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3233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231993.X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筒类构件的残余应力消减方法,包括:使用一残余应力消减装置,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装配到筒类构件的内腔中,使第一部件底部和第二部件的顶部接触,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装配后构成一旋转体;将超声换能器装配到第一部件的顶部;启动超声换能器,及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的旋转体转动,其中,第一部件底部和第二部件的顶部的接触面形成对超声换能器的声束的折射和反射。本申请可通过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构成的接触面,将超声换能器的高能声束作用到筒类构件内腔的不同区域,并通过设置有可旋转的部分在旋转时,将所述高能声束旋转,作用到筒类构件内腔的更多的不同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2627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974875.7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大型曲轴变形控制装置,包括:曲轴支架,用于固定曲轴,使曲轴对准轴线;调控支架,设置在曲轴支架上与曲轴相应的位置;高能声束换能器,设置在调控支架上,具有与曲轴相耦合的端部。采用如上结构,通过曲轴支架对曲轴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在调控支架上的高能声束换能器向曲轴内打入高能超声波,驱动曲轴内部质点沿着声束方向发生振动,实现对材料内部特定方向残余应力调控通过高能声束去除曲轴加工残余应力,以保证曲轴加工精度、减少曲轴加工形变。同时,曲轴支架可以限制曲轴对准轴线,通过高能声束换能器发出的高能超声波对曲轴起到校直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8429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44606.3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内壁残余应力旋转高能声束调控方法,在管内中轴位置固定安装高能声束激励器,并在所述高能声束激励器的激励头连接旋转声束调控盘;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高能声束激励器沿管内中轴线方向激励出高能声束;通过所述旋转声束调控盘将所述高能声束沿径向方向反射到所述管内壁的待调控区域,对所述管内壁的残余应力进行调控。本申请可实现对管内残余应力进行消减、均化和调控,使调控后的管具有持久的完整性、抗腐蚀能力和保持形状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3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718716.0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弹性声波的金属框架残余应力消减与均化方法,包括:基于金属框架的残余应力分布和材料特性,确定弹性声波注入方案,所述注入方案的内容至少包括下列之一:弹性声波注入方向数及相应注入方向、弹性声波激励方案和弹性声波工作参数;所述金属框架放置于基体内,固定其内外框;基于所确定出的弹性声波的激励方案,装配弹性声波的激励装置;基于所确定出的弹性声波工作参数,从至少一个方向注入弹性声波到所述金属框架内部,对所述金属框架残余应力进行消减与均化;如果单轮对所述金属框架残余应力消减与均化不达要求,进行多轮消减与均化,从而实现对所述金属框架的残余应力高效无损的消减与均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1247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04964.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特超高压输变电绝缘子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超高压输变电绝缘子固化应力调控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将多个换能器耦合设置于内装有待固化的特超高压输变电绝缘子的固化模具上;将多个不同功率的电源分别与所述的多个换能器电连接;根据预设固化应力目标,对所述固化模具不同结构部位处的换能器的使用不同功率的电源。本申请提供的特超高压输变电绝缘子固化应力调控方法,根据固化应力目标对装有待固化的特超高压输变电绝缘子的固化模具不同位置进行不同能量的超声激励,实现了对特超高压输变电绝缘子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的消减和均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3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32606.4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筒类构件的残余应力消减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第一部件的侧壁与筒类构件的侧壁形状匹配,第一部件的底部包括与筒类构件的轴向成锐角或钝角的面;第二部件,第二部件顶部与第一部件底部形状匹配,第二部件底部和侧壁与筒类构件的底部和侧壁形状匹配;超声换能器,装配于第一部件的顶部;第一部件底部和第二部件的顶部接触装配,且接触面形成对超声换能器的声束的折射和反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装配后构成一旋转体。本申请可通过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构成的接触面,将超声换能器的高能声束作用到筒类构件内腔的不同区域,并通过设置有可旋转的部分在旋转时,将所述高能声束旋转,作用到筒类构件内腔的更多的不同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03379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870645.6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辛格效应试验夹具,与拉压材料试验机配合使用,对试件进行包辛格效应试验,该试件为对称的两端宽中间窄的条形结构,包括相同的两个分体,该分体包括:底座,其中部至一端纵向设置有对应所述试件一半形廓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两侧对称排布有多个螺纹通孔;压盖,该压盖沿中轴线设置有两个螺纹通孔,利用螺栓压紧所述试件,所述压盖的两侧对称排布有多个通孔,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的多个螺纹通孔连接;所述压盖对应所述限位凹槽槽口的一端设置有通槽,用于在所述试件上放置应力超声检测探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拉压材料试验机无法完成包辛格效应试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81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19277.3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态盘类构件低应力高能声束制造方法及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盘类构件的下调控盘、位于下调控盘上方的上调控盘、分体式的环状激励器安装结构;盘类构件依靠自重与下调控盘贴合,所述上调控盘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其向下运动并嵌入盘类构件的内表面,环状激励器安装结构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其朝向盘类构件移动,并使其合成圆环贴合在盘类构件的外侧;下调控盘、上调控盘、环状激励器安装结构上安装有朝向盘类构件的各表面的激励器,用于对盘类构件的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消减和均化。本发明的热态盘类构件低应力高能声束制造方法及装置解决了高于室温条件下的盘类构件的残余应力的消减和均化,以降低构件的残余应力和提高稳定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9593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10672400.X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残余应力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件残余应力梯度无损检测装置。该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多组对称设置的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越靠近对称轴的发射换能器的激励频率越大;与多组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耦合连接的声楔块,声楔块的发射连通区和接收连通区内分别穿过其顶面朝向其底面倾斜设有多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各发射换能器与各发射通道一一对应耦合连接,各接收换能器与各接收通道一一对应耦合连接,发射连通区及接收连通区底面压紧于被检测构件的表面;与发射换能器及接收换能器电连接的计算处理模块。该无损检测装置解决了无法同时检测构件不同渗透深度的残余应力值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83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97529.7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IPC: C21D10/00
Abstract: 一种大型栅格框梁板类金属构件残余应力消减均化装置及方法,包括:水槽,所述金属构件放置在所述水槽内;超声激励器,所述超声激励器固定在所述水槽上,所述超声激励器的发射端朝向所述金属构件的栅格设置;楔块,所述楔块位于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栅格之间,所述楔块的形状与所述栅格的形状相适配;其中,所述水槽内盛装有水,在所述楔块与所述栅格之间的缝隙形成水膜。通过超声激励器发出的超声波对水槽内的金属构件中的内应力进行消减、均化,减少金属构件在加工过程中以及加工完成后发生的形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