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418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46103.8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及低温环路热管,涉及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构件,由第一表面限定了主体构件所占据的空间;至少一条冷凝路径,冷凝路径包括位于冷凝路径两端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以及在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延伸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完全位于由第一表面所限定的主体构件所占据的空间内。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相当于将冷凝路径设置在主体构件的内部,因此相对于传统冷凝器,尤其能够在有效的体积内,将降低表面积的同时增加传热面积,由此大大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9701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283646.7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二维指向低温环路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线管理装置及二维指向低温环路热管系统。管线管理装置包括支撑件、主动杆和多个从动杆;螺旋管线的第一圈管段通过主动杆与支撑件活动连接,其余圈层管段分别通过一个从动杆与支撑件活动连接。螺旋管线的起始端受力转动,第一圈管段发生形变和位移,并通过主动杆推动支撑件转动;随着支撑件的转动,支撑件能够先后推动第二圈管段至最后一圈管段,使第二圈管段至最后一圈管段发生形变和位移。从而通过管线管理装置对螺旋管线每一圈管段的形变量进行控制,通过每一圈管段较小程度的形变和位移的叠加,最终实现一个较大角度的转动,降低了螺旋管线因应力集中导致管线疲劳破裂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41418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1246103.8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及低温环路热管,涉及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构件,由第一表面限定了主体构件所占据的空间;至少一条冷凝路径,冷凝路径包括位于冷凝路径两端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以及在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延伸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完全位于由第一表面所限定的主体构件所占据的空间内。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相当于将冷凝路径设置在主体构件的内部,因此相对于传统冷凝器,尤其能够在有效的体积内,将降低表面积的同时增加传热面积,由此大大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9701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83646.7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二维指向低温环路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线管理装置及二维指向低温环路热管系统。管线管理装置包括支撑件、主动杆和多个从动杆;螺旋管线的第一圈管段通过主动杆与支撑件活动连接,其余圈层管段分别通过一个从动杆与支撑件活动连接。螺旋管线的起始端受力转动,第一圈管段发生形变和位移,并通过主动杆推动支撑件转动;随着支撑件的转动,支撑件能够先后推动第二圈管段至最后一圈管段,使第二圈管段至最后一圈管段发生形变和位移。从而通过管线管理装置对螺旋管线每一圈管段的形变量进行控制,通过每一圈管段较小程度的形变和位移的叠加,最终实现一个较大角度的转动,降低了螺旋管线因应力集中导致管线疲劳破裂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460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8999.3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学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4D13/08 , B64D33/08 , G06F30/27 , G06N3/084 , G06N3/126 , G06N20/20 , G06F119/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机热管理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飞机热管理系统的自适应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实时获取飞行参数和热载荷功率;步骤S2:根据飞行参数和热载荷功率,采用热传输路径选择模型选择热管理系统的最优热传输路径;步骤S3:根据飞行参数、热载荷功率和最优热传输路径,采用热沉流量预测模型确定热沉流量;步骤S4:根据热沉流量,对热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热沉调控。本发明的自适应调控方法能够实现热沉散热能力的实时匹配,保证热管理系统的实时散热能力,提升热沉利用率,实现热量控制的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39432.1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学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液化天然气喷雾冷却性能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属于低温燃料喷雾冷却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液化天然气燃料作为喷雾冷却材料的试验系统和方法,无法准确的分析液化天然气燃料作为喷雾冷却材料的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试验系统包括双层结构喷雾室、喷嘴、热源和数据采集系统;喷嘴喷出的LNG喷雾在双层结构喷雾室的内部空间流动;液氮在双层结构喷雾室的夹层空间内流动,用于低温冷却LNG喷雾。本发明的试验系统采用双层保温结构,使用低温液氮能够冷却因存储和运输而部分气化的LNG,从而保证喷雾冷却中发挥LNG的相变吸热能力。同时,还能够很好的隔绝外界环境对于试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外部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48653.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学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464 , G06N3/089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破损湍流场缺失信息重建方法与系统,根据第一掩码随机生成的第二掩码用于网络的训练过程,显著增强了生成器网络对破损区域的识别能力和对不同破损形式的泛化能力,在计算损失函数时,引入了一种新颖的网络层级误差损失函数,即混合损失函数,不仅考虑了重建湍流场与原始湍流场之间的整体差异,还评估了两者在预训练网络不同层级特征映射的差异,从而确保了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流场信息都能得到精确重建。这种半监督学习策略使得网络训练无需依赖完整湍流场数据,通过利用湍流场的局部信息和数据预处理模块生成的掩码,本发明能够仅利用破损的湍流场实现高效的网络训练和参数优化并高保真度重建破损湍流场。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0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48653.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学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464 , G06N3/089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破损湍流场缺失信息重建方法与系统,根据第一掩码随机生成的第二掩码用于网络的训练过程,显著增强了生成器网络对破损区域的识别能力和对不同破损形式的泛化能力,在计算损失函数时,引入了一种新颖的网络层级误差损失函数,即混合损失函数,不仅考虑了重建湍流场与原始湍流场之间的整体差异,还评估了两者在预训练网络不同层级特征映射的差异,从而确保了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流场信息都能得到精确重建。这种半监督学习策略使得网络训练无需依赖完整湍流场数据,通过利用湍流场的局部信息和数据预处理模块生成的掩码,本发明能够仅利用破损的湍流场实现高效的网络训练和参数优化并高保真度重建破损湍流场。
-
公开(公告)号:CN11914878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279852.9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机和发动机电热除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飞机电热除冰非稳态过程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首先计算空气流场和水滴场,得到外部对流换热系数和水滴撞击量结果,为除冰非稳态仿真计算提供外部数据。非稳态仿真计算时,通过交换边界的耦合迭代,得到结冰/融冰速率和温度分布,并根据结冰/融冰速率和温度分布更新结冰量和溢流状态。在交换边界的耦合迭代中,包括溢流相变和导流两个计算流程,溢流相变和导流的计算结果分别作为执行导流和溢流相变的边界条件,本发明能够获得除冰过程中的表面温度、结冰厚度的瞬时变化结果,为除冰效果分析及电加热除冰策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66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60612.X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型冰晶的撞击碎片分布确定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数据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信息数据;将信息数据输入至冰晶撞击模型中,得到冰晶粒子撞击后的碎片体积分布情况;冰晶撞击模型是根据实验撞击图像数据和实验信息数据,采用双截断的幂律分布确定的数学模型;撞击图像数据是基于高速相机,对高速撞击杆撞击所述冰晶粒子前后,进行连续采样得到的;根据碎片体积分布情况确定撞击破碎体积百分比;撞击破碎体积百分比是冰晶粒子被撞击后产生的碎片的体积,与冰晶粒子撞击前的体积之间的比值;本申请可实现冰晶碎片体积分布情况的确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