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净钢控钛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40709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310547449.5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净钢控钛方法,属于纯净钢控制技术领域。该控钛方法包括:在铁厂出铁前向鱼雷罐内加入脱钛剂,然后再在钢厂倒罐站出铁前,向铁包内加入脱钛剂;然后出铁,出铁过程中向铁水中加入压渣剂压渣;再在KR脱硫站脱硫前,扒除干净脱钛渣,脱硫完毕后,将脱硫渣扒除干净;转炉吹炼,并采取留钢操作;RH精炼处理,并加入脱硫剂,然后经合金化和脱硫处理后,再对钢水板坯连铸即可。本发明提供的控钛方法,在鱼雷罐和铁包加入氧化铁皮,利用铁流冲击完成反应,达到较高的脱钛率,在RH精炼中,控制顶渣高TFe低碱度可降低渣钢间回钛反应的热力学条件,降低回钛量。

    一种性能预测模型与产品研发相结合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02872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0149436.X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预测模型与产品研发相结合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研发产品的工序一贯制数据,确定样本数据,获得数据清洗规则,并按所述数据清洗规则对所述样本数据进行清洗;对清洗后的所述样本数据进行多种数据挖掘算法模型创建,并对所述模型进行训练,获得训练结果建立对应模型文件;获得新样本数据,利用所述新样本数据对所述模型文件进行模型验证,获得模型验证结果,获得优选模型,并将所述优选模型进行保存;利用所述优选模型,根据在研发中对所述研发产品的性能要求,获得对应的性能预测值。解决产品研发存在试制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的技术问题,达到调用相应性能预测模型,快速预测设计结果,降低成本及缩短研发周期的技术效果。

    一种降低高铝钢水口堵塞几率的冶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567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503578.3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高铝钢水口堵塞几率的冶炼方法。该冶炼方法包括:废钢铁水装入转炉;转炉吹炼工艺:所述转炉吹炼工艺中,转炉终点的碳含量按照0.01%‑‑‑0.07%控制,转炉终点的氧活度按照400‑1000ppm控制;RH深脱碳处理:所述RH深脱碳处理工艺中,预留脱氧前氧活度在300‑1000ppm之间;连铸工艺;出钢以及倒渣。本发明由于是通过控制转炉吹炼工艺氧活度的方式改善高铝钢水口堵塞的现象,无需对钢包渣进行改质,节约成本,且无需向钢水中加入钙类或稀土类等夹杂物改质剂,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因加入夹杂物改质剂量与钢水成分不匹配造成的水口结瘤加重,本工艺效果更加稳定。

    一种无取向硅钢冷轧目标厚度动态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6575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1503505.4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硅钢冷轧目标厚度动态控制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无取向硅钢的横向厚差标识、成品厚度、内部牌号以及负偏差轧制量;将所述无取向硅钢的横向厚差标识、成品厚度、内部牌号作为第一输入量,将所述无取向硅钢的负偏差轧制量作为第一输出量;对所述第一输入量和所述第一输出量进行规范;获得所述无取向硅钢的压下比;将所述无取向硅钢的横向厚差标识、成品厚度、内部牌号作为第二输入量,将所述无取向硅钢的压下比作为第二输出量;对所述第二输入量和所述第二输出量进行规范,控制所述无取向硅钢冷轧目标厚度。达到了提升无取向硅钢尺寸控制水平,满足不同用户的叠厚需求,进而增加用户满意度的技术效果。

    一种性能预测模型与产品研发相结合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02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49436.X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预测模型与产品研发相结合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研发产品的工序一贯制数据,确定样本数据,获得数据清洗规则,并按所述数据清洗规则对所述样本数据进行清洗;对清洗后的所述样本数据进行多种数据挖掘算法模型创建,并对所述模型进行训练,获得训练结果建立对应模型文件;获得新样本数据,利用所述新样本数据对所述模型文件进行模型验证,获得模型验证结果,获得优选模型,并将所述优选模型进行保存;利用所述优选模型,根据在研发中对所述研发产品的性能要求,获得对应的性能预测值。解决产品研发存在试制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的技术问题,达到调用相应性能预测模型,快速预测设计结果,降低成本及缩短研发周期的技术效果。

    一种无取向硅钢冷轧目标厚度动态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6575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11503505.4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硅钢冷轧目标厚度动态控制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无取向硅钢的横向厚差标识、成品厚度、内部牌号以及负偏差轧制量;将所述无取向硅钢的横向厚差标识、成品厚度、内部牌号作为第一输入量,将所述无取向硅钢的负偏差轧制量作为第一输出量;对所述第一输入量和所述第一输出量进行规范;获得所述无取向硅钢的压下比;将所述无取向硅钢的横向厚差标识、成品厚度、内部牌号作为第二输入量,将所述无取向硅钢的压下比作为第二输出量;对所述第二输入量和所述第二输出量进行规范,控制所述无取向硅钢冷轧目标厚度。达到了提升无取向硅钢尺寸控制水平,满足不同用户的叠厚需求,进而增加用户满意度的技术效果。

    一种降低高铝钢水口堵塞几率的冶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567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503578.3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高铝钢水口堵塞几率的冶炼方法。该冶炼方法包括:废钢铁水装入转炉;转炉吹炼工艺:所述转炉吹炼工艺中,转炉终点的碳含量按照0.01%-0.07%控制,转炉终点的氧活度按照400-1000ppm控制;RH深脱碳处理:所述RH深脱碳处理工艺中,预留脱氧前氧活度在300-1000ppm之间;连铸工艺;出钢以及倒渣。本发明由于是通过控制转炉吹炼工艺氧活度的方式改善高铝钢水口堵塞的现象,无需对钢包渣进行改质,节约成本,且无需向钢水中加入钙类或稀土类等夹杂物改质剂,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因加入夹杂物改质剂量与钢水成分不匹配造成的水口结瘤加重,本工艺效果更加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