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5221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80625.1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2D57/032 , F16F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人机器人足部缓冲装置,趾跖关节部件的上部可转动连接足背板簧的一端;趾跖关节部件可转动连接跖骨连杆的一端;舟骨块固定连接足背板簧的另一端,舟骨块可转动连接跖骨连杆的另一端;足背板簧平行设置在跖骨连杆的上部;跟骨部件与舟骨块之间通过两组跟骨连杆可转动连接;足弓弹簧阻尼器两端分别与跟骨部件和跖骨连杆铰接。本装置仿照人足部的生理构造,具有弓形结构;设有足弓弹簧阻尼器以及足背板簧,利用足部联动关系以及两弹簧的张力作用,产生缓冲效果;并为足部着地提供三种不同的刚度状态,提高能量效率以及适应复杂地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85221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0680625.1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2D57/032 , F16F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人机器人足部缓冲装置,趾跖关节部件的上部可转动连接足背板簧的一端;趾跖关节部件可转动连接跖骨连杆的一端;舟骨块固定连接足背板簧的另一端,舟骨块可转动连接跖骨连杆的另一端;足背板簧平行设置在跖骨连杆的上部;跟骨部件与舟骨块之间通过两组跟骨连杆可转动连接;足弓弹簧阻尼器两端分别与跟骨部件和跖骨连杆铰接。本装置仿照人足部的生理构造,具有弓形结构;设有足弓弹簧阻尼器以及足背板簧,利用足部联动关系以及两弹簧的张力作用,产生缓冲效果;并为足部着地提供三种不同的刚度状态,提高能量效率以及适应复杂地形。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71481.X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被动结合的悬挂缓震轮腿机器人小腿结构,包括连接杆和直线位移测量元件;连接杆顶部连接小腿连接件,内部连接缓冲器;缓冲器下部位于小腿外壳内,且连接杆与小腿外壳之间设有直线导向机构;直线位移测量元件安装在小腿外壳上;小腿外壳通过电机连接件连接电机,电机连接机器人行走轮。本发明的小腿结构实现轮腿机器人的悬挂缓震,保证机器人的高速平稳移动,使轮腿机器人集高负载和高复杂环境适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1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680676.4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D21/00 , G01B21/32 , G01B21/22 ,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足部缓冲装置的仿人机器人的触地检测方法,基于仿人足部生理结构的足部缓冲装置,利用足部缓冲装置上所搭载的前后足触发开关、足背板簧内置的应变片、前后足编码器实时采集应变片的输出电压,前、后足编码器的角度以及前、后足触发开关状态,并建立触地判断函数对上述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实现对足部是否触地进行判断;此外,本申请还出模糊决策触地判断方法,利用两编码器所采集的足部形变数据,将编码器的实时角度与参考角度作为模糊推理的基础输入,通过制定特定的模糊规则,决策得出足部着地的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80676.4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D21/00 , G01B21/32 , G01B21/22 ,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足部缓冲装置的仿人机器人的触地检测方法,基于仿人足部生理结构的足部缓冲装置,利用足部缓冲装置上所搭载的前后足触发开关、足背板簧内置的应变片、前后足编码器实时采集应变片的输出电压,前、后足编码器的角度以及前、后足触发开关状态,并建立触地判断函数对上述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实现对足部是否触地进行判断;此外,本申请还出模糊决策触地判断方法,利用两编码器所采集的足部形变数据,将编码器的实时角度与参考角度作为模糊推理的基础输入,通过制定特定的模糊规则,决策得出足部着地的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6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1671481.X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被动结合的悬挂缓震轮腿机器人小腿结构,包括连接杆和直线位移测量元件;连接杆顶部连接小腿连接件,内部连接缓冲器;缓冲器下部位于小腿外壳内,且连接杆与小腿外壳之间设有直线导向机构;直线位移测量元件安装在小腿外壳上;小腿外壳通过电机连接件连接电机,电机连接机器人行走轮。本发明的小腿结构实现轮腿机器人的悬挂缓震,保证机器人的高速平稳移动,使轮腿机器人集高负载和高复杂环境适应性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