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层对比方法和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12280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052458.0

    申请日:2023-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层对比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研究区井位视图,并根据所述研究区井位视图建立研究区剖面线图层;根据所述研究区剖面线图层绘制横纵连井剖面,依据横纵连井剖面建立研究区地层对比统层平面图;在所述研究区地层对比统层平面图中确定骨架剖面线;创建第一剖面图,并根据所述骨架剖面线和所述第一剖面图进行地层对比。通过本申请可快捷的指定骨架剖面线,同时过骨架剖面线上的井的其他剖面线所建立的地层对比图中的标准井会突出显示,可很快找到标准井,为其他井对比提供了依据,避免了误调整标准井的风险,同时通过查找井、层锁定、添加对比井等功能使地层对比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一种井间砂体建模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5827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500317.1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井间砂体建模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剖面图中添加砂体的骨架线SkeLine,计算骨架线长度及距离中心点;在骨架线SkeLine的线长度中心处插入中心点,在距离起点和尾点设定距离处各插入一个控制形态的形态节点;根据骨架线SkeLine的长度sl及厚度比例a,计算砂体厚度t;根据上延比例b1和下延比例b2,分别计算砂体的上边界线和下边界线,并分别进行平滑处理;所述上延比例b1为砂体顶线UpLine距离骨架线的位置关系,所述下延比例b2为底线DownLine距离骨架线的位置关系;将上下边界首尾合并为砂体对象,保存骨架线SkeLine节点和创建参数。可以快速创建井间砂体对象,考虑了砂体边缘的形态,符合真实砂体构造形态,避免了手工绘制砂体形态的繁杂操作。

    基于控制线的地层构造起伏表征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26606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01752.6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基于控制线的地层构造起伏表征处理方法及系统,根据目标地层线的节点生成地层控制线;构建地层控制线和地层线的关联关系,获得地层控制线对应的地层线集合;在指定的地层控制线上添加初始控制点,遍历剩余地层控制线并在与初始控制点横坐标相同位置添加附属控制点;遍历地层线和砂体线,构建地层控制线上的控制点和地层线节点的关联关系,确定并记录每个地层控制点和地层线集合中的每条地层线对应的节点;构建控制点、地层线节点和地层控制线三级编辑机制进行地层构造起伏形态表征。本发明提供从局部到整体的解决思路,实现地层微调、局部趋势调整、整体趋势调整等多级快速调整方案,且砂体形态得到很高的约束和保持,能够准确的进行油藏分析。

    基于控制线的地层构造起伏表征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2660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0501752.6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基于控制线的地层构造起伏表征处理方法及系统,根据目标地层线的节点生成地层控制线;构建地层控制线和地层线的关联关系,获得地层控制线对应的地层线集合;在指定的地层控制线上添加初始控制点,遍历剩余地层控制线并在与初始控制点横坐标相同位置添加附属控制点;遍历地层线和砂体线,构建地层控制线上的控制点和地层线节点的关联关系,确定并记录每个地层控制点和地层线集合中的每条地层线对应的节点;构建控制点、地层线节点和地层控制线三级编辑机制进行地层构造起伏形态表征。本发明提供从局部到整体的解决思路,实现地层微调、局部趋势调整、整体趋势调整等多级快速调整方案,且砂体形态得到很高的约束和保持,能够准确的进行油藏分析。

    一种井间砂体建模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5827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00317.1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井间砂体建模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剖面图中添加砂体的骨架线SkeLine,计算骨架线长度及距离中心点;在骨架线SkeLine的线长度中心处插入中心点,在距离起点和尾点设定距离处各插入一个控制形态的形态节点;根据骨架线SkeLine的长度sl及厚度比例a,计算砂体厚度t;根据上延比例b1和下延比例b2,分别计算砂体的上边界线和下边界线,并分别进行平滑处理;所述上延比例b1为砂体顶线UpLine距离骨架线的位置关系,所述下延比例b2为底线DownLine距离骨架线的位置关系;将上下边界首尾合并为砂体对象,保存骨架线SkeLine节点和创建参数。可以快速创建井间砂体对象,考虑了砂体边缘的形态,符合真实砂体构造形态,避免了手工绘制砂体形态的繁杂操作。

    一种分层级虚网格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77476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0547439.4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分层级虚网格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分层级虚网格获取方法包括:创建基层矩形网格;根据分层级次数在所述基层矩形网格上创建每一层级的矩形网格;其中,每一层级的矩形网格是上一层级每个矩形网格十字劈分后的结果;在第n层级的矩形网格上创建混合网格;其中,n为分层级次数的最大值;遍历每一层级的每个矩形网格,获得当前层级的矩形网格包含的混合网格,对所述混合网格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创建每一层级的虚网格。

    一种分层级虚网格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774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47439.4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分层级虚网格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分层级虚网格获取方法包括:创建基层矩形网格;根据分层级次数在所述基层矩形网格上创建每一层级的矩形网格;其中,每一层级的矩形网格是上一层级每个矩形网格十字劈分后的结果;在第n层级的矩形网格上创建混合网格;其中,n为分层级次数的最大值;遍历每一层级的每个矩形网格,获得当前层级的矩形网格包含的混合网格,对所述混合网格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创建每一层级的虚网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