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93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90176.1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长时蠕变寿命预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寿命预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材料在多个目标温度下的抗拉强度和蠕变门槛应力;目标材料为待预测构件对应的材料;在多个目标温度下,对目标材料进行CT试样蠕变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得到对应目标温度下的材料参数,并基于材料参数,建立裂纹长度变化与蠕变寿命的关系式;基于抗拉强度和蠕变门槛应力,建立裂纹长度变化与材料应力参数的关系式;基于裂纹长度变化与蠕变寿命的关系式和裂纹长度变化与材料应力参数的关系式,建立蠕变寿命预测方程;利用蠕变寿命预测方程对待预测构件进行蠕变寿命预测。本发明实现了对构件的长时蠕变寿命的精准快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22176.6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缺口平板试样的多轴蠕变寿命预测方法,涉及寿命预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蠕变参数;构建有限元模型;根据有限元模型,基于蠕变参数和设定关联关系,确定应力参数;设定关联关系是基于MSRC准则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对缺口圆棒试样以及缺口平板试样进行截面代表应力的线性拟合后得到的;其中,若缺口试样为缺口平板试样,则采用与缺口平板试样相同的缺口尺寸类型的缺口圆棒试样代替;根据应力参数确定蠕变断裂寿命。本申请旨在实现不同缺口试样的多轴蠕变寿命预测,推动实际工程中构件寿命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470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88219.1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铅铋环境下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涉及力学性能测试领域,下支撑板固定于机架上,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支撑板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旋转机构设置于上支撑板上,支撑筒和连接机构分别设置于旋转机构的上部和下部,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筒上,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作动器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且作动器的下方通过主轴连接有上夹具;下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釜体的上端设置有开口且固定于下支撑板的下部,加热机构用于对釜体进行加热,连接机构的下端能够穿过通孔伸至釜体中,连接机构的下端连接有下夹具,上夹具与下夹具之间用于安装试样,密封机构用于密封通孔。该装置能够实现流动冲蚀与力学加载交互作用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460316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349889.9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增材和强化的零件加工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双轴变位机,用于承载待加工零件,并带动所述待加工零件绕Y轴转动和绕Z轴转动;增材强化加工头组件,基于激光束将粉末熔化并沉积至所述双轴变位机上,进行零件增材成形,同时所述增材强化加工头组件对所述待加工零件进行层间表面强化和整体表面强化;机械臂组件,对所述待加工零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得到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带动所述增材强化加工头组件工作。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激光金属沉积制造的零件残余拉应力大,内部有未熔合、微裂纹和气孔等缺陷导致的力学性能差,柱状晶粒导致的增材零件的各向异性,增材后零件表面粗糙度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0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819377.X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材料高温疲劳门槛值测定系统及裂纹长度高精度标定方法,涉及材料高温疲劳性能检测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材料高温疲劳门槛值的系统由电位法测试单元和图像测试单元组成,电位法测试单元包括高频疲劳试验机、高温夹具、高温炉、温控仪、控制柜,以及依次电连接的交流电源、裂纹扩展试样、放大器、滤波器和控制装置;图像测试单元包括高速摄像机,光源和DIC图像分析软件,所述标定方法为所述电位法测试回路获取第一裂纹长度,所述图像测试回路获取第二裂纹长度,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裂纹长度和第二裂纹长度的相对误差值调整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电流参数。本申请用于快速精确的测定合金材料的高温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60316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49889.9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增材和强化的零件加工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双轴变位机,用于承载待加工零件,并带动所述待加工零件绕Y轴转动和绕Z轴转动;增材强化加工头组件,基于激光束将粉末熔化并沉积至所述双轴变位机上,进行零件增材成形,同时所述增材强化加工头组件对所述待加工零件进行层间表面强化和整体表面强化;机械臂组件,对所述待加工零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得到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带动所述增材强化加工头组件工作。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激光金属沉积制造的零件残余拉应力大,内部有未熔合、微裂纹和气孔等缺陷导致的力学性能差,柱状晶粒导致的增材零件的各向异性,增材后零件表面粗糙度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87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92939.9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iC强化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组成按摩尔百分比为CoxCryNiz(TiC)v,其中,x、y、z取值范围均为29.41%~32.26%,v的取值范围为3.22%~11.77%。本发明提供的TiC强化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压缩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分别可达920Mpa和1900Mpa,且压缩断裂应变仍可达31%,与铸态CoCrNi中熵合金相比相比,其强度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161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116731.0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L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高效、成本低,能制造性能优良的可穿戴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可穿戴压力传感器。上述方法包括:制备PDMS柔性衬底;制备PDMS微球;将PDMS微球涂布在PDMS柔性衬底上;配制碳纳米管溶液,将其涂布在PDMS柔性衬底及PDMS微球的表面上,然后干燥,得到在PDMS柔性衬底上具有由微球构成的微结构的导电复合薄膜;在导电复合薄膜的一端涂布纳米银颗粒导电糊料,干燥后形成电极;将分别包括导电复合薄膜和电极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以微结构相对的方式层叠,得到可穿戴压力传感器。根据上述方法制造的可穿戴压力传感器在智能假肢、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54576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38837.8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对织物的透气性影响小、比电容特性及弯折稳定性优异的织物基柔性超级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钼酸铵和羧甲基纤维素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合并溶解在水中,制得含钼涂布液;将含钼涂布液均匀涂布在具有柔性的织物的一侧表面上,然后在40~80℃的温度下干燥、固化,形成带有含钼涂层的织物;利用绿光激光器照射含钼涂层,使含钼涂层中的羧甲基纤维素碳化,形成含钼复合导电层;将带有含钼复合导电层的织物切割成规定尺寸以制成电极片,将两个电极片以夹着电解液的方式叠合,得到超级电容器。本发明的柔性超级电容器适合用于可穿戴的电子设备,在智能假肢、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75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61582.3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测量材料多种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韧性、蠕变性能等)的高通量宽温域压痕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通过微调方式能够直接确定压头与试样的接触零点,同时能够提供-253℃至1000℃的温度环境,且能够在相同温度环境下同时进行多组压痕测试。该装置包含底座、样平台、力施加系统、距离调节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测量系统、温控系统和/或隔热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压痕装置无法直接确定压头与试样的接触零点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在同一试验环境下同时进行多头压痕测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一工况下对多个相同或者不同尺寸的试样进行压痕测试的装置及试验方法;还可以通过温度环境箱的转换,实现宽温域的压痕测试。
-
-
-
-
-
-
-
-
-