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系统用转电分离控制与检测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632514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648876.6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电分离控制与检测电路,包括ARM微控制器电路、软件指令接收电路、硬件指令接收电路、转电控制电路、转电输出电路与转电检测电路;所述ARM微控制器电路接收软件指令接收电路或硬件指令接收电路发送的转电控制指令,并根据转电控制指令生成转电控制信号,并将转电控制信号发送给转电控制电路;接收所述转电检测电路发送的检测结果,判断检测是否成功,如果转电成功,则准备执行分离动作;如果转电不成功,则判断执行转电次数,如果次数小于等于3,则重新执行转电,如果次数大于3,则准备执行分离动作。本发明实现了转电后的检测功能,通过采集转电输出端的电压,检测转电是否成功并可重复转电,增加转电可靠性和可测试性。

    一种伺服机构的零位在线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05291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1023069.6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伺服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伺服机构的零位在线调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接收到“零位配置开关”指令;步骤S2:解析步骤1中的“零位配置开关”指令;步骤S3:接收到“零位配置”指令;步骤S4:解析步骤3中的“零位配置”外部中断指令;步骤S5:加载配置参数;步骤S6:将上述步骤S5中加载的配置参数作引入伺服机构的PID控制算法中,实现伺服机构的零位的在线调节。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消除伺服机构的零位偏移,提高伺服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易于实现。

    一种1553B总线通信故障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2811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91815.2

    申请日:2016-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553B总线通信故障处理方法,针对1553B总线接口芯片受到干扰后工作异常不能自动恢复总线通信的故障,通过定时监测1553B总线接口芯片重要寄存器的值,判断芯片工作状态实现故障的检测;当检测到其值与初始值不一致时,重新初始化芯片寄存器及1553B总线命令字堆栈指针变量,使其进入期望的工作模式,实现故障的恢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本发明巧妙设计故障检测流程,针对1553B总线接口芯片中配置寄存器不同的故障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在提高故障处理准确率的同时,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并节省了程序和时间。

    一种应用于运动控制系统的高可靠双冗余CAN总线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82847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36440.3

    申请日:2015-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1 G05B2219/25032 G05B2219/25232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运动控制系统的高可靠双冗余CAN总线通信方法,(1)将主控制器与各关节控制器之间采用两条CAN总线A、B进行通信;(2)初始化两条CAN总线;(3)主控制器在控制周期的指令发送时段分时将各个关节控制器的关节位置指令通过A总线和B总线分别发送至各个关节控制器,发送完成后向A总线和B总线发送广播指令;(4)各个关节控制器通过查询A、B总线接收关节位置指令消息,并将先接收到的指令消息进行解析并保存;(5)各个关节控制器通过查询A、B总线接收广播指令,接收到广播指令后同时根据解析的指令消息进行运动,并采集当前的状态信息,在定时中断中分时将各自的状态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下一控制周期从步骤(3)开始执行。

    一种伺服机构的零位在线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0529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11023069.6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伺服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伺服机构的零位在线调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接收到“零位配置开关”指令;步骤S2:解析步骤1中的“零位配置开关”指令;步骤S3:接收到“零位配置”指令;步骤S4:解析步骤3中的“零位配置”外部中断指令;步骤S5:加载配置参数;步骤S6:将上述步骤S5中加载的配置参数作引入伺服机构的PID控制算法中,实现伺服机构的零位的在线调节。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消除伺服机构的零位偏移,提高伺服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易于实现。

    一种1553B总线通信故障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2811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610891815.2

    申请日:2016-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553B总线通信故障处理方法,针对1553B总线接口芯片受到干扰后工作异常不能自动恢复总线通信的故障,通过定时监测1553B总线接口芯片重要寄存器的值,判断芯片工作状态实现故障的检测;当检测到其值与初始值不一致时,重新初始化芯片寄存器及1553B总线命令字堆栈指针变量,使其进入期望的工作模式,实现故障的恢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本发明巧妙设计故障检测流程,针对1553B总线接口芯片中配置寄存器不同的故障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在提高故障处理准确率的同时,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并节省了程序和时间。

    一种伺服系统用转电分离控制与检测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632514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48876.6

    申请日:2016-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 G05B2219/252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电分离控制与检测电路,包括ARM微控制器电路、软件指令接收电路、硬件指令接收电路、转电控制电路、转电输出电路与转电检测电路;所述ARM微控制器电路接收软件指令接收电路或硬件指令接收电路发送的转电控制指令,并根据转电控制指令生成转电控制信号,并将转电控制信号发送给转电控制电路;接收所述转电检测电路发送的检测结果,判断检测是否成功,如果转电成功,则准备执行分离动作;如果转电不成功,则判断执行转电次数,如果次数小于等于3,则重新执行转电,如果次数大于3,则准备执行分离动作。本发明实现了转电后的检测功能,通过采集转电输出端的电压,检测转电是否成功并可重复转电,增加转电可靠性和可测试性。

    多总线多通道控制器测试仪

    公开(公告)号:CN206115264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077778.3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总线多通道控制器测试仪,该测试仪中1553B板卡与工控机连接,耦合器与终端电阻连接,耦合器与若干1553B电缆连接,其中一根1553B电缆与1553B板卡连接,剩余1553B电缆用于与被测伺服控制器连接;CAN板卡与工控机连接,CAN总线转接电缆一端与CAN板卡连接,剩余接头用于与被测伺服控制器连接;RS485板卡与工控机连接,RS485总线转接电缆一端与RS485板卡连接,剩余接头用于与被测伺服控制器连接;RS422板卡与工控机相连,RS422总线转接电缆一端与RS422板卡连接,剩余接头用于与被测伺服控制器连接,该测试仪可用于伺服控制器出厂前的测试,对于各种不同通信协议的伺服控制器均适用,保证伺服控制器的状态正确性与有效性,显著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以及大型试验的成功率。

    一种多通道在线固化设备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75256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0752494.3

    申请日:2016-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在线固化设备,包括主机,1553B板卡,CAN板卡,RS422板卡,耦合器,1553总线电缆,CAN总线电缆,RS422总线电缆以及电源;所述主机安装1553B板卡,CAN板卡,RS422板卡;所述1553B板卡通过第一电缆连接到耦合器;第二电缆的一端连接到耦合器,第二端与待固化控制器的连接器匹配;所述第三电缆的一端连接到CAN板卡,第二端与待固化控制器的连接器匹配;所述第四电缆的一端连接到RS422板卡,第二端与待固化控制器的连接器匹配;根据待固化控制器的总线类型选择不同的电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在线固化设备可以实现控制器的固化代码传输,无需开启控制器盖板,降低了固化带来的干扰和质量风险,能够适用于DSP,ARM主控芯片,应用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