传输方法,属于实时信号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根据不丢失数据下数据传输条件不等式选择合适的中断周期,然后在FPGA内部创建数据缓冲区,并且创建各数据缓冲区的写状态寄存器,接着根据缓冲区发出的半满和全满信号来产生一个周期性中断信号,上位机通过响应这个周期信号来触发中断服务程序从而完成实时连续传输目的。本发明方法相比多中断源触发方式,降低了软硬件编程调试的复杂度并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于每次中断产生的数据量大小相对稳定,故数据更便于集中进行批量传输和后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299727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17288.4
申请日:2011-07-3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B1/715 , H04B1/7156 ,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WLAN跳频系统的交织方法,属于通信信号处理技术领域。信息序列先变换成m×n的矩阵,而后根据信号序列的矩阵大小产生维度合适的素数码矩阵,依照此素数码矩阵序列对信号序列进行交织,用素数码交织后的信号矩阵变为信号序列后发送;接收端在接收到信号序列后先要将信号序列变换成与发送端相同维度的m×n矩阵,而后用与发送端同步的素数码矩阵对此信号矩阵进行解交织,解交织后的信号矩阵变换为信号序列后用于后期处理。本发明实现灵活,能够改善出现连串错误时超出纠错编码纠错能力的抗误码性能;对单音干扰存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改善了现有技术的延时较高及存储量大的情况,同时改善跳频通信的抗干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829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10087842.4
申请日:2009-06-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辨率线阵CCD图像的观测系统,属于图象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高分辨率线阵CCD图像源、核心芯片模块和显示设备阵列,其中所述核心芯片模块一端通过CAMERA_LINK线缆与高分辨率线阵CCD图像源连接,另一端通过若干条DVI线缆与显示设备阵列相连,该观测系统采用多个DVI接口作为视频输出端对高分辨率线阵CCD图像进行同步分割显示,DVI线缆的数目由高分辨图像和显示设备的行像素大小共同决定。本发明克服了以往观测系统中出现的非实时和信息丢失等问题,为测试人员提供了实时的、无失真的显示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2004711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47869.X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特别涉及将多个异步数据源的数据经过基于FPGA的单中断数据传输设备进行缓存,再发送到上位机的一种实时数据传输方法,属于实时信号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根据不丢失数据下数据传输条件不等式选择合适的中断周期,然后在FPGA内部创建数据缓冲区,并且创建各数据缓冲区的写状态寄存器,接着根据缓冲区发出的半满和全满信号来产生一个周期性中断信号,上位机通过响应这个周期信号来触发中断服务程序从而完成实时连续传输目的。本发明方法相比多中断源触发方式,降低了软硬件编程调试的复杂度并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于每次中断产生的数据量大小相对稳定,故数据更便于集中进行批量传输和后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7935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60223.6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压传感器及气压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气压传感器可内埋于电池电解液环境中,用于测量电池内部气压,该气压传感器包括:壳体,包括密封的弹性隔膜,用于容纳并密封信号采集组件,弹性隔膜由多层安装壳组成;设置在壳体内的信号采集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压力元件,压力元件用于感应弹性隔膜内环境的压力变化,输出对应的信号;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将信号传输至气压传感器外。该气压传感器可以正常工作于电解液环境中,同时提高了气压传感器信号采集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5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167120.5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K1/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等刚度面阵温敏传感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超薄等刚度面阵温敏传感器结构包括:柔性绝缘层;形成于柔性绝缘层上的导电线路;设置在导电线路的固定区域的温敏传感器;形成于温敏传感器上的导热胶层;设置在柔性绝缘层无温敏传感器区域的柔性填充层;形成于导热胶层和柔性填充层表面的柔性封装层。可实现对电池表面的面温度监测时,减少温敏传感器信号引线数量,以及电路板的可弯曲特性使得温敏传感器阵列能够有效贴附各种类型的电池表面,且通过等刚度的柔性封装设计避免电解液泄露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87926.4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燃气管道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属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燃气管道内检测机器人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将无线充电装置安装在燃气管线的固定位点作为充电基站。当机器人在管道内到达充电基站附近时,通过视觉导航等手段进行定位并与充电装置对接,从而完成能量补给。本无线充电装置包括T形外壳、无线充电座、丝杠导轨、导轨支撑结构、带有防爆电机的导轨基座、密封盖。通过采用管外有线传输与管内无线传输相结合,避免了有线充电的安全隐患。将充电线圈设置于金属燃气管内,不受电磁屏蔽的影响,可实现大功率无线充电。本装置的充电装置姿态可控,能与管道内检测机器人智能系统相结合,提高对接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