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4109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268522.5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1R13/502 , H01R13/621 , H01R13/627 , H01R13/629 , H01R13/639 , H01R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在轨可更换模块机电热一体化接口装置,属于空间在轨可更换模块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主动端与被动端两个模块,主动端包括圆壳、传动轴、锁紧卡爪、热交换输出面、电连接器插接口、导向锥杆、视觉摄像头预置槽、紧定螺钉、齿轮传动组及中心轴,被动端包括导向锥孔、热交换接收面、电连接器接收槽及中心锁紧杆。本发明可以实现在轨可更换模块在大容差下的可靠对接、轴向拉近锁紧,从而完成机械连接分离、能源通信传输、热量传导的机电热一体化协同对接,布局扁平、紧凑的锁紧机构一定程度上为模块提供了较大的可用内部空间,提高了模块的有效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09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268522.5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1R13/502 , H01R13/621 , H01R13/627 , H01R13/629 , H01R13/639 , H01R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在轨可更换模块机电热一体化接口装置,属于空间在轨可更换模块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主动端与被动端两个模块,主动端包括圆壳、传动轴、锁紧卡爪、热交换输出面、电连接器插接口、导向锥杆、视觉摄像头预置槽、紧定螺钉、齿轮传动组及中心轴,被动端包括导向锥孔、热交换接收面、电连接器接收槽及中心锁紧杆。本发明可以实现在轨可更换模块在大容差下的可靠对接、轴向拉近锁紧,从而完成机械连接分离、能源通信传输、热量传导的机电热一体化协同对接,布局扁平、紧凑的锁紧机构一定程度上为模块提供了较大的可用内部空间,提高了模块的有效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0937916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1162543.8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近地遥感卫星自适应可变编码调制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属于卫星总体设计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VB‑S2协议的可变编码调制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充分利用近地遥感卫星数据传输的链路资源,采用可变编码调制(VCM)体制,充分利用系统链路余量,提高卫星星地数据传输效能;利用DVB‑S2协议,在满足误码率和链路余量的条件下,选择最优的编码调制方式,使得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有效信息量最大。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由于近地遥感卫星的轨道变化所带来的不断变化的信道条件和信道容量,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传输更多的数据信息,十分适合应用于近地遥感卫星对地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052568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0723209.3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轨可重构可扩展的卫星系统,属于航天器构型技术领域。该卫星系统具有在轨可重构、在轨可扩展、设备可更换、可适应多类型载荷等特点。包括:卫星基础平台、扩展桁架和推进控制模块舱。其中卫星基础平台采用分舱设计,包括推进舱、设备舱和载荷舱,各舱段之间通过舱段对接接口相连,由此可进行舱段级的更换和扩展。设备舱和载荷舱采用八面体构型,设备舱的其中四个面安装可在轨更换设备,另外四个面设计有可在轨扩展的接口,用于卫星系统的在轨扩展。载荷舱顶面布局有载荷通用化安装接口,适用于多种类型载荷。扩展桁架和推进控制模块舱用于满足大型载荷应用需求的整星系统在轨扩展,由运输飞行器根据需要发射入轨。
-
公开(公告)号:CN103076618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574806.2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9/23
Abstract: 一种星载测量型GNSS接收机地面验证和性能评测方法,首先对星载测量型GNSS接收机产生的观测数据进行观测数据验证,验证完毕后,进一步利用几何学定轨法对星载测量型GNSS接收机进行定轨性能测试。对观测数据进行数据验证时主要包括观测数据的标准格式处理、观测数据类型完整性检查、不同导航卫星同一频率的观测值双差及同一导航卫星的不同频率观测值的单差计算对观测数据质量评估、无星历条件下零/短基线模式仿真数据观测对伪距和载波噪声进行评测四个环节。定轨性能测试时,通过求解线性化的观测方程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获得星载测量型GNSS接收机的定轨精度。本发明方法可以直接、全面的对星载测量型GNSS接收机的性能进行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525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99843.1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质全填充耐低气压放电双工器,采用由全金属腔体、盖板和填充介质构成的四分之波长同轴双工器的基本结构,以刚性隔热瓦泡沫陶瓷作为填充介质填充发射通道腔体,该材料具有密度小、介电常数与空气相当、介质损耗小等特点,使双工器整机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在不影响发射通道腔体尺寸与接收通道协同设计的情况下,实现了低气压耐受功率的提升,有效解决了腔体小间隙结构的低气压放电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148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0162640.8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V20/13 , G06V10/77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40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非平衡数据分类框架的火点智能检测和分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LandSat 8卫星火点数据进行检测,提取火点图像波段数据,计算特征向量;2)感知机组合学习,主要训练正例优先感知器模型,完成反例排除,以此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3)提取特征向量,采用火点图像波段数据进行线性判别分析变换,提取特征向量;4)训练精确分类模型,训练加权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步骤4中的特征向量进行精确分类;5)对火点初步检测,用训练得到的模型判别待检测样本;6)火点的最终检测,经过步骤3、步骤4的分类之后,得到最终检测到的火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17596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070505.0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圆极化复用星载数传天线性能的地面验证方法,该地面验证方法采用的测试系统包括卫星系统和地面系统;首先根据卫星系统和地面系统之间的距离以及卫星在轨实际工作情况,计算衰减器的衰减量;将星载双圆极化复用数传天线与地面接收天线之间进行相互指向对准;进行地面验证模拟试验,测量通道1和通道2的星地联合极化鉴别率和两个通道的链路余量,对星载双圆极化复用数传天线和地面接收天线的指向角度进行拉偏,并在角度拉偏时测量星地联合极化鉴别率和链路余量,进而测得满足链路需求的天线指向精度;本发明能够对双圆极化复用星载数传天线进行全面的地面验证,为在轨运行提供了依据,减小了在轨运行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3217596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70505.0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圆极化复用星载数传天线性能的地面验证方法,该地面验证方法采用的测试系统包括卫星系统和地面系统;首先根据卫星系统和地面系统之间的距离以及卫星在轨实际工作情况,计算衰减器的衰减量;将星载双圆极化复用数传天线与地面接收天线之间进行相互指向对准;进行地面验证模拟试验,测量通道1和通道2的星地联合极化鉴别率和两个通道的链路余量,对星载双圆极化复用数传天线和地面接收天线的指向角度进行拉偏,并在角度拉偏时测量星地联合极化鉴别率和链路余量,进而测得满足链路需求的天线指向精度;本发明能够对双圆极化复用星载数传天线进行全面的地面验证,为在轨运行提供了依据,减小了在轨运行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414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162640.8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非平衡数据分类框架的火点智能检测和分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LandSat 8卫星火点数据进行检测,提取火点图像波段数据,计算特征向量;2)感知机组合学习,主要训练正例优先感知器模型,完成反例排除,以此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3)提取特征向量,采用火点图像波段数据进行线性判别分析变换,提取特征向量;4)训练精确分类模型,训练加权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步骤4中的特征向量进行精确分类;5)对火点初步检测,用训练得到的模型判别待检测样本;6)火点的最终检测,经过步骤3、步骤4的分类之后,得到最终检测到的火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