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236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710852617.X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黑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型抗菌创面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智能型抗菌创面敷料是以海藻酸钙为载体,结合包裹载药纳米粒子和荧光素的脂质体而形成的;其中,所述载药纳米粒子为载药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所述脂质体由DOPE、DOPC和胆固醇构成。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型抗菌敷料能够智能识别创面的感染,使患者获得即使的治疗;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较好的抗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2539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74249.8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EK基复合材料、骨修复体、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下述组分:PEEK粉末和NaTaO3亚微米颗粒,NaTaO3亚微米颗粒和PEEK粉末的质量比为1:(1.5~4),NaTaO3亚微米颗粒的粒径为100~300nm。本发明飞秒激光处理后的PEEK基复合材料的粗糙度、亲水性、表面能(表面暴露的ST粒子和形成的微/纳孔结构可以提高材料的表面能)及蛋白吸附(表面暴露的ST粒子和形成的亚微米结构表面以及微/纳米孔会增加材料对蛋白质分子的吸附)等表面性质相较未处理的PEEK基复合材料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935069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811121415.9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原料组合物、骨修复体、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合物,包含下述组分:钽材料粉末和聚芳醚酮粉末,所述钽材料粉末和所述聚芳醚酮粉末的体积比为(1:4)~(1:1),所述钽材料粉末的粒径为100nm~5μm。采用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及相容性,且力学性能优良,能够促进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能够刺激骨生长,加速骨愈合,减少骨植入材料植入后的愈合时间。采用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骨修复体植入后不会引起炎症反应,且其弹性模量、韧性和断裂强度等力学性能与人骨相匹配,不会造成应力遮挡引起的骨修复材料松动和骨吸收等负面效应,能够满足临床对于骨修复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699418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10202493.0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硅酸钙/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表面改性方法和应用。复合材料表面呈现沟壑和凹陷,具有微纳孔结构,其中纳米孔的孔径为4‑9nm,微米孔的孔径为1‑10μm,并且复合材料表面暴露出部分介孔硅酸钙,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Ra≥1μm,水接触角θ≤80°。表面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介孔硅酸钙/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烧结后进行表面喷砂粗化处理或砂纸打磨处理即可;其中喷砂粗化处理使用的喷砂原料为硅酸钙陶瓷颗粒。采用本发明方法表面改性后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显示出了优良的生物活性,对细胞的增殖粘附具有促进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3506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121415.9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原料组合物、骨修复体、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合物,包含下述组分:钽材料粉末和聚芳醚酮粉末,所述钽材料粉末和所述聚芳醚酮粉末的体积比为(1:4)~(1:1),所述钽材料粉末的粒径为100nm~5μm。采用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及相容性,且力学性能优良,能够促进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能够刺激骨生长,加速骨愈合,减少骨植入材料植入后的愈合时间。采用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骨修复体植入后不会引起炎症反应,且其弹性模量、韧性和断裂强度等力学性能与人骨相匹配,不会造成应力遮挡引起的骨修复材料松动和骨吸收等负面效应,能够满足临床对于骨修复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698390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401310.8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黑船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15/26 , A61L15/42 , A61L15/44 , A61L15/46 , A61L2300/216 , A61L2300/404 , A61L2300/414 , A61L2300/602 , A61L2300/624 , D01D5/003 , D01D5/0069 , D01D5/0092 , C08L6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药缓释创面敷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法,对纺丝溶液在纺丝条件下进行纺丝,获得所述载药缓释创面敷料;其中,所述纺丝溶液为含有载药纳米颗粒及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四氢呋喃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所述纺丝条件为温度25~30℃、相对湿度为25%~40%、电压11~13kV、流速0.9~1.3ml/L。在本发明中,以静电纺丝技术为基础,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的载药缓释创面敷料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1351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04944.X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34 , A61L27/18 , A61L27/54 , A61L27/56 , A61L2300/216 , A61L2300/404 , A61L2430/02 , C08K2201/003 , C08L6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酮酮基复合材料、组合物、修复体及制备方法、应用。聚醚酮酮基原料组合物包括下述组分:聚醚酮酮粉末和氮化硅粉末,聚醚酮酮粉末和氮化硅粉末的质量比为(1~3):(2~4),氮化硅的D50粒径为0.5~3.5μm。本发明的聚醚酮酮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促成骨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本发明的骨修复体植入生物体内后能抑制感染,促进新骨再生,保证植入体的长期稳定。本发明的聚醚酮酮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根据临床需求相应调整聚醚酮酮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来制备不同形状、规格和力学性能的骨修复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82369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852617.X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黑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型抗菌创面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智能型抗菌创面敷料是以海藻酸钙为载体,结合包裹载药纳米粒子和荧光素的脂质体而形成的;其中,所述载药纳米粒子为载药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所述脂质体由DOPE、DOPC和胆固醇构成。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型抗菌敷料能够智能识别创面的感染,使患者获得即使的治疗;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较好的抗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4421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439009.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B01L3/00
Abstract: 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具有一主流道。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至少一进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具有一进液口,并且所述进液流道与所述主流道连接;至少两出液流道,每一出液流道具有一出液口,并且每一出液流道与所述主流道连接;以及,一对电极,被配置为靠近所述主流道以在所述主流道处形成一不均匀电场。本申请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及纳米颗粒分离装置可利用介电泳力及流场力的共同作用,实现不同粒径微粒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2625397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1474249.8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EK基复合材料、骨修复体、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下述组分:PEEK粉末和NaTaO3亚微米颗粒,NaTaO3亚微米颗粒和PEEK粉末的质量比为1:(1.5~4),NaTaO3亚微米颗粒的粒径为100~300nm。本发明飞秒激光处理后的PEEK基复合材料的粗糙度、亲水性、表面能(表面暴露的ST粒子和形成的微/纳孔结构可以提高材料的表面能)及蛋白吸附(表面暴露的ST粒子和形成的亚微米结构表面以及微/纳米孔会增加材料对蛋白质分子的吸附)等表面性质相较未处理的PEEK基复合材料显著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