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3297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673368.9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5B2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列管式冷却器,特别涉及一种电液伺服机构用冷却器及冷却方法,该冷却器可串联、内嵌于电液伺服机构主体结构中,实现电液伺服机构工作介质油液冷却,属于电液伺服机构冷却技术领域。该冷却器包括不锈钢壳体、前端板、折流板、管束、后端板和支撑杆。本发明的低温气体是伺服机构做功后的气体,实现对伺服机构液压油的冷却,不需要外界再引入冷却介质,能源利用率高;本发明通过在不锈钢壳体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一个带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加强筋,使得冷却器的结构紧凑,且该加强筋可作为通道,不需要额外配置管路通道及接头附件,使得冷却器减重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5351268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72375.7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5B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活门,具体说涉及一种航天电液伺服机构用可快速拆卸的膨胀活门,属于电液伺服机构技术领域。当电液伺服机构贮存或运输时,该膨胀活门通过外套螺母与电液伺服机构的油路接口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阀套向左移动时,阀套与阀芯分离,电液伺服机构的油路与膨胀活门的油路连通;同时,电液伺服机构油路接口左移,凸台与密封件接触,实现电液伺服机构的油路密封。膨胀活门从电液伺服机构上拆卸时,在松开外套螺母的过程中,油路接口松开,阀套在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弹簧力作用下右移,阀套与阀芯接触,膨胀活门内部油路密封;同时,由阀套与密封件接触,实现膨胀活门油路对外密封,可确保无油液溢出,对电液伺服机构外观无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97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73368.9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5B2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列管式冷却器,特别涉及一种电液伺服机构用冷却器及冷却方法,该冷却器可串联、内嵌于电液伺服机构主体结构中,实现电液伺服机构工作介质油液冷却,属于电液伺服机构冷却技术领域。该冷却器包括不锈钢壳体、前端板、折流板、管束、后端板和支撑杆。本发明的低温气体是伺服机构做功后的气体,实现对伺服机构液压油的冷却,不需要外界再引入冷却介质,能源利用率高;本发明通过在不锈钢壳体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一个带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加强筋,使得冷却器的结构紧凑,且该加强筋可作为通道,不需要额外配置管路通道及接头附件,使得冷却器减重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821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72384.6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2K9/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9/805 , F05D2270/0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伺服机构及伺服控制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配套运载火箭液氢液氧发动机、集成氢气涡轮泵能源的高紧凑大功率伺服机构及伺服控制方法,属于运载火箭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伺服机构工作时,从发动机引流高压氢气,驱动氢气涡轮泵为伺服机构提供大功率液压能源,氢气涡轮泵排出的低温氢气被引入冷却器气腔;同时,伺服机构中所有低压回路的液压油汇集到一起,进入冷却器油腔,与低温氢气换热降温后进入涡轮泵吸油口,进行新一轮闭式循环;经过热交换的氢气通过管路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40756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610833820.8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在热真空环境下热防护层隔热效果的确定方法,II级火箭常工作在真空环境中,发动机附近的伺服机构等单机受真空冷环境和发动机的强热流作用,工作环境恶劣。为防止热真空环境对伺服机构等单机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采用热防护层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在热防护层的设计过程中,可采用热防护层搭载试验或者理论计算获得设计所需参数,然而受研制进度与试验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搭载试验无法满足要求。本发明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获得了热防护层的隔热效果,为热防护衣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22432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833841.X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5B19/00
Abstract: 一种电液伺服系统热平衡确定方法,针对伺服机构的热平衡计算,现有方法是将伺服系统看成一个温度整体,假定能源功率全部转化为发热,被油液和结构通过热容吸收并转化为温升。然而,伺服系统组成零部件多、各零部件温度差异大、工作和发热机理复杂,这种方法难以较精确地模拟其热特性。本发明将伺服系统分解为涡轮、切线泵、换热器和溢流阀等主要元器件,将各元器件分成流动节点与外壁节点,计算各个部分的热量,通过热容‑热阻(R‑C)理论建立伺服系统的热模型,热量随着液压油在伺服系统中循环流动,各节点热量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伺服系统的热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5351268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672375.7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5B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活门,具体说涉及一种航天电液伺服机构用可快速拆卸的膨胀活门,属于电液伺服机构技术领域。当电液伺服机构贮存或运输时,该膨胀活门通过外套螺母与电液伺服机构的油路接口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阀套向左移动时,阀套与阀芯分离,电液伺服机构的油路与膨胀活门的油路连通;同时,电液伺服机构油路接口左移,凸台与密封件接触,实现电液伺服机构的油路密封。膨胀活门从电液伺服机构上拆卸时,在松开外套螺母的过程中,油路接口松开,阀套在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弹簧力作用下右移,阀套与阀芯接触,膨胀活门内部油路密封;同时,由阀套与密封件接触,实现膨胀活门油路对外密封,可确保无油液溢出,对电液伺服机构外观无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82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672384.6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2K9/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伺服机构及伺服控制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配套运载火箭液氢液氧发动机、集成氢气涡轮泵能源的高紧凑大功率伺服机构及伺服控制方法,属于运载火箭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伺服机构工作时,从发动机引流高压氢气,驱动氢气涡轮泵为伺服机构提供大功率液压能源,氢气涡轮泵排出的低温氢气被引入冷却器气腔;同时,伺服机构中所有低压回路的液压油汇集到一起,进入冷却器油腔,与低温氢气换热降温后进入涡轮泵吸油口,进行新一轮闭式循环;经过热交换的氢气通过管路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40756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33820.8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在热真空环境下热防护层隔热效果的确定方法,II级火箭常工作在真空环境中,发动机附近的伺服机构等单机受真空冷环境和发动机的强热流作用,工作环境恶劣。为防止热真空环境对伺服机构等单机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采用热防护层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在热防护层的设计过程中,可采用热防护层搭载试验或者理论计算获得设计所需参数,然而受研制进度与试验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搭载试验无法满足要求。本发明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获得了热防护层的隔热效果,为热防护衣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22432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33841.X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5B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9/007
Abstract: 一种电液伺服系统热平衡确定方法,针对伺服机构的热平衡计算,现有方法是将伺服系统看成一个温度整体,假定能源功率全部转化为发热,被油液和结构通过热容吸收并转化为温升。然而,伺服系统组成零部件多、各零部件温度差异大、工作和发热机理复杂,这种方法难以较精确地模拟其热特性。本发明将伺服系统分解为涡轮、切线泵、换热器和溢流阀等主要元器件,将各元器件分成流动节点与外壁节点,计算各个部分的热量,通过热容-热阻(R-C)理论建立伺服系统的热模型,热量随着液压油在伺服系统中循环流动,各节点热量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伺服系统的热平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