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4476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1283502.6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IPC: H04L45/121 , H04L45/12 , H04L45/125 , H04W4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链路最小端到端时延路由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通过考虑网络链路的路径流间干扰和流内干扰的影响,估计链路的实际有效带宽;步骤2,在多接口多信道网络中以提高空间复用度的方式减少干扰、减少时延,通过考虑链路质量以及负载均衡的影响,设计路由度量模型;步骤3,以OLSR路由协议为基础优化为适用于多接口多信道网络的路由协议,本发明的优越效果在于,通过在链路干扰范围内使用相同信道的链路来达到干扰抑制的效果,从链路的角度考虑干扰链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也使得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24476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283502.6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IPC: H04L45/121 , H04L45/12 , H04L45/125 , H04W4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链路最小端到端时延路由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通过考虑网络链路的路径流间干扰和流内干扰的影响,估计链路的实际有效带宽;步骤2,在多接口多信道网络中以提高空间复用度的方式减少干扰、减少时延,通过考虑链路质量以及负载均衡的影响,设计路由度量模型;步骤3,以OLSR路由协议为基础优化为适用于多接口多信道网络的路由协议,本发明的优越效果在于,通过在链路干扰范围内使用相同信道的链路来达到干扰抑制的效果,从链路的角度考虑干扰链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也使得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7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05036.X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IPC: H04B7/185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路调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信道模拟器的数据解译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卫星工具包二次开发模块、信道模拟模块、读取模块、解析模块以及可视化模块;本发明通过卫星工具包二次开发模块:获取卫星工具包数据,对卫星工具包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得到卫星工具包场景数据;然后信道模拟模块根据卫星工具包场景数据进行信道模拟,得到信道模拟结果;最后对信道模拟结果进行读取解析可视化,从而实现精确评估真实信道的路径损耗、多普勒、噪声等对信号带来的影响;以及实时展示卫星轨道、通信链路的动态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1278711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11606128.4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益动态可调的多模一体化卫星天线,包括天线阵列、宽带射频开关、控制模块、多路卫星通信模块;所述的天线阵列工作在S频段,所述的天线阵列包括若干个天线单元;所述的天线阵列通过宽带射频开关与多路卫星通信模块相连接,形成馈电网络;若干个所述的天线单元工作在不同通信模式;所述的控制模块采用最小最大比例公平原则构建目标函数,并通过天线收发增益动态控制算法控制宽带射频开关,选择切换不同通信模式或处于关闭状态,实现多种卫星通信模式收发增益动态调整。本发明能实现多模式并发卫星通信功能,支持各类通信模式下收发增益可调,且该天线有效减小多模式天线整体结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44230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037793.9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的4D内生安全室内定位方法及其定位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由定位设备发射无线定位信号,利用智能超表面的电磁环境可重构特性对无线定位信号进行反射,反射为多个空间波束信号,对室内三维空间进行扫描;然后被定位终端接收到空间波束信号,并通过反向散射的方式,将被定位终端的生物特征调制在反射定位信号中发射;所述的智能超表面对接收到的反射定位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由此扩展空间定位信息维度,实现室内安全定位。本发明基于智能超表面实现室内电磁环境重构,克服室内复杂物理、电磁环境的限制,通过智能超表面的多波束控制能力,支持多流并行空间扫描,实现高精度室内安全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980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79968.4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IPC: H04W72/04 , H04W72/08 , H04W72/10 , H04L41/08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切片的低时延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步骤如下:接收物理世界用户发送的资源调度请求信息;基于当前接收到的资源调度请求信息,获取用户的瞬时传输速率;通过可用的计算资源构建用户资源分配的数字孪生模拟环境;在数字孪生模拟环境中,结合用户的瞬时传输速率、现有可用的计算资源、用户的调度请求信息计算每个用户在每个资源块上的优先级,初步评估资源块的分配决策;基于用户的历史分配数据,通过深度确定性策略迭代模型对初步评估资源块的分配决策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分配决策完成对用户的资源块分配,并将分配决策映射到物理世界。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5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5382.3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IPC: H04B7/185 , H04B7/06 , H04B7/08 , H04B17/00 , H04B17/309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波束无缝切换演示验证系统,涉及星地通信仿真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矢量信号源,用于模拟输出伪卫星发射信号;星地无线信道模拟器,用于接收伪卫星发射信号,并根据模拟信道模型参数对伪卫星发射信号进行处理,输出仿真信号;至少两个喇叭天线,用于模拟卫星对地覆盖波束,还用于接收仿真信号,并以定向波束输出;业务终端,搭载有收发共口径相控阵天线,用于对不同方向的到达波束接收增益进行调整,还用于对发射波束方向角和增益进行调整以发射信号;频谱仪,用于观测接收到的信号;上位机,用于输出模拟信道模型参数,还用于控制收发共口径相控阵天线的角度指向及波束指向切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快速、真实、准确地模拟多轨道、多星、星地覆盖区之间相控阵天线通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71444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1642263.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IPC: H04W12/121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缘智能的协作入侵感知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感知节点基于自身的传感器完成数据信息收集,并进行初步数据融合;S2:汇聚节点对感知节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基于汇聚节点计算能力构建边缘智能模型;S3:基于分布式存储的数据信息对边缘智能模型进行训练,更新边缘智能模型参数,生成最终协作入侵感知模型;S4:利用协作入侵感知模型进行协作入侵感知。本发明能实现在极端环境下对入侵对象进行识别,且识别成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96627.6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微带线、反向散射触觉感知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其中,所述的柔性微带线,在信号迹线与接地迹线之间增加的一条柔性聚合物,所述的信号迹线与柔性聚合物共同发生形变,形成柔性微带线;当有压力作用时,所述的信号迹线和所述的柔性聚合物发生形变,位于上方的信号迹线与位于下方的接地迹线产生接触,形成短路点,随着作用力幅值的增加,短路点将逐渐向两端移动。本发明通过将触觉压力的大小和位置转换为反向散射的信号相位变化,相位变化被接收后经过信号处理得到绝对相位变化,进而可通过推断反射射频信号的相位来测量触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42307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37793.9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的4D内生安全室内定位方法及其定位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由定位设备发射无线定位信号,利用智能超表面的电磁环境可重构特性对无线定位信号进行反射,反射为多个空间波束信号,对室内三维空间进行扫描;然后被定位终端接收到空间波束信号,并通过反向散射的方式,将被定位终端的生物特征调制在反射定位信号中发射;所述的智能超表面对接收到的反射定位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由此扩展空间定位信息维度,实现室内安全定位。本发明基于智能超表面实现室内电磁环境重构,克服室内复杂物理、电磁环境的限制,通过智能超表面的多波束控制能力,支持多流并行空间扫描,实现高精度室内安全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