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21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98634.4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 H01R13/631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航天员舱外操作的液路扩展标准装置,包括扩展适配器和扩展机箱两部分;扩展适配器为被动端,安装在航天器舱体上,随舱发射;扩展机箱为主动端,由航天员出舱安装至扩展适配器上。扩展适配器和扩展机箱通过机械、电路和液路连接,这些接口均为标准接口,连接形式与扩展机箱内安装的液路设备类型无关,如泵组件、阀组件、工质补加组件等。本发明的液路扩展标准装置具有接口标准化设计、适应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操作、不需要辅助工具、操作简单、耗时短等特点,可以满足舱外液路带压无泄漏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225857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052642.1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飞行器密封舱环境热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间飞行器密封舱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本发明通过空气湿度和温度独立控制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法设计,实现空间飞行器密封舱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解耦控制,从而克服一体化温湿度控制系统难以同时满足空气温度和湿度双重目标控制要求的不足,满足未来空间飞行器密封舱温湿度控制的精细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838619.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流体回路舱间耦合结构,基于两个以上航天器的舱间耦合,包括:舱间耦合软管和两个以上航天器的流体回路;每个航天器的流体回路上均设置有舱间耦合接口,每个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与其他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均通过舱间耦合软管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航天器之间流体回路的舱间耦合。本发明解决了多个航天器在轨通过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各航天器流体回路之间不能相互支持进而实现功能扩展或故障支持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参与流体回路耦合的航天器的热控能力,也可以提供航天器的系统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70970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3829.7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流体回路辐射器性能的能质比优化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所述流体回路辐射器能质比的优化分析。首先建立辐射器传热过程能量方程式,并给出了辐射器能质比及微元段能质比(散热性能与质量比值)表达式;然后利用解析法对流体回路辐射器肋宽进行了初步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枚举法的方式,对微元段能质比表达式直接求解,实现了基于散热需求的管径的优化分析。本发明对管肋式辐射器的优化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326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44500.8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航天器的防护‑热控一体化结构。所述一体化结构由被防护对象和内屏、被防护对象和外屏或被防护对象和内屏、外屏组成;所述内屏为多功能填充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由防原子氧层、反射层、隔热层、破碎层、扩散层、防原子氧层组成;内、外表面的防原子氧层将多功能填充层的各个表面完全包覆;所述外屏为金属材质,包括防护外屏、若干组阵列分布的连接筋和流体管路,流体管路沿舱体方向设置,通过焊接筋焊接在防护外屏内侧;所述一体化结构能兼具防护和热控功能,并且在装配和拆卸过程中接机械接口可以互相独立,大大提高了结构效率,简化了结构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38619.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流体回路舱间耦合结构,基于两个以上航天器的舱间耦合,包括:舱间耦合软管和两个以上航天器的流体回路;每个航天器的流体回路上均设置有舱间耦合接口,每个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与其他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均通过舱间耦合软管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航天器之间流体回路的舱间耦合。本发明解决了多个航天器在轨通过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各航天器流体回路之间不能相互支持进而实现功能扩展或故障支持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参与流体回路耦合的航天器的热控能力,也可以提供航天器的系统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8669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032128.1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能质比求解方法,首先建立了辐射器传热过程能量方程式;根据能量方程式得出了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的拟合关系式;然后给出了辐射器微元能质比表达式,可以求解辐射器各种工质温度下的微元能质比,从而得出了流体回路辐射器微元能质比关于工质温度的关系曲线;对能质比关于温度的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微元能质比关于工质温度的拟合关系式,再建立辐射器换热的传热过程关系式,从而求解流体回路出口温度,最终得到辐射器散热性能。本方法快捷、方便,并已与相关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满足精度需求。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225857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052642.1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飞行器密封舱环境热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间飞行器密封舱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本发明通过空气湿度和温度独立控制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法设计,实现空间飞行器密封舱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解耦控制,从而克服一体化温湿度控制系统难以同时满足空气温度和湿度双重目标控制要求的不足,满足未来空间飞行器密封舱温湿度控制的精细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186694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32128.1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能质比求解方法,首先建立了辐射器传热过程能量方程式;根据能量方程式得出了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的拟合关系式;然后给出了辐射器微元能质比表达式,可以求解辐射器各种工质温度下的微元能质比,从而得出了流体回路辐射器微元能质比关于工质温度的关系曲线;对能质比关于温度的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微元能质比关于工质温度的拟合关系式,再建立辐射器换热的传热过程关系式,从而求解流体回路出口温度,最终得到辐射器散散热性能。本方法快捷、方便,并已与相关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满足精度需求。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8451017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278543.2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航天器热控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成型三维热管网络散热装置,用于具有整体包络的外壳结构、壳体内部高热耗设备分散布局的航天器舱外组件散热,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在高热耗设备外侧的热量收集热管,安装在组件外壳表面的热量排散热管,连接热量收集热管和排散热管的扩热板。能够对现有大型空间机械臂关节进行良好散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