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氧化锌/框架结构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7165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72221.3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氧化锌/框架结构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由氧化锌,氧化镍和三维多孔结构碳材料组成。本发明通过利用碳化锌/镍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实现了氧化锌/氧化镍在三维结构碳材料中的均匀分散。应用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技术领域,电流密度为1~20A/g,比电容达到807~508F/g。本发明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提供的三维孔道结构,提高了复合材料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增加了电化学活性位点,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二维结构的混合金属钒酸盐的定位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490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201799.0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一种二维结构的混合金属钒酸盐的定位合成方法,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五氧化二钒所提供的二维层状结构,通过分步水热法,实现了钒酸盐的定位合成,插入钴(镍)元素的同时,引入大量缺陷,实现钒酸盐(CVO)的定位生长,提高了比表面积,增加了电化学活性位点和导电性,利用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高理论比电容值,进而大幅度提升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3M KOH溶液中进行了三电极测试,电流密度为0.5~20A/g,比电容达到1574~954F/g,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所合成的钒酸钴,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缺陷,从而增加了电化学反应的活性位点,同时存在两种金属氧化物的协同效应进而大幅度提升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二维结构的混合金属钒酸盐的定位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4908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01799.0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一种二维结构的混合金属钒酸盐的定位合成方法,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五氧化二钒所提供的二维层状结构,通过分步水热法,实现了钒酸盐的定位合成,插入钴(镍)元素的同时,引入大量缺陷,实现钒酸盐(CVO)的定位生长,提高了比表面积,增加了电化学活性位点和导电性,利用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高理论比电容值,进而大幅度提升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3M KOH溶液中进行了三电极测试,电流密度为0.5~20A/g,比电容达到1574~954F/g,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所合成的钒酸钴,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缺陷,从而增加了电化学反应的活性位点,同时存在两种金属氧化物的协同效应进而大幅度提升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