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95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18118.9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修正P‑I模型实现波面高精度时空补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经典P‑I模型;引入二次多项式修正,并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参数辨识;基于迟滞逆模型进行压电迟滞前馈补偿,并引入闭环反馈环节以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本发明弥补了经典P‑I模型只能描述具有中心对称特性的非线性现象的缺陷,能更加真实地模拟压电陶瓷的迟滞现象,提高了建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36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869667.X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2B26/06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口径高精度变形镜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起始电压;基于电压迭代与搜索融合算法,将所述起始电压进行电压迭代和电压搜索,得到目标电压;将算得的目标电压输入数字仿真模型,从而对变形镜进行控制。其中,当迭代评价参数大于转化阈值时,通过影响函数矩阵的迭代算法进行计算;当迭代评价参数小于转化阈值时,通过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法进行电压搜索优化,消除由于影响函数矩阵自身误差带来的求解误差;所述迭代评价参数用目标面形和当前镜面面形的标准泽尼克系数向量的偏差表示。本发明既能有效提高控制电压求解精度,又能充分发挥大口径变形镜的能力,提高其适用性,还保证了控制方案设计的灵活性与自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6809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946479.2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2B2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变形镜离轴反射系统的定心装调装置及装调方法,包括第二激光光源、第一复消色差双胶合透镜、第二复消色差双胶合透镜、第三复消色差双胶合透镜、半透半反镜、分光棱镜和图像传感器,所述定心装调装置与第一激光光源和目标反射镜组成如下光路:准直光路,并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第一光斑;测量光路,并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第二光斑;其中所述目标反射镜可以跟根据需要设置为参考镜或待调镜。本发明实现了以光路光轴为参考的复杂离轴反射系统定曲率中心和定参考光轴的桌面集成化,通过检测光斑辅助实现解决复杂面型的桌面可变形镜的准确定轴定心的问题,从而实现桌面型小口径离轴反射系统的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17822.2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7/11 , G06F17/12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力学解析模型的高精度波面表征方法,涉及变形镜镜面数学表征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镜面物理模型抽象;镜面弹性曲面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致动器与镜面耦合模型建立。本发明建立了描述镜面在致动器作用与交联耦合下的微分方程,解析地表达致动器的影响函数,弥补了仅通过经验公式拟合面形无法科学解释致动器影响函数的形貌成因和普适性不足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00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946475.4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B11/255 , G02B2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射光路光轴对准和面形曲率检测的系统,包括计算装置、第一、二激光光源、与光源等高的平面分光镜、分光棱镜、第一、二、三复消色差双胶合透镜、目标反射镜和图像传感器,并组成准直共轭光路:准直光路、检测反射镜光路、参考光路,图像传感器输出与计算装置相连。本发明解决了反射镜在光学系统的定心装调和球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精密检测的难题,以一种光路同时搭建两种光学应用检测的系统,减小检测成本及测量误差;同时引入原装调光路实现三轴共基准;实现检测光斑图像判定和装调反馈在线检测;提高复杂离轴系统搭建及检测效率,实现实时在线装调及高精度面形的测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7940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797280.8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反射式不动型反摄远变焦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求解基于双可变元件的反摄远类型不动型变焦系统四组元高斯结构解;S2、建立多重结构表征组元相差特性和一阶参数的非线性评价函数组元设计优化方法,求解并筛选最优复消色差透镜组结构;S3、基于离轴折反射系统像差特征规律,设计离轴折反射变焦系统结构分布于高阶面形平衡优化。本发明解决后续计算过程繁琐耗时,优化潜力低,反射系统受限于系统工作视场小,可变形镜的口径约束了系统大入瞳孔径的需求,光轴装调难度大的问题。进而提升系统基于柔性镜面的变倍效率,实现大变倍比,大视场和大入瞳孔径特性的不动型变焦系统设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