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8411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410024899.0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景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K9/107 , A61K47/34 , A61K47/12 , A61K31/216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是由主药、注射用长链油、乳化剂、稳定剂、等张剂、pH调节剂和注射用水组成,采用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的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卵磷脂、F68,加入了油酸钠作为稳定剂以保证灭菌前后的物化性质的稳定;本发明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粒径稳定均一,180~200nm,主要用于癌症镇痛和术后止痛;该药适宜广泛临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458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32273.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A61K9/50 , A61K38/22 , A61K47/46 , A61K31/496 , A61P11/00 , A61K9/12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929细胞来源外泌体包裹的RLN2杂合脂质体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粒由L92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和RLN2超声共孵育而成,其中外泌体的提取采用超速离心法;所述功能化脂质体主要由磷脂、胆固醇和脂溶性活性药物构成,其制备方法是薄膜分散法。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制得的纳米粒具有载药量高,载药种类多样、生物靶向调控、生物安全性等多种优点。该纳米药物递送平台能够实现药物递送、联合给药以及协同精准治疗,能够实现对于复杂的进行性疾病如肺纤维化的靶向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03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96950.1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A61K47/62 , A61K47/69 , A61K9/127 , A61K31/352 , A61K31/4439 , A61K31/496 , A61K31/502 , A61K47/24 , A61K47/28 , A61K47/46 , A61P35/00 , A61P25/00 , A61P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靶向肽修饰的“杂合脂质体”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粒主要是由功能化脂质体和外泌体融合而成,所述功能化脂质体主要由脑靶向肽、磷脂和脂溶性活性药物构成。“杂合脂质体”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是薄膜分散法。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制得的纳米粒具有载药量高,载药种类多样、高BBB穿透性、生物靶向调控、生物安全性等多种优点。该纳米药物递送平台能够实现药物递送、联合给药以及协同精准治疗,能够实现对于复杂的进行性疾病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协同靶向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047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016676.9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高峰 , 陈显军 , 杨弋 , 赵玉政 , 贺牧野 , 陈彦佐 , 徐嘉俊 , 扎娜·艾特·巴希尔 , 侯昕宇 , 寿晨汀 , 王研 , 蔡晓然 , 程驿 , 张苗 , 王杰 , 丁芷瑄 , 汪晓蕾 , 孙余吉 , 王艳兵 , 孙锐 , 吕英妮 , 孙玲娜 , 殷语 , 边依真 , 陈泽坤 , 张满湛
IPC: A61K47/69 , A61K38/16 , A61K48/00 , A61K47/60 , A61K41/00 , A61P35/00 , B82Y5/00 , B82Y30/00 , B82Y2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载质粒DNA的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由阳离子脂质体以及其包裹的壳聚糖与质粒DNA组成,其中,阳离子脂质体由阳离子磷脂DOTAP,中性磷脂HSPC或EPC,辅助磷脂DOPE,胆固醇Chol以及功能性磷脂DSPE‑PEG2000‑X或DOPE‑PEG2000‑X所构成,所述质粒DNA为重组光敏转录因子表达基因及白喉毒素A片段(DT‑A)转录单元;光控表达白喉毒素的质粒DNA先由壳聚糖压缩后,包载进阳离子脂质体中,阳离子脂质体的表面可修饰各种基团,使该递药系统具有一定的靶向作用,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84054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288533.7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47/60 , A61K47/59 , A61K47/69 , A61K47/52 , A61K47/68 , A61K31/53 , A61P35/00 , C08G73/06 , C08G8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氧激活前药联合光治疗靶向纳米粒,具体涉及一种联合化疗、光动力和光热疗法的具有酸敏感性和靶向作用的载光敏剂和低氧激活前药的碳酸钙-聚多巴胺纳米粒,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低氧激活前药载于碳酸钙内核,在其表面包裹聚多巴胺,装载光敏剂,并修饰含聚乙二醇长链的两亲性分子和肿瘤靶向多肽头基,制备得到具有长循环性、酸敏感性和主动靶向性的多功能纳米粒,实现肿瘤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联用,提高肿瘤的治疗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